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妥协得来的权力
作者:橘座啊   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最新章节     
    大明。

    洪武年。

    “父亲,你看了史书,觉得我们大明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坤宁宫前的空地,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坐在椅子上,旁边的马皇后笑呵呵的看着两人缝着布鞋。

    “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

    朱元璋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史书内容,沉默的思索着。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微微偏头看了一眼朱标说道:

    “老大,你觉得呢?”

    “我觉得?”

    朱标内心其实已经有了答案,缓缓的说道:

    “在我看来,不是土木堡,也不是后来的什么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等等。”

    “从开国之初,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朱标以前是没有这种想法的,但这些日子听了这么多天幕的讲述,又看了史书,心里面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了。

    “嗯?”

    朱元璋诧异的看着朱标。

    “一个王朝的巅峰,一定是在开国之初的,因为那个时候土地很多,人口也很少。”

    “除了人口和土地之外,政治清明、军队纯洁。除了经济,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是在开国之初是最好的。”

    “后来的时间里,永远不会再达到开国之初的那个环境。”

    “所以,下坡路在我看来,从开国之初就已经开始走了。”

    “只是这条下坡路,有快有缓,但历史上的大多王朝,为了缓下来,都会想法设法。”

    “而土木堡之变,以及后来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等等,说是从他们开始王朝走下坡路。”

    “只是下坡的速度加快罢了。”

    “也或许不是加速,只是从一个稍显平整的下坡路,换了一个很是陡峭的下坡路。”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

    “除非变法。”

    说着说着,朱标比了一下从上到下的手势,而在说到变法的时候,他的手,忽然转了一个弯,一个向上的弯。

    “变法,就是如此,把向下的趋势生生的掰弯,让它向上。”

    “这就是变法。”

    “但变法完成的那一刻,也是一个最顶峰的时刻,之后的时间里,还是会慢慢的走下坡路。”

    “除非后来的皇帝,有决心再次改革!”

    如果李恩凡或者后世现代人在这里听见朱标的话,一定会发现,朱标似乎触摸到了一些不可说的核心。

    变法再变法,王朝有这样的勇气吗?或者说,上层有这样的勇气吗?

    变法相当于改革,一次改革,那叫改革,可多次改革那叫什么?

    后世有一个词,专门说的这种情况。

    自我革命!

    不断地追求向上的阶梯、不断地追求完美、不断地追求完善、不断地自我完善!

    一个人可以自我革命,一个王朝呢?当然也可以不断地自我革命。

    可是,可能吗?

    “老大,你说的很好,但历史上有多少次的变法,成功了多少次呢?你想过这些没有?”

    朱元璋此时的眼神很是凝重,眉头也紧皱着。

    “当然想过,父亲。我也想过变法的话会很困难。”

    “但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了么?”

    “至少要给后世的子孙,打一个榜样吧。”

    ...

    大宋。

    宋神宗时期。

    “王相公到了吗?”

    宋神宗赵顼坐在桌子的后面,转头问了一声旁边的侍奉太监。

    “陛下,奴婢去看看。”

    太监恭敬的朝着皇帝行了一礼,然后脚步快速的朝着殿外走去。

    等了一会儿,太监走进来,又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

    “陛下,王相公已经到了。”

    “让他直接进来吧。”

    太监恭敬的低头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王安石抱着许多的书册走了进来。

    “陛下!”

    “嗯。”

    赵顼点了点头,随后对王安石旁边的太监说道:

    “你在外面候着就好。”

    “是,陛下。”

    等太监再次退了出去,赵顼招了招手,让王安石到自己的面前来。

    “爱卿,过来说。”

    王安石也不怵,把怀里的书册放到赵顼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恭敬的行了一礼后,坐到椅子上。

    “爱卿,现在朝堂上的阻力很大。自从天幕把你的变法失败之处都说出来之后...”

