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战役(5)松骨峰惨烈阻击
作者:行早的鱼   不能忘却的197653最新章节     
    1950年11月6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打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予“联合国军”沉重打击。面对溃败的联军部队,麦克阿瑟被迫下令全线撤退。

    志司见到“联合国军”的逃跑态势后,为了扩大第二次战役的战果,立刻下令志愿军第38军对逃跑的美军进行追击。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追击战。

    “联合国军”刚刚经历了几场大败,军心涣散,在接到麦克阿瑟的“撤退”命令后,很多部队都没能按照制定的路线进行撤离。

    美军步兵第2师在撤退时,遇到了分岔路口。

    一条是沿着军隅里——安州方向撤退,不过在这撤退条线路上,已经有美24师、25师和韩1师,如果贸然从这条路上撤离,美2师势必会与其他部队造成拥堵,不利于快速撤退。

    美2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只能沿着军隅里——顺川方向进行撤离。不过,美2师师长凯泽少将却从联军指挥部那里得知,军隅里——顺川这条撤离路线的战略要地,龙源里和葛岘,已经被志愿军占领了。

    美2师参谋长艾普利上校拿出战略地图仔细查阅了一番,然后对着师长拍着胸脯保证道:“敌军的机动能力远不如我们,就算撤离路线已经被他们占领,但人数绝对不会多,我们完全能够凭借强大的火力突破阻击阵地!”

    听完参谋长的汇报后,美2师师长凯泽少将于11月29日晚向全军下达撤退命令。而然,凯泽的这个命令,让他后悔终生。

    就在美2师下达撤退命令之前,38军军长梁兴初急电112师师长杨大易,下达了一项紧急命令:“马上派遣部队前往书堂站,占领此处高地,截住美军,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

    接到命令的杨大易犯了难,因为他的手里只剩下1个336团可用,而且这个团在梁兴初军长下达命令之前,也已经被杨大易派出去执行其他重要的阻击任务了。

    不过得亏336团刚出发半天,及时派人追的话,应该还能追回来。

    杨大易派出侦查科科长魏德才,沿着336团离开的方向一路追去。但336团怕耽误了师长下达的阻击任务,一路急行军,行进的很快。魏德才追了好久,还是没能追上336团的尾巴。

    不过魏德才也算是运气好,虽然没能追上336团,但碰巧遇到刚完成诱敌深入任务,正在返回途中的335团。没错,正是刚刚结束飞虎山阻击战,范天恩率领的335团。

    335团诱敌深入,已经向北撤退到花坪站,又怎么可能出现在南边的松骨峰?

    这是因为范天恩擅自改变了作战地点,按理说是违反战场纪律的。

    335团原本接到的命令是退守花坪站并向正面敌人发起进攻,40军的一名参谋也专门找到范天恩,告知他们将接替335团的阵地,让335团跟随40军向前作战。然而,范天恩觉得跟着40军没啥硬仗打,在无法联系上师部的情况下,便擅自决定去追赶师部主力。

    经过几天几夜的追击,335团最终在戛日岭与112师会合。

    当时112师接到的命令是前往占领松骨峰,师长杨大易正为兵力不足而发愁,335团的突然到来令112师师长杨大易惊喜不已,直呼“天兵天将”。就在范天恩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杨大易直接给他下了一个紧急阻击命令:前往书堂站,占领松骨峰高地!

    见到有仗要打,范天恩没有丝毫犹豫地接过军令,率领335团奔赴书堂站!而此时的范天恩还不知道,松骨峰将会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松骨峰位于龙源里东北,是军隅里通向顺川公路旁的一个小山头,与龙源里和三所里呈鼎立之势,是价川、军隅里敌军与凤鸣里敌军,向龙源里、顺川撤退的必经之路,只要控制住这一制高点,往南逃的美军就无法通过。

    松骨峰地形复杂,尤其是在一个大转弯处,联合国军的机械化部队经过此地时不得不减速慢行,正是我军设伏歼敌的理想地点。随着志愿军包围圈逐渐缩小,美军若无法打通松骨峰这一通道,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

    11月30日清晨,335团终于赶到书堂站附近。可就在范天恩部署军力安排时,不远处已经传出了美军坦克装甲车的轰鸣声,原来是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了书堂站附近。

    范天恩心知情况紧急,立刻下令给335团1营:“不惜一切代价,抢占松骨峰,坚守到天黑。如空山无人,则你应做好坚守工事!”要求1营务必抢在敌人先头部队赶来前,占领松骨峰高地!

