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时地利与人和
作者:行早的鱼   不能忘却的197653最新章节     
    除了战略、战术方面之外,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机,也完美契合了兵法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天时,要分两个方面讲,一是国际环境,二是朝鲜气候。

    从当时的国际形势来说,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因为欧洲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朝鲜战场并非美军的战略重点方向。

    此时西欧的力量对比在之前系列文章中讲过,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单说说气候的天时。

    众所周知,朝鲜寒冷的气候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朝鲜半岛南北的气候,存在很大差异,朝鲜半岛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我国东北的气候类似,都处于高纬度地区,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大陆的北风或西北风影响,南北温差较大。

    朝鲜北部气候环境异常残酷,冬季漫长而寒冷,气温常常骤降至零下数十度。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带来了厚厚的积雪和严酷的低温环境。

    被鸭绿江、赴战岭、狼林山山脉环绕的盖马高原,平均海拔1340米,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这里全是原始森林,最低温度在零下40度,达到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1950年11月,朝鲜盖马高原北部的长津湖,迎来自1888年有温度记录以来,五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野外气温骤降零下40摄氏度,甚至超过了现代羽绒服的承受能力。

    那一年,异乎寻常的寒冷。

    拉尼诺寒流,让1950年成为长津湖最冷的一年。

    有美军队员偶然看到指挥所里的温度计,显示的是-47度。

    温度计显示的,只是“气温”。

    我们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气温”和“体感温度”两种表述。刮风或者空气比较潮湿的天气,“体感温度”通常都会低于“气温”。

    因为风和潮湿,能够加速人体热量的流失,导致我们会觉得实际温度要低于温度计上的数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刮风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格外的冷;而冬天,潮湿的南方会比干燥的北方更难熬。

    从人的体温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大概在36~37c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温度,人体就会开始出状况了。

    当体温低于33度的时候,记忆力开始流失,一些志愿军战士看着面前出现的敌人,可能想不起来开枪。

    当体温低于28度的时候,意识开始流失。子弹打在身上,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这个时候冻伤的战士尚有一丝获救的希望,但志愿军连弹药都缺,更别说温暖的帐篷和医疗物资了。而且,即使有条件,美军的轰炸机、大炮和机枪也会尽力去破坏这些条件。

    要知道,为了不暴露目标,很多时候志愿军连火都不敢生。一旦被美军发现,马上就会引来一波空投炸弹。

    接着,体温开始更快的流失。

    当体温低于21度,生命开始流失。心跳越来越慢,思绪越来越飘忽并开始出现幻觉,寒冷、疼痛等等痛苦都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了。

    当体温低于20度的时候,基本就救不回来了。

    从气温来说,只要是气温低于4度,对于人类来说都有被“冻伤”、甚至“冻死”的可能性。

    当风速超过26.8米\/秒、气温达到-12度的时候,30分钟之内人就会有被冻伤的可能。

    而在-40度的时候,即使风速只有2.2米\/秒,10分钟内就有被冻伤的可能。

    我国将风力按照强弱划分为18级,风速在1.6-3.3米\/秒之间属于2级轻风,是刚刚能够感觉到有风吹过的程度。在-35度的时候,这点风会让你感觉像是-43度。

    而在长津湖,呼啸的狂风可以超过17.7米\/秒,达到了8级大风的强度,树枝都能被折断。

    在8级大风的加持下,-36度的户外,感觉就像是-60度,在野外待5分钟就有冻伤的可能。

    在这样的极寒之下,你的手指在短短5分钟内就会由红变白,再变蓝,最后变成像烧黑的树枝一样坚硬。

    即使对寒冷战场最有经验的士兵,长津湖的寒流也直接刷新了他们对“极寒天气”的认知。

    扎于中国南方沿海的志愿军第9兵团接到军委命令,立即从原住地乘军列赶赴东北地区,稍事准备后,立即投入抗美援朝战争。

    按照原定计划,九兵团全体战士先在辽阳、沈阳稍事休整,更换冬装。但由于战况紧急,军列仅在沈阳停留片刻便火速赶往朝鲜。就这样,第九兵团大部分战士身着大檐帽、胶鞋和单薄的棉衣,进入了穿羽绒服都嫌不够厚、零下三十多度的长津湖。