    赵顼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王安石懂,这些事,只需要开个头就行了。

    “臣想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王安石没有辩驳,只是抬起头看着皇帝赵顼,眼睛里很是平静。

    赵顼听着这话,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站起身,背对着王安石,负手而立着说道:

    “朕依然想变法!!”

    赵顼掷地有声的说了这么一句后,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盯着王安石说道:

    “大宋现在已经没有了进取之心!”

    “绝大多数的人,现在只想安稳!可,能安稳吗?燕云十六州,依然在异族的手里。”

    “北方没有任何的阻挡,只要他们想打,那就会长驱直入中原。”

    “虽然天幕说了,檀渊之盟后的一百年里,中原都不会出事。”

    “可之后呢?!”

    “难道,再重复一次天幕说的靖康之变吗?”

    “辽、西夏,现在屡屡侵犯我边境,可朝堂上哪怕听着天幕的讲述,他们也只想好好的过完这短短的几十年。”

    “他们想,可朕不想!!!”

    赵顼的声音中有一些愤怒,胸口的起伏也慢慢的变大。

    “臣知道了,陛下!臣会尽快拿出新的方案。”

    王安石站起身来,恭敬的朝着赵顼行了一个大礼。

    在来之前,他一直担心陛下在知道变法失败之后会拒绝变法,但没想到,陛下依然还执着于变法。

    “陛下,臣想知道,军队?”

    “爱卿,大宋距今为止,立国一百多年了吧?”

    赵顼没有直接回答王安石的问题。

    “陛下,刚好一百年。”

    “一百年,也差不多了。”

    赵顼走到王安石的面前,面色十分平静的说道:

    “军功,以后和爵位挂钩。”

    “这?!”

    王安石惊愕的看着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赵顼会说出这么一句话。

    军功和爵位挂钩?那武将不是要起来了?

    “天幕说的很对,朕想了又想,想最快速度的改变现在大宋的弊病。”

    “只能让他们感到威胁,也只有威胁,才能让朝堂上的士大夫们动起来。”

    “想安稳的过日子?!”

    “朕偏不如他们的愿!”

    赵顼冷笑着说了这么几句,随后又看着王安石说道:

    “之前的失败,爱卿你应该也想过了,没有人支持我们。”

    “但只要爵位与军功挂钩,你说,支持我们的人会少么?”

    “底层,军队,武将,都会支持我们。”

    “除了士大夫。”

    王安石听着连连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些。只需要把军功和爵位挂钩,底层和军队都会效死力。

    “但,陛下,那些人以罢官作威胁呢?”

    “那岂不是更好?”

    赵顼在看了史书之后,现在的心已经很冷了。

    太多的虫豸啃噬着大宋的根基,他们不在乎大宋以后是怎么样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反正读书的人有很多,既然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当官。”

    “那就把底层的官吏提拔上来。”

    “原来的变法既然说我们没有拉拢底层的官吏,那这一次,所有人都必须要做事。”

    “没有做事的,全部贬下去!底层做事的,都提拔上来。”

    “爱卿,你回去做一个方案,朕要时时刻刻知道谁在做事,谁又在浑水摸鱼。”

    “大宋之前给他们的待遇太好了,好的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大宋离开了他们就运转不了了。”

    赵顼此时脸上有一些阴狠。

    在知道靖康之变后,赵顼的心就变了。以前的他,对士大夫们太好了,让那些人觉得自己似乎很好说话。

    “呵,大不了都辞官,自己让军队来把持朝廷,他们应该会很乐意的。”

    如果赵顼没记错,在史书之上,确实是记载着一种军队把持的政府,军政府。

    “士大夫么?不听话,那就全杀了。”

    赵顼低头看着地面,语气冷漠的小声说着。

    此时的大宋,似乎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大宋。

    福宁宫。

    赵匡胤正在撰写着诏书,准备把之前颁布的军功不再与爵位挂钩废除。

    “朕给了你们好的待遇,不是让你们享乐的。”

    边写,赵匡胤表情严肃的边说着。

    “向金国称臣、让西夏独立、檀渊之盟、靖康之变...”