    1营营长王宿启率领战士们赶到松骨峰之后,发现此处已经被友军114师部占领。于是1营王宿启在与友军简单交涉后,留下驻扎在松骨峰高地附近,而最为重要的松骨峰则交给3连驻守。

    营长王宿启给3连连长戴如义交代:“你们连留在此处阻截敌人,主要任务是拖延美军逃跑时间,等待我军主力赶到全歼敌人!”戴如义接到命令后立刻表示:“保证完成任务!”

    335团1营3连加上所有干部不过118人,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美军1.3万人的整整一个师,这场阻击战注定是一场记录史册的战斗。

    松骨峰高地说是高地,其实海拔也不过200多米,而且是石土堆叠起来的小山包,坡度非常平缓,没有有利地形来组织防御。而且松骨峰距离公路仅120米,敌人只要全力冲锋,20多秒的时间就能从公路跑到高地脚下。

    更要命的是,335团3连刚刚占领高地,敌人就攻了过来,士兵完全没有时间构筑工事,只能依靠地形进行反击。再加上松骨峰位于公路转弯处的突出部,十分容易成为美军集火目标。

    这一切都注定了松骨峰阻击战必将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攻夺战。如果不论规模,只论战斗的惨烈性,松骨峰阻击战完全可以与后来的上甘岭战役齐名。

    当3连的战士看到眼前光秃秃的高地,他们心里很清楚要完成阻击任务,或许比牺牲更困难。即便如此,这些战士还是义无反顾的冲上了松骨峰高地。

    而对美军而言,松骨峰的争夺战就是一道单选题:要么夺下松骨峰,要么死。

    1950年11月30日6时30分,第335团1营3连118名志愿军战士,抢先占领松骨峰东侧、书堂站北侧的无名高地,不到5分钟,都还没来得及修筑工事,就听见隆隆的马达声由远及近。这是在军隅里遭到40军痛击败逃下来的美军第2师。美2师先头部队赶到了松骨峰高地附近,其中美9团率先对3连驻守的松骨峰发起了第一波冲锋。

    疲惫不堪的3连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和来势汹汹的敌军狭路相逢。面对公路上潮水般涌来的敌人,3连官兵立即把疲惫和饥饿忘得精光,他们相互鼓励着,准备战斗。距离公路最近的只有20多名志愿军战士,他们拼死接连报废的两辆坦克,将道路堵住。

    美9团的先锋部队在冲击松骨峰时,发现了此处高地已经被志愿军占领。于是慌忙向美2师发去急电,表示需要重火力支援。

    志愿军与美军先头部队交火不到半个小时,不远处的道路上传来了坦克的轰鸣,天空中也响起了飞机的引擎声。美军在第一次攻击,直接出动了8辆坦克、11架飞机和十多门火炮,想要一举拿下松骨峰来为后续部队开路。

    3连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在出发前舍弃了重型装备,战士们手中的武器,只有机枪、步枪、手榴弹和少量的爆破筒、炸药包。面对美军炮火的狂轰滥炸,3连的战士只能隐藏在挖好的战壕中躲避。

    当炮火渐渐停息,美军组织起了陆军冲锋,数十名美军从松骨峰的不同方向一起进攻。3连战士们朝着冲锋的美军一轮猛射,短短片刻就留下了诸多具美军的尸体。

    此时,师长杨大易焦急地关注着3连的动向,他站在师指挥部的山头上,目光所及,从药水洞到龙源里的公路上,敌军的汽车和坦克铺满了道路,多得看不到尽头。为了打通这条路,敌军集结一个连,百余兵力,疯狂进攻3连阵地。