    刚进入朝鲜地区,9兵团27军的战士就必须立即赶到长津湖,准备与兄弟部队一起美第10军。

    27军以南方兵居多,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低温考验,更别说后来遭遇的极寒天气,一个班十多人只有两床棉被。

    战役进行期间,战区连降大雪,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忍饥受冻,有的部队一两天只能吃上一顿结了冰的高粱米饭,冻伤减员严重。

    此外,由于严寒的天气,志愿军部队配备的许多迫击炮无法使用、枪栓被冻无法击发,通信联络也极不畅通。

    但军令如山,27军的战士们顶着风雪向长津湖地区开进。战士们没有喝过一口热水,饿了就啃两个冻硬的土豆。

    英勇的志愿军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当翻过了一座高山时,同行的战友因脚痛脱下鞋子,才发现十个脚趾甲已经全部脱落。

    在当时长津湖的环境下,就连吃饭都要不停活动,而志愿军80师239团3营6连为了不暴露目标,长时间卧倒在冰雪地面上。

    最终200多名战士全部以战斗姿势冻死在阵地上,成为震撼的人体“冰雕”。这样的冰雕连,还有第20军59师177团六连,第20军60师180团2连,第27军80师242团5连。

    寒冷的气候同样大大削弱了美军的战力,甚至给美军造成的困难甚至要更大一些。

    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一师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

    美军老兵回忆称,他们吃饭的时候会不断地走动,因为站着不动的话,很可能被冻僵。

    一位美军老兵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我眼看着自己的手指都变黑,靴子里的双脚就像铅球一样。

    美军有棉衣、棉鞋,有防雨雪外套,有鸭绒睡袋,有即热食品,有高热量食物。但是,这些好处大部分只能体现在不打仗的时候,打仗的时候呢?

    他一样要从鸭绒睡袋里滚出来,窝在雪地里;

    他的枪炮一样会冻住,无法使用,步枪的润滑油被冻住,扳机很难扣下去。即使扣下去了,撞针上的弹簧被冻住,不能撞击子弹,于是枪成了根球棍;

    越野车、卡车的电池也无法正常工作,充进去的少、消耗的快,很快电池就会没电。特别是车辆和坦克,需要长时期的热车,这一点在紧急转移中特别致命,后来龙源里美军丢弃了一千多辆汽车、装甲车,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在漫天风雪里,他们同样瞄不准,看不清,特别是夜晚。

    更为重要的是,高寒风雪天气大大限制了美军空军的威力。除了清除机场积雪、发动机热车这些事项外,还在于大大降低了美军的战场感知度。

    志愿军埋伏在冰天雪地的冰原上,身上披个白布就是最完美的伪装,美国空军依靠目视侦查,是很难发现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恶劣的气候,对装备优势一方的影响要大于劣势方。优势方的装备优势无法体现,就只能跟劣势方比拼环境适应能力、勇气和毅力,这就是志愿军的强项了。

    再说说地利。

    从宏观环境看,美国是跨了一个太平洋作战,志愿军在家门口作战,即使志愿军缺乏有效的运输工具,后期美军大量轰炸道路、铁路,也比美军补给要方便。

    在美军仁川登陆前,美军在日本储备的弹药就消耗的差不多了。

    像军服、食品可以从附近国家和地区来采购,但是武器弹药呢?只能从美国本土补给。

    当然,美国人有强大的运输舰队,志愿军无法从海上袭扰,可是这得花钱啊。同样一颗子弹、一发炮弹,双方的运输成本天差地别。

    对于美国这种民主国家,打仗花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特别是打不赢的时候。

    从微观环境看,朝鲜的地形简直是为志愿军这种轻步兵预先设计的。

    朝鲜半岛是南北长约840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 三面环海的狭长型半岛,最狭窄处的蜂腰部 (元山至平壤附近)东西宽仅170公里左右,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地段战略意义较大,也一直是志愿军关注的重点。

    半岛全境多山,占全岛总面积的75%,多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平原占20%左右, 主要位于西部和南部沿海。

