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六百六十章人心易变退朝之后。
在文武百官们都散去之时,刘子宽却被留了下来。
御书房中。
朱慈烺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地图旁看着。
杨国的位置就在大顺的旁边,两者相互照应,也是到现在都没有拿到多少大明资源,还能够慢慢的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刘子宽低头弯腰,比别的大臣们,面见朱慈烺的时候,更加的谦卑。
尽管此时此刻,朱慈烺在背对着他,并没有看到他的做法。
朱慈烺转身之后,依旧是面无表情。
御书房中除了他们两人,没有其他人。
说话间,朱慈烺已经在书房来回的走了一圈。
说到这里,猛然抬起头看着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脸恭谦的刘子宽接着道。
两个选择,没有办法兼得。
毕竟两者都是远征。
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想要三线作战,大明还真就拖不起。
而且还要防备身边的沙俄,别看他今天在朝堂之上,说的是字正腔圆,一点都不怕这个国家。
可能够生活在苦寒之地。
而且还发展壮大成了和大明差不多的国家,实力的强大可想而知。
万一在这个时候,人家大举进攻大明。
物资从哪里来?
难道要增加税收?
商人们的税收,现在已经很重了,难道要重新征收农税?
那他这个皇帝怕是就要做到头了。
现在让他最难受的是,大明开智的子民越来越多,他的治理也就越来越难。
在崇祯时期,朝廷没有忽悠百姓们。
到了他的手上,难道要重新开启愚民模式?
刘子宽没有说,谁是内,谁是外。
更没有替代朱慈烺去做出选择,只是用了一句在很早之前,经常用到的话,复述了一遍而已。
可正是这一句话,让朱慈烺暗中咬了咬牙。
刘子宽一怔。
他只是一个教书的,即便是现在已经成了大明教谕部部长了,可依旧可以算是教书的。
对于大明的国库有多少钱。
军队有多少人,可是一点都不清楚。
玩经济,到现在朱慈烺都没有搞明白。
为何自己的父皇在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对钱财担心过。
只要有任何的一次大的,立刻就会有大量的钱财到来。
而且比价奇怪的就是,虽然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让人生怕朝廷的财政崩了,可到现在为止,依然好好的。
此时说出这件事。
不过是对两线作战,物资不是很足够的担心。
朱慈烺是认真的学过经济之道的,奈何他在这方面真的没
啥天赋。
完全弄不懂其中的弯弯绕。
只能作罢。
刘子宽闻言吓了一跳,不由的失声道:「怎么可能?「
朱慈烺瞥了一眼大惊小怪的刘子宽。
整个天下的财富都是有数的,朝廷的作用就是把有数的财富,尽量公平的分发下给每一个人。
这也是崇祯说给他听的财富分配法。
刘子宽的眼珠子一转,既然大明是藏富于民,那么外面的封地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
朱慈烺琢磨了一下。
感觉可行,只是有一点是绕不过去的。
当年分封的时候,可是签了条约的,若是大明有负诸侯,诸侯也可以脱离大明。
用一句古老的话来说,就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只是现在放大到了诸侯这一层次。
朱慈烺连连摇头,他不是蠢货。
对于他的父皇崇祯弄出来的制度,有许多都还没有看明白,随便的更改是真的会出大事的。
当年崇祯教他的时候,他尽管跟着认真的学习了许久。
可一些超前的东西,崇祯是怎讲,朱慈烺都不是很明白。
在这一点上,崇祯也试探过其他的皇子,差不多都是一个样。
时代的局限性,也就限定了人的认知高度。
哪怕是现在大明各行各业都也有了专业的人才,可依然没有多少人真的深入的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问。
刘子宽知道,考验他的时候到了。
为君分忧,从来都是他们儒家的传统。
有道是: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没有殉道者的精神,怎么可以让儒学再次在走上朝堂?
口嫌体正直,说的就是朱慈烺。
心中想的不要不要的,可口中却喊着不可,不可。
见到朱慈烺不在吭声,刘子宽心中一松,觉得稳了。
**
与此同时。
远离大明的大顺,崇祯也接到了荷兰传回来的消息。
他已经坐在了天鹅湖船上,很久了。
高桂英和柳如是两人提着食盒,乘坐着小船,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崇祯的身边。
高宇顺连忙上前迎接。
崇祯苦笑着回头说道。
他是知道,国家发展到最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毕竟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点苗头。
那就是国家的强大,已经不再局限于
土地了,而是经济,军事,文化等等为一体的一种综合实力。
要不然荷兰人凭什么,可以被称作海上马车夫?
高桂英笑着说道。
当然这也是她最喜欢崇祯的一点,相信那些大明的臣子们,也很喜欢的一点。
毕竟,面对这样的皇帝,不需要一天到晚的提心吊胆,生怕自己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是在牢狱之中了。
在崇祯的规划当中,所谓的诸侯国,不过是一种联合国的形式。
需要的是大明的皇帝,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来把这些诸侯们拧成一股绳,来做成大明想要做的事情。
而不是在往后的岁月当中,孤掌难鸣。
可有人或许不会懂啊。
崇祯觉得,大明儒学的死灰复燃,应该没那么快。
可这一次从荷兰传回来的消息,就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能够传承几千年,都没有任何变动的学派。
肯定是不简单。
他只是压制了二十多年,怎么可能让所有人都忘记了儒学的存在。
毕竟太好用了,就是他坐在皇位上,一度都想用这种最简单,也最能体现皇帝威风的学派。
在离开大明的时候,他也是对朱慈烺千叮咛万嘱咐过得。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白搭。
难道又要他一个快要六十岁高龄的老人,回去收拾烂摊子不成?
可就算是他回去,还有他的位置吗?
怕是多说一句话,就会成为历史上的李渊第二。
再也走不出大明半步。
虽不见的有生命之危,可到底是失去了自由。
权利这种东西,是最能够让人失去理智的。
崇祯已经思量了很久了。
此刻在见到高桂英的时候,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高桂英可不愿意崇祯现在回去,一个失去了皇权的人,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那就是在找死。
崇祯觉得,想要解决眼前的麻烦,一直等待,此时最下策。
万一朱慈烺,不管不顾的打过来,引起的麻烦可就大了。
那些已经又了封地的诸侯可不是吃素的。
从大明走出来的商人们可是不少。
每一个势力都是错综复杂,一个不好,所有的封地,都独立起来也不是不可以,就像他记忆当中,很久之后的英国殖民地一样。
简单的放手还好。
若是舍不得,就是是英国面对印-度这颗王冠上最大,最亮的,明珠时一样难缠。
到了那时,
估计连最后一点交情都没有了。
毕竟这个时代,一个国家要想控制住超出极限之外的地盘,根本不可能。
劳民伤财不说,还有可能把自己给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