    美军先用飞机和火炮将松骨峰进行了全面轰炸,随后步兵发起冲锋。位于阵地前沿的3连3排,灵活调整战术,等敌人进至距离阵地约30米时才开火,轻松打退了敌人。

    30日上午九点,不甘心的美军增加了一倍兵力,朝3连阵地发起了第二次冲锋。同样被志愿军轻易击退了。

    经历两次失败后,美军不再敢轻敌,他们改变战法,用空军掩护的方式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猛攻。他们一次性出动了上百架次飞机,对松骨峰进行狂轰滥炸。飞机炸完,还觉不够的美军又以坦克引导步兵的战法,向松骨峰阵地发起猛攻。同时,坦克和大炮也不断向山头倾泻炮弹,最长一次连续轰炸了五十分钟。

    阵地上只剩下一片火海。

    美军的炮火停止后,在上午10点,美2师师长下令韩3团、美9团和美38团再一次组织百人进攻。其中南韩军队居然趁着志愿军休整期间摸到了前沿阵地附近,几乎就要冲上高地。

    就在此危急时刻,美军也没想到南韩军队居然能顺利冲上高地,美9团依旧将火炮瞄准向了高地,而炮火正好对准了南韩军队,美军的炮火几乎全部轰在了南韩部队当中,韩3团在美军的轰炸中损失惨重。

    美军见到打的是友军,于是赶紧停止火炮轰击,而3连的战士见到南韩军队被自己人炸得七荤八素,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于是立刻冲出阵地与南韩敌军展开了白刃战。

    对于志愿军战士来说,白刃战几乎还没有怕过谁,很短的时间内,志愿军战士经过残酷的近身肉搏后,几乎将高地附近的南韩军队全部歼灭,让敌人闻风丧胆再次败退。

    让美韩军士兵倍感恐惧的是,在这么猛烈的轰炸过后,3连战士在3连指导员杨少成的动员下高喊着“人在阵地在”,竟然又纷纷从弹坑中站了起来,有子弹的继续射击,没子弹的用刺刀冲锋,刺刀断了就用石头砸,甚至用牙齿咬。每个人腰上都会别着最后一颗手榴弹。这个手榴弹的用处就是,到最后实在伤重不行了,就会用最后的力气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松骨峰面临危机之际,正在往前赶的335团团长范天恩焦急万分,他看着敌机不断呼啸着猛冲向松骨峰,他不确定3连能否支撑到大部队赶到。急坏了的范天恩冒着暴露部队位置的风险,命令位于松骨峰公路东侧的2营以火力支援3连。

    关键时刻,1营营长王宿启派3连左侧的1连,从侧面攻击敌军,与3连战士一同冲出阵地,端着刺刀与美军进行肉搏。在2营和1营的帮助下,3连已经只有少量武器弹药的志愿军愣生生用刺刀逼退了美军的第三次进攻。

    美军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惧,他们从未见识过如此血性的对手。第四次进攻时,美军再次调整战略部署,他们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出动了一个营的兵力。

    在面对数倍的敌人,没有一个人选择后退,即便很多战士在战斗中身中数枪,依旧忍痛咬牙向敌人拼杀!被炮火炸平几米的松骨峰高地已经被鲜血染红,残酷的阻击战,已经持续了6个多小时。

    在阵地上的火势最为凶猛时,敌人如潮水般涌向3连4班的阵地,4班的战士们准备开火。然而就在关键时刻,重机枪的枪管被烈火烧得弯曲,无法继续射击,急得射手李玉民满脸是汗。他果断丢下重机枪,弯腰捡起牺牲战友的步枪,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玉民的大腿被子弹击中,鲜血不断涌出。他强忍剧痛,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子弹,硬生生插进伤口止血。随后,他奋勇扑向敌人,与其展开白刃战。刺刀被捅弯了,他用枪托砸;枪托砸碎后,他便抱住敌人拼命摔……

    美军的第四次进攻依旧以失败告终。

    这轮进攻后,松骨峰阵地前已经堆满了美军的尸体。美2师整整四次冲锋,全部被正面阻击的3连和侧方支援的1连、2连击退。打退美军第四次进攻后,3连只剩下了一半人,骨干连一半都不到。

    连长戴如义和指导员杨少成把党支部委员召集在一起,开了最后一次会。

    杨少成说:“咱们连是有光荣传统的连队,个个都是颗‘钉子’,天大的压力也要钉在地上。”