    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大致分为北部高原山地(主要由盖马高原和狼林、咸镜、摩天岭、 赴战岭等山脉组成)、东部山地(主要由大白山脉、小白 山脉构成)、西部及南部平原丘陵(主要包括西部的平壤平原、载宁平原、汉城平原以及南部的洛东江中下游平原等)。

    朝鲜的山地地质多为水成岩, 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相对容易。山区不利于机械化军队行动,便于灵活的步兵进行地面攻防作战。

    朝鲜半岛有漫长的海岸线,但能用于登陆的港湾和岸段多位于南部及西部,如南浦、海州、釜山、襄阳、高城等地。

    这些登陆区虽然近海水浅、礁石浅滩较多,但由于潮差较大,为大规模登陆行动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岸上地形平坦、交通发达,平原地区多政治、经济重心,便于登陆部队向纵深发展、控制要点。

    1950年9月,美军仁川登陆的成功,就充分利用了登陆行动的突然性和登陆位置的战略价值,扭转了朝鲜战争初期的不利战局。

    相比之下,东海岸虽然近海水域宽阔,岸边1千米~2千米水深就可达到 50米~200米,潮差也小,使于舰艇近海活动,但是,从北向南, 咸镜山脉、赴战岭山脉、大白山脉盘桓整个朝鲜半岛的东面大部沿海地区。

    这些地段断崖绝壁较多,便于防守不于利登陆进攻作战,更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并向纵深发展。

    朝鲜北方水系大多源于盖马高原,北部的河流流入鸭绿江,南部的河流多呈现上游南北走势、下游东西走势。

    从北到南的主要河流依次有 清川江、大同江、 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 洛东江等。这些都属季节性河流水位变化明显,雨季、春季融雪期水流湍急,影响部队机动、运输。

    朝鲜半岛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大陆的北风或西北风影响,南北温差较大。北部山区最低温度甚至可降至零下30°c-40°c, 积雪厚度达1米左右,不利于作战。

    从4月至5月的春季,天气晴朗,北部地区 化雪解冻,地面泥泞, 影响机械化部队机动。

    从6月至8月为夏季,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影响, 各地普遍高温多雨,容易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阻碍交通。从9月至10月的秋季,晴朗少雨,气候温和,便于部队行动。

    朝鲜半岛的地形条件,大大降低了美军的战场感知度。

    美军打仗特别重视战场感知度,举个小例子。

    朝鲜战争打了两年后,苏联终于同意卖给志愿军苏军装备10年以内的装备,包括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但是价格仍然高得让人发指,一发炮弹要8两黄金。

    志愿军第21炮兵师首先装备,舍不得打空炮实验,决定实战实验。

    1951年8月,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是发动了所谓“有限度的夏季攻势”,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

    21师203火箭炮兵团,配属东线第27军作战,反击美第7师;火箭炮兵第202团,配属中线第47军作战,反击美骑1师;火箭炮兵第201团配属西线第64军作战,反击英军第28旅。

    炮兵21师入朝第一炮,是所属第203团打响的。1951年9月1日,203团奉命支援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反击进占我后洞里阵地的美7师的两个营。美军在坦克掩护下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志愿军且战且退,将美军约一个营的兵力引到我军预先设定的火箭炮覆盖地。

    敌人进入后,火箭炮随即发射,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同时齐放射击。瞬间,384枚火箭弹如无数条火龙,闪电般飞向后洞里美军阵地,把美第7师两个营全部覆盖在炮火弹群之下,顿时毙死毙伤美军700余人。

    预先在高处的观瞄组,通过望远镜看到战果后,兴高采烈地打电话向师部报捷,师部跟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快跑!快跑!快转移!”

