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六百一十四章天时地利与人和海上。
从釜山出发的洪承畴,用望远镜看着广阔的大海。
还有大海对面隐约可见的海岸线。
来之前他还恶补了不少关于海上的学识,无论是书籍上的记载,还是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都无不说明海上天气多变的危险性。
然而,在他都快要看到对马岛的时候。
整个海面都是风平浪静。
空旷的大海上,只有铁甲战舰“轰隆隆”发出的巨响。
“史书记载,元朝两次攻打扶桑,就是从这里出发,一直打到对马的,这件事可是真的?”
洪承畴真的很好奇。
对于史书,被皇上让人仔细的修订了一遍之后,他就再也不相信其中的一些记载了。
骗人的居多。
还都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
而且越是吹捧的东西,越是经不住推敲。
如今就连一些,自己本来还很自信的学识,都有了一点怀疑和动摇。
“这件事是真的,元朝两度攻打扶桑,也两度占领对马,岛民均遭到元军屠杀,死伤惨烈。”
黄海将军杨廷麟在旁边说道。
一直飘在海上,对于黄海这一片的每一次战役,他都有过详细的了解。
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日本文永十一年,这一年的十月忽必烈命令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计3.23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征日本。
当月十九日,元军登陆了扶桑,元军的火药武器和弓箭犀利,扶桑死伤惨重,只能退守九州岛的山区。
不过想到这里,元军都已经开始使用火器了。
可到了大明的手中,从大明开国,到崇祯之前,都没有多少人重视过这件事,也就徐光启还没有进道院的时候,给朝廷大力提过这方面的建议。
奈何,朝廷之中,白痴居多。
徐光启的一场心血,最终都付诸东流,也就崇祯登基之后,才做了一系列的改变。
想的远了一些,杨廷麟收回发散的思绪。
接着说道:“当时元军也无法深入山区作战,难以扩大战果。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元军逐渐疲惫,其粮草也逐渐陷入了危机。
统帅之间也出现不同的意见。到了晚上,元军担心扶桑偷袭,于是退回战船休整。
然而,晚上又风雨大作,‘官军战船触崖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元军决定撤回,宣告第一次东征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东征期间,‘军不还者无虑万三千五百余人’。”
洪承畴车默默不语。
这个扶桑的国家不大,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当时的中原,可都被元朝给占领了,偏偏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居然能够幸免于难?
都说天时不如地利,地不如人和。
可在所有的战役当中,天时和地利,才是占据了更大的一种优势。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老天爷若是开眼了。
怎么打都是胜仗。
不然再如何努力,都是输得一塌糊涂。
毕竟就是《三十六计》当中,也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两次攻打扶桑,最后都是一样的结果败北,不知咱们大明,有没有应对的手段?”
杨廷麟看了一眼洪承畴,小心的问道。
虽然两人都是将军的职位。
可就权利而言,洪承畴到底是要比他高上半筹。
“我
原以为,是船只走到了海上,还没有到达扶桑,就被飓风掀起的海浪打翻的,可听你的意思,是说打上了岸,最后不得已才退出陆地的?”
在来的时候,洪承畴也没有闲着。
方案做了不少,就是参谋们对随时出现的危机,都有着不同的应对措施。
洪承畴把这种元朝两次攻打扶桑的事件,当成而来一种给自己失利找借口传说,可也不妨碍他因为这种神奇的天时,来做出自己的军事规划。
“我还派人潜入对马岛,查找了一下这方面的消息,确认之后确实是这样。”
杨廷麟说道。
“这么说的话,那么这一场进攻扶桑的计划,都会我大明的火枪兵很有利了。”
洪承畴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找了一个应对办法。
“从东征的过程来看,元朝东征的失败的主要原因蒙古军队不适合跨海作战和登陆作战。
蒙古骑兵擅长草原、平原作战,一旦进入南方热带雨林以及山区就不满发挥自己的长处。扶桑列岛距离中原大陆很远,而且地形崎岖,只能依靠海军来登陆,然后进行登陆作战。
但是扶桑的地形也不利于骑兵的施展。”
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
不适合骑兵作战,那么就一定适合步兵作战,刚好大明最厉害的就是火枪兵。
天时似乎并不是如洪承畴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惧。