    戴如义对众人说:“千斤重担咱们3连也要担起来,敌人没有退路,咱们也没有退路。一句话,和他们血战到底。”

    此时距离松骨峰阻击战打响已经过去了5个多小时,美2师一个师在面对志愿军一个连的兵力时,居然没能短时间突破防线。随着时间不断流逝,凯泽少将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气愤变为了恐慌。

    如果美2师不能尽早离开书堂站的话,那么将会面临志愿军大部队的合围,到时候能否全身而退由未可知。这种情绪严重影响了他对战场的判断,反而全部“押宝”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再一次对松骨峰高地进行了轰炸。

    下午1点左右,他们刚开完会,美军就再次发起了狂轰滥炸,这一次,美军是铁了心要把3连团灭了。这次猛攻,美军动用了18辆坦克,数十门火炮、32架飞机,最要命的是这次狂轰滥炸,持续了近40分钟。此次美军选择使用燃烧弹进行攻击。一连串的燃烧弹将整个高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一时间,整个松骨峰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紧接着,400多名敌军再一次组织起了进攻。

    连长戴如义怒指山下的敌人,咆哮道:“顶住!”

    敌军蜂拥而上,占领了山头,志愿军们被压制到了山脚。飞机投下的汽油弹在志愿军身上引燃了火焰。

    志愿军战士们没有后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敌军蜂拥而上,占领了山头,志愿军们被压制到了山脚。飞机投下的汽油弹在志愿军身上引燃了火焰。

    三连的战士们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扎根在山上:排长牺牲后,班长接替指挥,班长牺牲了,战士继续顶上……最后炊事员和通信员也投入了战斗。

    这是三连最后的时刻。

    也是三连最荣耀的时刻。

    半个小时过后,3连的阵地接连被突破,连长戴如义在战斗中双腿被炸断,依旧趴在地上向敌人进攻,最终英勇就义。

    335团3连指导员杨少成,在与敌人进行白刃战时,端起刺刀奋勇杀敌。面对数量远超自己的美军包围,他毫不犹豫拉开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邢玉堂,这位在抗美援朝战史上留下英名的烈士,在被凝固汽油弹击中浑身燃起大火的情况下,带着呼呼燃烧的火苗端着刺刀冲向美军,连续捅死了几个被吓傻的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抱住一个美国士兵死死不放,直到两个人都被烧成焦炭。

    “排长牺牲了,我们的副班长牺牲了,班长挂花(受伤)了,真正战斗兵就剩我自己了。副连长说子弹我也没有,手榴弹也没有,你告诉你们班长,剩下一个人也要把我军阵地给守住。人在阵地在。”

    ——志愿军第63军189师 杨恩起 战士

    连长、指导员阵亡,副连长接起指挥大旗继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副连长战死,排长接过指挥大旗依旧浴死奋战!

    面对志愿军这样的士兵,这仗怎么打?

    美国士兵对中国军人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人会表现得如此疯狂。更让他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岩石都被炮火翻了几遍,中国人还炸不死,美军竟然生出一种“宗教情绪”般的敬畏。

    美军的第五次冲锋再次失败,松骨峰阵地依旧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

    这场激烈的战斗已经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而此时,坚守在松骨峰阵地上的113连战士,仅剩七人。其中一名战士袁启楼,全身多处负伤,血肉模糊,一颗子弹从头部侧脑打进,从脑门中穿出,经过战地抢救,他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到了傍晚,1营营长王宿启带人到松骨峰高地打扫战场,当他们见到松骨峰上惨烈的一幕后,忍不住留下了泪水。

    战场上场面异常惨烈,烈士们的遗体呈现各式各样姿势,有的抱住敌人的腰,有的抱着敌人的头,有的掐着敌人的脖子一起倒在火海里,还有一位战士,手里紧紧握着手榴弹,弹体上沾满了血浆,他和敌人死在一起,脑浆迸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335团3连凭借百人的力量,在毫无防御工事的条件下,抗击了硬生生顶住了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美军第2师连续八小时,近百门火炮和上百架次飞机支援下的5次冲锋,愣是没有让敌军攻下一个小土坡,还歼敌500多人,战损比高达1:5!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松骨峰阻击战结束后,335团1营3连只剩下7人活着,但依旧保留了该连的番号。志愿军总部授予3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整个3连记集体特等功。志愿军第38军授予3连“英雄连队”称号,成为了3连永不磨灭的番号!

