第六百零四章春风不染白髭须(二)
作者:春秋各半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     
    崇祯大明第六百零四章春风不染白髭须袁可立听着崇祯用最轻松的语气,说出了这一番话。

    心中立刻就明白,皇上对于这个国家,似乎很忌惮。

    每一层位置上的人,得到的消息都会不一样,袁可立还以为崇祯是得到了一些李过出来的隐秘消息,觉得沙俄是一个绝大的隐患。

    才会在语气当中,都不自觉的带上忌惮。

    “沙俄这个国家,在洪承畴洪将军,打进乌兰巴托的时候,也从蒙古人的口中,听说过这个国家,说是那里地域严寒,几乎常年都是在冰天雪地之中生活着。”

    袁可立实在想不到,这样的国家,吃饭怎么解决?

    没地方种庄稼啊。

    难道顿顿吃肉?

    要是这样的话,那里的人又该多么的强壮?

    “人家还是有地方,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寒冷,冰雪不化,算起来沙俄的疆土,可要比大明大多了。”

    袁可立不知道崇祯从哪里找到的这种地图。

    居然能够知道沙俄的势力范围。

    “对了,孙承宗想要回来了,你要不要去看看他?”

    崇祯话锋一转,突然说起了孙承宗。

    一直都在湖广和陆鸿轩待着,一开始在湖广赈灾的时候,还是很积极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拉长,此人也就越来越沉默。

    到后来,几乎连一个像样的计策,都没有想出来过。

    最多就是陆鸿轩实在忙不过来,吩咐一些简单的活计,干一下,主动性下降了很多。

    “现在大明正在攻略南越,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他回来干嘛?”

    袁可立一愣,完全弄不懂自己这位老朋友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和他一个年纪的人,也只有他一人还活着,剩下的忘年之交,也都是走一个少一个,虽然当年孙承宗在辽东的时候,坑的他不轻。

    可到底是当时的朝堂,并不如现在这样清明。

    能够顶住压力,没有给刘兴祚定罪,已经很了不起了。

    崇祯回忆着锦衣卫传回来的一些消息,其中之一就是,孙承宗过得并不如意,原因是什么,暂时还无人得知。

    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其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总是和陆鸿轩格格不入。

    “他是请辞的,在自己的奏章中,说自己年事已高,不在是和东征西讨的生活了。”

    对于自己的朋友,袁可立还是有点了解的。

    这种状况还和现如今在盖州,不断干活的李邦华不一样。

    尽管两人的年纪相仿。

    只是一想到孙承宗的一些习惯,也就猜测到了一点东西。

    曾经的上一朝元老,不适应新朝的某些习惯。

    “请辞了也好。”

    沉默了片刻,既然做官不舒坦了,早早的走人也算急流勇退。

    免得到时候惹得鸡嫌狗不爱,那就什么人情都落不下来。

    正在此时。

    骆养性气喘吁吁的带着一群锦衣卫跑了过来。

    同时手中还拿着一叠卷宗。

    “皇上,郑家家主郑芝龙的传回来了重要消息,同时送回来的还有这些卷宗。”

    上一次被崇祯邀请了一次之后。

    郑芝龙连福建的老家都没有回去,只带着自己的几个得力干将,孤身去了扶桑,走的时候给郑芝虎的说词就是,想要去看看自己的儿子---田川七左卫门。

    崇祯一个愣神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整个大明都表现出了想要拿下扶桑,所以郑芝龙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孤身犯险了。

    “去军部说事,顺便通知一下李定国。”

    崇祯瞬间就做出了决定。

    他隐约的感觉到,拿下扶桑国,已经不远了,陆陆续续的从一些商人们的口中得知,扶桑国的人口并不是很多。

    粮食也并

    不丰饶。

    也就几个大名,幕府的人,生活的还算个人样。

    其他人活得,还不如崇祯该没有变法时候,大明的百姓。

    身边没有了王冲,崇祯一时还有点不习惯,好在跟在身后的高宇顺如今锻炼出来了,立刻就领命,向着文渊阁行去。

    **

    军部。

    如今多了一位副部长。

    秦良玉在来到了京师之后,就没有想着回去蜀中。

    作为军部的副部长,在没有到来之前,都是晁刚在做事,如今把秦良玉要做的事情,分了出去之后。

    秦良玉才明白,她每一天要做多少事情。

    随着大明的军队不断的扩充,军部的事务就更加繁忙了起来,不过有着参谋室和类似于文渊阁一样的机构,叫做军政室。

    也算是缓解了一下办公的压力。

    而且就目前来说,秦良玉主要分管的就是军医部这一个部门。

    大夫的培养,从来都是很艰难的,特别是如今的中医。

    没有各种机械辅助。

    只凭着经验,和对病症的辩证,没点天赋,只能是庸医,而庸医拿不到肄业证书,也是没有办法出去行医的。

    怕的是出去治不好病,骗了百姓们之后,坏了整个中医行业的名声。

    秦良玉抬头见看到了对面的晁刚。

    只见晁刚一只手飞快的写写画画,不一会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就削减了许多。

    “晁将军,歇一会吧,我看你已经连续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

    秦良玉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了晁刚的桌角上。

    “没事,真快今天的活,就要忙完了。”

    晁刚感谢一声,放下手中的笔,抿了一口泡好的茶水。

    “以前也这么忙碌吗?”