而地利,则是更对大明士兵的进一步优化。
山道崎岖,林深密茂,这些都不是问题。
大明的士兵,打过比这个还要艰苦的战斗,小小的丛林作战,只会对大明的士兵,有所加成。
杨廷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他忽然发现,只要后续的运输船队,能够迅速的把物资,投放在战场上,攻打扶桑就是一场简单的战功盛宴。
**
天高海阔,万里晴空。
“轰隆隆”的铁甲战舰行驶在了最前面,乘风破浪而来,速度快的比顺风的楼船都要快上许多。
这还是铁甲战舰没有全速运转。
孙传庭乘坐过不少的战船,可铁甲战舰是他第一次乘坐。
想比于那种巨大的楼船,更加的平稳,也更加的快捷。
船上的水兵们,并不如其他楼船上的忙碌。
他们是从松江府出发的。
相对而言,要比洪承畴出发的更早一步,毕竟距离更远,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多。
“有生之年,居然能够见到一大块铁,浮在水面上,还能够快速的行驶,道院的技术当真了得。”
尽管,已经见到过刘世勋带着三艘铁甲战舰去支援王冲了。
可现在面对这个铁疙瘩,孙传庭依然是激动不已。
欲行其功,先利其器。
有着这样的战舰,在海上谁是大明水军的对手。
怕是传说中,扶桑的“神风”来袭,也不过是摇晃几下船身。
“可不是,从文莱传回来的消息,说是三艘铁甲战舰,打了四五个国家的战船。
最后据说和王冲上将军商量,只要不出动铁甲战舰,他们就绝对不会增员文莱。”
赵景麟一脸的与有荣焉。
曾经羡慕的战舰,如今他也能乘坐上了,还要开着这样的战舰,去开疆扩土,想想心里就是一阵激动。
若不是这一次的行动需要保密、
他肯定是要和他的老上司金冠尉长,好好的说一说这一次心中的喜悦。
“打···打了四五个国家的战船?这些国家的战船难道都是纸做得不
成?”
孙传庭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很显然,这个消息传回来的时间点,刚好是他们出发的时候,要不然他绝对会知道一二。
“面对铁甲战舰,说是那些战船都是纸做得,也不算过分。”
沉吟了一下,赵景麟居然赞同的点了点头应道。
孙传庭无语。
转身看了一下身后跟着的楼船,似乎这种木头建造的战船,一下子就成了将要被淘汰的船只了。
难怪皇上要把这些战船出售。
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趁着这些战船还能够卖上价格,以皇上的性子,肯定是要大赚一笔才成。
或许这一次攻打扶桑的军费,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卖船所得的。
实际上,孙传庭的猜测,还真就猜对了。
大明的所有造船厂,现在已经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变,升级。
一场因为大明而起的军事竞备,已经悄然开始了。
只有跟得上脚步的国家,才能够在这种整个世界局势,愈演愈烈的变化之中,喝到一口汤,吃到一块肉。
“我现在忽然想要看到扶桑的人,在见识到大明的铁甲战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是怀疑他们的神明已经放弃了他们,还是把咱们中原的人,再次当冲膜拜的对象。”
孙传庭语气莫名的说道。
汉人的历史,有过太多的记载,都是说扶桑人如何来到中原,仰慕中原文化的。
可后来,由于中原的战争加剧,一度让扶桑人觉得,中原也不过如此之后,才慢慢的改变了对中原的态度。
最后一次给大明朝贡的时候。
还是在嘉靖年间。
而且那样的朝贡,只不过是因为利益上的往来,有利可图时门庭若市,无利可图时拂袖而去。
琉球凭借与明朝的朝贡贸易谋取暴利,甚至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皆来自朝贡贸易。
尽管明朝廷用诸多政策笼络扶桑,但自明初到嘉靖年间,一百多年时间里,扶桑和大明关系从未和谐。
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一次非得改变一下扶桑国的贵族不可。
赵景麟到底是年轻,被孙传庭这么一说,眼睛发亮,仿佛波不急待的想要遇到一艘扶桑的船队。
好好的展示一番,大明铁甲战舰的威力。
至于那种传说中的“神风”。
赵景麟根本就是毫不在意。
毕竟有着所为“神风”的位置,可都在洪承畴那一边。
“听说扶桑的美人挺漂亮,皇上可是一直都在念叨一些,什么结衣,泷泽萝拉,咱们倒是也给皇上送一些过去?”
赵景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嘿嘿一笑的说道。
“我看你是想要被皇后给送去刷厕所了,到时候别说你和我认识。”
孙传庭没好气的瞪了赵景麟一眼。
他们是去攻打扶桑的。
到时候扶桑的所有,都是大明的,区区几位美人就知足了?
“别,别,我不送了还不成吗?”
赵景麟连连求饶。
他是知道建州将军李过的事迹的,如今被曾经被皇上认为是绝色的‘大玉儿’,还不是成了一个烧火丫头。
“快看,海岸线就在眼前,扶桑咱们快到了。”
很快,赵景麟就再次看到了五岛的海岸线。
一路上风平浪静,天时在大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