    “这么多的耻辱之事,朕是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忍下来的。”

    经历过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赵匡胤实在是不解,这么多的耻辱,后世的那些文官,竟然也能唾面自干?

    “以前确实是朕想岔了,只在担心着武将和军队。”

    “没想到,文官和文人没有威胁之后,竟然比武将的危害更大。”

    现在的赵匡胤想起旁边史书的记载,就恨不得穿越到每个时期的宋朝,把那些个文人全部砍一次。

    他情愿大宋壮烈的灭亡,也不愿意留下这么多的耻辱之事。

    看看,后世的天幕,在一说到大宋的时候,脸上竟然掩饰不住的笑意?

    那些文官是怎么能忍下这么多耻辱的?

    “彼其娘之!!”

    越想,赵匡胤内心越生气,拿起旁边的砚台,狠狠的砸在木窗之上。

    砰!!!

    外面的太监听着声音,身体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哆嗦。

    以前他还会打开殿门看一眼到底出了什么事。

    可听久了,心里似乎已经习惯了。

    就是这身体,还不是很习惯,时不时的还是会打一个哆嗦。

    “燕云十六州...”

    “朕必须要不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不能等着后世的皇帝。”

    赵匡胤也想清楚了,后世的皇帝为了掌握权力,所有的精力都拿去与文官争斗了。

    怎么还有精力收复燕云十六州?

    “让武将上来,也能牵扯文官的精力。”

    砰!

    “怎么全是文官的事?!”

    赵匡胤拿起一个瓶子,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他这时候才发现,怎么他大宋,文官这么多的屁事。

    “彼其娘之!!!”

    “不行,必须有一把铡刀时刻威胁着他们。”

    赵匡胤想到这里,拿起旁边的史书,在里面寻找着怎么能一直威胁着文官的方法。

    ...

    大唐。

    贞观年。

    “阿耶,没想到这后世的文官危害这么大啊。”

    李承乾今天嘴巴一直都没有闭合过,一直张大着嘴巴看着天幕。

    要知道他阿耶李世民在刚上位的时候,经过一次渭水之盟,把这视作他一生最大的耻辱,时刻都要想报仇。

    可大宋的皇帝?檀渊之盟、靖康之耻,向金国称臣,这么多的事情,竟然还能忍下来的?

    “朕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可以这样的唾面自干。”

    李世民也是啧啧称奇。

    皇帝啊,顶峰上的人,权力怪物,孤家寡人。

    这宋朝的皇帝,真的算是皇帝这种生物么?

    “这宋朝的权力结构,其实有一些失衡了。”

    李世民摸着下巴,仔细思考这说道。

    “阿耶?这怎么说?”

    “皇帝的权力你觉得来自于哪里?”

    “天幕之前说了,不是底层么?”

    李承乾有一些疑惑,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又要问一次?

    “是底层,但又不是底层。皇帝的权力,确实是来自于底层,但管理着底层的,是谁?”

    “是那些官员和吏员!”

    “皇帝的权力,在朕看来,其实是源自于他们!”

    “而在权力的争夺中,皇帝是注定要抢走他们手里的权力。”

    “这个时候,就必须有另外一方对抗着他们,让皇帝更好的收取权力。”

    “今天天幕说的明朝太监,就是其一。”

    “而我们唐朝,武将也是其一!”

    “但宋朝?”

    李世民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势力能去对抗那庞大无比的士大夫群体。

    “政治虽说是要妥协,但像宋朝的皇帝这样妥协...”

    “恐怕一直都是在妥协之中。”

    “而且,他们的权力,应该也是妥协得来的,所以他们看起来才不像是一个皇帝。”

    李世民似乎理解宋朝的皇帝为什么会那个样子了。

    妥协得来的权力,是真正的权力么?

    而且,皇帝,能一直妥协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