    随即,该团撤出阵地,过了大概五分钟,美军的轰炸机、远程火炮就覆盖了志愿军的火箭炮阵地。

    这就是美军强大的战场信息感知能力,空中有飞机,地面有观瞄组,还有早期的炮侦雷达,部分美军甚至还有热视仪。

    各部之间始终保持紧密通信,这种通信后来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数据链。

    一旦某部被袭击,立刻判断袭击火力的方位、距离,空中支援、远程火炮支援随即覆盖。

    但是,朝鲜的这种地形大大降低了这种战场感知能力。

    志愿军刚刚入朝时,美军始终无法判定志愿军的兵力,就是因为志愿军与美军遭遇后,打一仗,然后立刻钻进朝鲜北部的高山密林中,如同一个巨大的影子,美军的侦察兵从空中根本看不到。

    后来联合国军的失利战报接连传来,麦克阿瑟亲自坐上侦察机去中朝边境看了一圈,茫茫雪原寂静一片,所以他仍然不相信有大股中国军队入朝。而此时,在朝志愿军已经超过10万人。

    从微观战场看,这种地形优势是志愿军装备劣势的最大弥补。

    客观来说,如果战场在东北平原,志愿军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美军的,就像苏联能在一个月内消灭关东军一样。日军预设防线,大量被苏军的机械化部队包抄后方、侧翼,被合围,然后被歼灭。

    难道日军不知道迂回包抄吗?

    不,日军这招用得非常溜,打国军基本上都用这一招。

    但是你在平原地带,你轻步兵迂回的再快也跑不过机械化军队,茫茫平原,遍地都是机械化部队可通行的道路,人家爱怎么穿插就怎么穿插,轻步兵是追不上、跑不了、打不过。

    但是在朝鲜,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朝鲜境内山地纵横,山多林密,基础设施不健全,水陆交通条件较差。即便是有道路,但是由于多山、多河流,道路上的很多桥梁承重不够,根本过不了坦克。

    这样的条件,利于步兵,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弥补了志愿军武器装备巨大优劣差。

    供轻步兵迂回的道路遍地都是,无非就是道路难走一些、山高一些,这些对于志愿军还是个事儿?所以,志愿军有大量的迂回途径,而美军没有。就像下象棋,美军只能在固定几个的格子里通行,志愿军却是横纵突击,占尽便宜。

    因此,志愿军依托朝鲜战场的地形环境,创造和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逐步扭转了战局、推进战线、稳控战果,牢牢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50年10月,志司提出制定出兵策之时,指出只要志愿军1个军控制了平壤东北方向约200里之德川山岳地区,其他部队进至德川以北,就具备了阻止美军和南朝鲜军北进的可能, 志愿军也可以不用打仗,而是抓紧时间进行装备训练。

    中央同意志司的设想,并于14日进一步提出:“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 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 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

    可见,中央、志司都把出兵之初稳定战局的关节点,放在了依托山岳地形组织防御上。

    10月19日,志愿军开进朝鲜战场后,战场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

    美军和南朝鲜军推进速度异常迅速。早在10月12日, 志愿军未入朝之前, 美军和南朝鲜军就已经接近了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由于朝鲜北部山区山脉众多、公路分散,受地形所限、美军和南朝鲜军只分兵推进行动,难以相互照应。

    其东西两线部队被狼林山脉隔开,中间缺口宽度达约130公里,而且越往北进,各师、团也越分散。致使西线南朝鲜军脱离了与美军的联系,呈现突出态势。

    这一战机被中央敏锐地抓到了,立即决定放弃原定,10月2l日, 紧急致电前线,明确“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 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

    中央紧抓住了敌军被地形所分割的关键, 要求志愿军控制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咸镜南道交界处的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以控制熙川、长津要点,继续保持东西两敌的隔断状态。

    这样,志愿军主力就具备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东面或西面一路的条件。

    据此,志愿军立即于10月25日发起了第一次战役。

    东线方面,盖马高原南部的赴战岭山脉,长约230千米,海拔1500米~2000米,东南坡急速倾斜,西北坡平缓。该山脉有许多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要通道有黄草岭、赴战岭、厚峙岭、禁牌岭等。

    志愿军第42师主力抢先占领了黄草岭、赴战岭,利用险要地形成功阻击了北犯的美军和南朝鲜军,扼守住了由赴战岭山脉与咸镜山脉之间通往朝鲜东北方的盖马高原的通道,保障了西线作战部队的侧翼安全。