    秦良玉之前只是领兵打仗,做这种文件批改,还真的不是很熟悉。

    “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如此,看上面的物资调动情况,很显然南越已经打下来了,现在张春和李长庚他们正在积蓄实力,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什么叫做运筹帷幄,秦良玉算是从晁刚的身上感受到了。

    明明都没有亲临现场,更没有得到一些传回来的消息,就从物资的运输上面,敏锐的察觉到南越国已经没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扶桑也将要被打下来了吗?”

    晁刚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外传来崇祯的声音。

    一同前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以及袁可立。

    “皇上重要要对扶桑出手了?”

    晁刚问出口之后,脸上就耷拉了下来,这就预示着,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量,又要持续增加了。

    若不是他管着募兵这一块,能够从新兵之中,挑选出一些可以帮着他处理文件的人手。

    就凭他一只手,还真就没有办法快的起来。

    秦良玉也是吃惊不小。

    任何的战斗,两线作战,最考验的就是后勤。

    现在的大明在不知不知觉当中,居然也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十几年的大明百姓们衣食无忧,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这一个时代当中。

    无论是朝堂之中需要的官吏,还是军队之中需要的士兵,都有了充足的储备。

    “也该把那个地方拿下了,走吧,咱们去议事厅开会。”

    尽管大明的国库已经很富有了,可军部的议事厅,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正中央,摆放着的大名地图上面,已经多了一个用蓝色涂抹的地图,正是在大明商人们,行商的时候,不辞辛苦汇总出来的扶桑地图。

    虽然并不是很专业,可到底要比《坤舆万国全图》要详细的多。

    “皇上,从地图上来看,士兵们以皇子的封国---永国做中转站

    的话,要方便一点,距离也很近。”

    仔细的看着地图,晁刚说道。

    一道狭长的岛屿,上面的资源丰富的晁刚都有点愤愤不平。

    大明缺少金银,缺少铜。

    可人家扶桑这些东西多的,露天都有。

    大明的商人,可是在这方面发了不少的财富。

    “恩,可以先调集物资去往永国,士兵们从高那个地方登陆才最合适?”

    既然已经决定开战了,崇祯就没想过只凭借战船,打的扶桑国投降。

    他是在给自己的儿子,打封地。

    谁还管扶桑贵族,乃至于皇族的利益和存在。

    “皇上,还是先看看郑先生送来的卷宗,都说的什么吧。”

    骆养性悄声对着崇祯说道。

    他怕这些人,一会讨论的热切了,把这件事给忘了。

    其实是他想多了。

    大明为了这件事,已经准备了很久了,也不是郑芝龙一个人的消息,可以轻易的让整个大明犯险。

    不过是多了一点胜算而已。

    “可以,先看看上面都说了些什么。”

    卷宗都用的是大明最新弄出来的密文。

    没有这方面的饿破解方法,也不过是一些从扶桑抄录回来的佛经罢了。

    参谋们很快就对照着一些经史子集,挑选出自己需要的那一个字。

    而正在商讨的时候,李定国也来了会场,一同前来的还有邢氏,作为大明最大的物流转运使,李定国觉得,还是请过来一起商讨最合适。

    ‘德川家族的统治已经到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他的统治之下,扶桑上下日益稳定,整个扶桑四岛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第一卷上就是这么一句话。

    虽然简单,可透露出来的消息无不说明着,现在的扶桑,已经没有多少离开的军队了。

    承平的时间太久。

    早就忘了如何去打仗,这算是一个好消息。

    ‘幕府军队相比战国时代,有着显著进步的地方就是大型火器的使用;在文禄庆长之役中,大明军队的大口径火炮让扶桑军队吃尽苦头,而在大阪冬之阵中,德川军队大量装备国崩炮,而且受到高句丽的棒火矢启发,扶桑也开始仿制并改造棒火矢,这使得幕府军队的攻坚和野战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这是第二卷的简单内容。

    看到这里,每个人的心情都有点沉重。

    其他人都不由的看向了崇祯,若不是皇上锐意变法的话,现在的大明,火器方面早就已经落后于扶桑国了。

    若是扶桑国忽然看到了大明的软弱,想要上来打一场。

    大明又该拿什么东西来抵挡?

    从一些海外传回来的消息中,无不说明一件事,火药就是中原人士发明创造的,可在火药运用方面。

    中原的人放了几千年的烟花。

    而海外的人则是已经运用到了武器上面。

    不得不让他们感到羞愧,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原的朝廷,已经废物到,不想抬起脚多走几步看看周围到底还有没有饿狼存在的迹象?

    袁可立也是沉思不语。

    他已经老了,满头白发,可也得承认,以前的大明朝廷除了内斗,还是内斗。

    就没有一个像样的,能够带领大明走向强大的一群人出现。

    好在,在他白头了的时候。

    已经看到了大明的盛世,他已经很满足了。

    崇祯也是无语。

    原来扶桑的科技,也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

    对于这一次远征扶桑,崇祯觉得,还是多带一点火炮的好,免得伤亡太大,给士兵们的父母不好交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