    美国国内在得知松骨峰阻击战的战况后,《纽约先驱论坛报》将此次战役称为“史上最大的败绩”!

    松骨峰阻击战,后来被作家魏巍写成了一篇战地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得在山前堆满,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枪支完全摔碎,机枪零件到处都是……有一名战士,他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边耳朵……”

    魏巍深入朝鲜战场,从一名营长口中了解了一场悲壮的战斗。回国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怀着对战士们的崇敬,他将这次战斗写进了报告文学。

    松骨峰的英雄事迹传出去后,无数人为之动容,就连斯大林都热泪盈眶,称赞道:“这是支伟大的部队。”

    中国军人从此有了一个崇高而亲切的称呼:最可爱的人!

    很多人都问他,你这个“谁是最可爱的人”题目怎么想出来的。他说真不是想出来的,就是从心里蹦出来的,我们的战士太可爱了,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一切,告诉给我们祖国的人民。想告诉他们,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些战士们这样的奋不顾身、英勇牺牲换来的。

    38军在执行穿插任务时,最为艰难的并非如何突破敌后,而是如何坚守住敌后的阵地。

    毕竟,美军的退路被阻断后,势必会拼命打通撤退通道。

    而38军下属的112师、113师、114师,在美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中,始终像钉子一样牢牢坚守在阵地上,直到接到追击的命令,圆满完成了彭德怀赋予的作战任务。

    这一行动成为第二次战役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所在。

    美国第9军,眼见在三所里突围无望,又被39军和40军从背后猛烈攻击,慌乱之中,他们丢下了全部两千辆汽车、几百辆坦克和上千门大炮,轻装转向西面,与美军第1军会合。

    更让麦克阿瑟心惊的是,又有一支中国部队,正在向肃川、顺川方向推进,美国骑兵第1师正在拼死阻止他们南下。而这支部队正是42军的战士们,他们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若是42军真的突破至顺川、肃川,第8集团军将彻底陷入绝境,除了跳下中国黄海外,别无退路。

    在这场大战中,美国第2师几乎全军覆没,能够逃回去的兵力仅占编制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这支部队损失了所有的数百辆坦克、数百门火炮和上千台车辆。

    美国人将这场惨败比喻为遭受印第安人的笞刑,并将那条山谷命名为“印第安的笞刑场”。

    凡事讲求认真的日本人在史料中居然弄了一幅印第安人的笞刑示意图——两长排印地安人挥舞鞭子猛抽从行列中穿过的罪人——这幅图的确能简洁明了地说明这个师遇到的一切。

    美25师、美骑1师也均遭重创。

    整个第8集团军,于12月1日沿着肃川一线的沿海公路仓皇南逃,仅俘虏就有三千人被送进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撤退”拉开了序幕,在短短十天内,美军溃退了300公里。

    第8集团军一路撤退,一直退到三八线才收住脚。

    在西线战斗中,我军歼灭了韩伪7、伪8师以及土耳其旅大部,并给号称“永远不是第二”的美2师毁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第25师。美军在无奈之下,无法打通南撤的路线,最终不得不抛弃大量辎重,绕道安州,逃回顺川。

    此战,美军损失惨重,志愿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美国国内媒体疯狂报道,称:“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失败,这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军最惨的败绩,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灾难。”

    志司发文,全军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

    自此,“万岁军”的美誉传扬遍及华夏大地……

    49年后,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两队来自北京的孩子正在进行一场猜歌名比赛。当比赛陷入僵局时,其中一队的孩子忽然全体起立,齐声唱起歌来: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

    大战平型关,敌寇心胆寒,

    南征北战,艰苦又顽强。

    跨过鸭绿江,碧血洒邻邦,

    血染战旗红,威名天下扬……

    当主持人和其他孩子询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时,那群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回答:“第38军军歌!”

    12月6日,39军攻入已经沦陷49天的朝鲜首都平壤。

    中国军队大胜已成,朝鲜战局被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