    西线方面,盖马高原西侧的狼林山脉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50千米,海拔2000米左右,山间仅有数条山隘横越山脉。

    狼林山脉向西直至黄海沿岸,分布着江南山脉、狄逾岭山脉和妙香山脉,均呈东北至西南走势,河川众多,交通线也多依河流走势而建,除河谷通道外仅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

    针对敌军分兵冒进的特点,志愿军原定集中第38、39、40军和42军1个师,在该区域内包围歼灭韩2-3个师。

    但是,因该地道路狭窄、山地险峻,加之朝鲜党政机关和难民向北撤退,车辆人马堵塞,无法展开大兵团机动作战。甚至连敌军都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支队,到处乱窜”, 不具备聚歼条件。

    于是,志愿军边打边进,分途各个歼灭冒进之敌,重创了美骑兵第1师和韩伪6师,初步稳住了战局。但是,由于志愿军无法集中兵力,各军都是在独立的力向上实施突击, 没有构成具有强劲打击力量和连续打击能力的突击集团,致使美军第8集团军虽被包围仍成功逃脱。

    有鉴于此,志愿军决定“诱敌探入”至第一次战役的战场,充分利用地形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第二次战役。为达成迂回包围、聚歼敌人的目的,志愿军以德川、宁远为战役要点。

    德川、宁远位于三大山脉的交叉处,北为狼林山脉,南为北大峰山脉, 这两大山脉呈南北走势, 共同把朝鲜战场分为东西两部。妙香山脉由这两个山脉交汇之处起, 向西南伸向西部平原,且有清川江依山脉走势流入西朝鲜湾,是迂回包围预设战场的绝佳通道。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

    志愿军第38、42军从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顺势沿妙香山脉、清川江穿插至价川以南三所里、龙源里, 隔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南撤顺川的通路,与正面部队起将该敌包围。

    因东面有狼林、北大峰山脉阻挡,美军第9军在遭受重大打击、向南突围受挫的情况下,只好改向安州平原地区撤退。同时,美军和南朝鲜军东线部队在志愿军第9兵团的打击下,也由进攻转为撤退。

    12月1日,“联合国军”总攻势失败,开始全线向三八线收缩。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利用地形及敌军此而影响产生的失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及时调整部署,果断转守为攻。

    充分利用山岳地形以近战歼敌,依托山脉河流走势迂回包围敌人,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同时中止了自仁川登陆以来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战局。

    朝鲜半岛中南部属平原、山地混合地形。平原主要位于西部沿海一带,面积较小,且多与丘陵相结合,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适于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东部主要有阿虎飞岭、马息岭、广州、大白等山脉,平均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间,比高较大,北陡南缓,森林稀疏,适于进行层层阻截的防御作战。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给予美军、韩伪军沉重打击,而后依托清川江、大同江下游的温泉平原、载宁平原,快速转反攻为进攻,实施了追击作战。平原地区利于机动,一方面“联合国军”得以快速后撤,另一方面志愿军也大幅度把战线向半岛南部推进。

    至12月23日,志愿军全线进至三八线,随即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不到8天时间,就前进了80千米~100千米,战线再次前移,推进至了三七线。

    由于战线推进过快,进入半岛中部后,新的困难摆在了志愿军面前,作战部队粮弹、人员均未得到补充。尤其第9兵团冻伤减员严重,无法投入作战。此时,志愿军在兵力上已不具备优势。

    中部地区东西狭窄,三面环海,利于“联合国军”海空军联合作战;西部平原地带更是利于装甲轮式装备机动、作战。“联合国军”依托这一优势,以西线平原地带为重点,发挥各种武器装备优势,连续发起“屠夫行动”“撕裂者行动”“狂暴行动”,展开全线反扑。

    志愿军为争取时间以待第二番作战部队开进前线,充分利用山地、河流等有利地形,部署三道防线展开坚守阻击、运动防御。同时,选取山腹、山麓等隐蔽地带构筑工事,配置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逐山逐地抗击敌军,尽可能减少伤亡,杀伤敌人。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第四次战役较量后,双方将战线停止在三八线附近。“联合国军”虽占领了一些地区,却没有实现战前预定企图。

    李奇微战后分析:“天气和地形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比敌军行动造成的困难还要大,特别是在中部地区,那里的山峰直插云霄,陡峭的山坡则直落几乎连大车也尤法通过的峡谷。对敌人踞于荒凉山头的坚固工事,我们不得不加以包围并发起冲锋攻占之。”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得到了轮战部队补充。为了防止与敌长期相持于三八线,并防范其实施侧后登陆,4月22日,志愿军决定立即发起第五次战役,打击立足未稳的敌军。

    至6月10日战役结束,历时1个多月。双方的意图很明显,都想利用西部平原地区,展开大范围攻击,消灭有生力量,争取战场主动。但在交战中,双方都发现难以较好地克服自身弱点,占据战场优势。

    志愿军方面战线拉锯、不稳定,使得无法提供及时持续的后勤保障,“联合国军”也不具备连续持久的攻击能力。面对在狭窄地幅的快速进退,志愿军难以发挥传统优势,在运动中大规模歼灭敌人。

    同时,“联合国军”即便拥有优势火力,也难以突破志愿军日益改进的山地防御阵地。双方在攻防中均未有太大进展,通过对地形运用的逐渐醇熟,力避被动,最终仍把战线停留在三八线地区。

    朝鲜战场上,任何一方想完全克服自身受地形限制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运动战来大范围推动战线,都异常困难,只好暂时达成了战场均势。

    第五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基本上转入了战略防御。随着停战谈判的开始,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大规模运动作战告一段落。

    如何稳固阵地、守住战线,已具有决定全局的战略意义。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位于广州山脉中段。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介于竹驾岭地沟与北汉江之间,全长140千米,向拔500米~1000米,北高南低,有较多的纵向道路沿平康、金城通往汉城,便于机动作战。

    早在第四、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取得了一定的依托山地组织运动防御,层层抗击机械化部队的经验。从8月开始,“联合国军”为打破志愿军的守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武器装备,以集群坦克和大量倾泻炸弹为主要样式展开连续的夏秋季攻势。

    志愿军创造性地依托地形、改造地形,发明了坑道工事及相关战法,大大提高了防御力,具备了抵抗现代化武器装备立体进攻的能力。

    比如,志愿军47军,在1个连或1个营的阵地中,每人构筑2个宽0.8米~1米、深1米多、顶厚2米~3米的猫耳洞,就可以抗住“联合国军”1000-2000发炮弹和10架次飞机轻型炸弹的轰炸。

    10月, 美军在文登里发动“坦克劈入战”,利用集群坦克沿谷地公路发起纵向攻击作战。谷地两侧多系高山峻岭,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横向机动,为志愿军利用近射程火力打击装甲目标提供了条件。

    防守文登里地区的志愿军68军利用山脚棱坎、沟梁等地形,构筑堑壕、交通壕和火器发射点,在谷地构筑反坦克陷坑和反坦克壕,并与两翼阵地紧密结合,使其纵横贯通,以利兵力、兵器机动。

    10月11日至14日,4天内美军连续发起进攻,但志愿军依托阵地顽强防御,竟寸步未前。其中,志愿军204师反坦克大队依托即设阵地,在3天内就击毁美军坦克18辆、击伤8辆,创造了志愿军打美军集群坦克的范例。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明确,志愿军实行坚守防御的方针。

    由此,志愿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巩固阵地运动,以多种方式改造地形,将以往的野战工事进一步改造为坚固阵地,构筑起以坑道为骨干、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1951年夏秋,“联合国军”平均发射 40-60发炮弹造成志愿军伤亡l人,到1952年4月,这个数量已经上升到646发。同时,志愿军依托阵地发起的战术反击成功率也逐步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战线的稳定使得志愿军能够系统地建立完善后勤补给线,前线各类军事物资均有充足的囤积,志愿军通过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表明,利用改造地形形成的坚固防御阵地,很好地解决了朝鲜战场上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

    此时志愿军完全掌握了整个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美军不走山路呢?

    答案是他走不了。美军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摩托化,一个师编制内有几千辆辆汽车、装甲车,士兵都去跑山路,这些装备要不要了?重炮、坦克要不要了?

    所以他没办法,只能走公路,可是一旦公路被堵住,在公路两旁设伏击,他根本没办法展开有效的战斗队形,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包饺子的命运。

    当然,美军的机械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朝鲜战争中多次志愿军分割包围美军,美军硬是凭着坦克、装甲车的突击冲开一个缺口,而且由于美军的机械化,跑起来比兔子还快,志愿军追不上,很难大量杀伤美军有生力量。

    同时,针对那些喜欢隐伏在密林中的志愿军,美军大量投放凝固汽油弹,很容易引发大火,也给志愿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地形带给志愿军的优势要远大于其弊端。

    朝鲜半岛的地理特征,虽然不能完全符合志愿军传统作战模式需求,为志愿军作战带来许多实际困难,但同时也为志愿军战胜高度现代化的“联合国军” 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央和志愿军官兵,创造性地分析、运用战场地形因素,充分发挥自身战法特长,在开局阶段扭转了战争局势,在反复拉锯中力争主动,并通过大规模改造地形稳定了战线,牢牢掌控了战局,展现出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和战役战术水平。

    最后说说人和。

    志愿军的主力来自东北野战军,也就是第四野战军。在1950年这个时间点,这是一支战斗力在世界上都数得着的部队。

    他们在过去的5年中,一直在战斗,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三大战役参加了两个,长期与国民党最精锐的美械师作战,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对优势火力的能力。

    同时,他们进东北时接收了日本关东军的装备,解放战争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不仅装备水平明显高于兄弟部队,而且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像坦克兵、炮兵、铁道兵,四野都有相应的编制。

    相比而言,二战后的美军有点马放南山的意思了。

    在1950年这个时间点,驻日美军共有四个师,都面临严重的减员,绝大多数减员都来自一个问题,性病。这个就不解释了,相信大家都懂。不仅是减员,训练废弛,武备也严重短缺,战斗力并不像二战时期那么高。

    第24步兵师是第一批到朝鲜战场的美国军队,跟朝鲜人民军只打了半个月,减员46%。

    四个驻日美军师在参战时,由于性病、请假、不愿意去打仗等种种原因,每个师都大量缺员,第七步兵师战时编制是人,临开拔了只凑够了9000人。美军不得不从韩国当地和联合国军中抽人补充编制。

    可是韩国军队当时已经被打垮了,根本没有成建制军队。

    无奈之下,美军就拿出国军拉壮丁的精神,从釜山当地拉人当兵。这些人中很多连枪都没拿过,匆忙之间就被拉入美军队伍,语言不通,美军也懒得训练他们,他们上战场纯粹是去堵枪眼。

    当然,他们的参军也给志愿军提供了很大的支援,后来朝鲜战场上阵亡的美军级别最高将领第八集团军的沃克中将,就是在逃跑过程中抢道被韩国军队的卡车撞死的。

    从这个角度看,真应该给这个卡车司机颁发一个大大的奖章。

    所以,虽然朝鲜地形狭长,需要时刻防备美军在后方登陆;虽然美军有压倒性的空中火力优势;虽然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始终是个大问题;虽然新中国刚刚成立,积贫积弱。

    但是,志愿军参战,并非因为感性的冲动和国际主义精神,领导层经过了深刻的分析。

    从牌面上讲,我们有相当大的赢面。

    1950年10月15日,已经确定入朝参战的13兵团下辖的四个野战军分别召开动员大会,以“志愿军”的名义号召干部、士兵自愿参加。

    其结果是,四个野战军的所属部队整个团、整个师甚至整个军,集体自愿加入志愿军。

    同时,中央命令,在海南岛的15兵团机关与入朝参战的13兵团机关对调,即让15兵团的指挥机关统辖13兵团的部队,除政委赖传珠在京养病,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以下全部指战员随军入朝。

    随后的战局证明了,这次临阵换将无疑是十分明智的,邓华、洪学智、韩先楚,都是一等一的猛将。

    综合来看,正是由于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战略方针,出奇制胜的战术,不怕死、善谋断、有坚强意志,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志愿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