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李建设本就长得非常俊朗,完全符合她的审美。
唯一不足的是身形稍微单薄了一些……
等一下?
娄晓娥的双目猛然睁大,重新审视李建设的身材。
在他的记忆中,李建设的身体十分消瘦,而现在看来竟显得非常强壮!
再搭配他高挑的一米八身材,整体气质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这让娄晓娥有些难以抑制的心跳加速。
“买了五十斤粮食,你能扛得动吗?”
在粮店买完粮食后,娄晓娥问李建设。
“嫂子你也太瞧不起我了。”
说着,李建设一只手轻而易举地提起了一袋粮食,轻松地搭在肩上,毫不费力。
现在他拥有了一股如同牛一般的劲,这五十斤重的物品对他而言简直是不值一提。
但对于出身在富裕家庭中从未有过重体力劳动的娄晓娥来说,这样的力量实在让人震惊。
两人在回家的路上,太阳已经高高挂起,正值四五月的好时节,虽走这一段路并不太耗力,但炽热的阳光让李建设额头和背脊沁满汗珠,薄薄的衫子被汗濡湿,紧贴着他坚实的躯体。
不经意的一瞥,让娄晓娥的心跳猛然加速,未曾料到李建设衣服下藏匿着这般令人惊叹的力量。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李建设如何能够养出如此壮硕的身材呢?
\&建设啊,你若想吃肉,姐姐我去 ** 看看能不能为你买上一块。”
她不知怎的一时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随即意识到自己居然在提那不太正统的交易方式—— ** ,这让自己内心泛起了些许疑惑。
而这时,李建设的声音却响起:\&嫂子,你也去过那里吗?\&
一时之间,娄晓娥哑口无言,说不出什么话。
\&说出来就是,有什么好担心的,目前物资不足,普通百姓难以获得的东西,在那里或许就有售,只要你不做违法之事也就无所谓。”
他这样说以减轻娄晓娥的心中的焦虑感。
事实上, ** ,对于他并不陌生。
那是类似隐秘地下交易市场的所在,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市面上稀缺的所有物品,只要有足够资金就可以买到所需,不过通常需要支付远超出平常的价格。
之所以知晓 ** 存在,部分是由于娄家人财力富饶。
正如原书描摹般,娄晓娥家里便秘密藏有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
\&不说那个了罢。
听讲,李师傅的工作岗位在工厂未能保住,实在惋惜我父亲已退出了那家公司业务,不然也许可以为你力争一番。
\&娄晓娥带着一丝惆怅开口。
她知道,此刻的红星轧钢厂已然成为了国有工厂,娄家不再拥有掌控权。
假如她的父亲仍在轧钢厂内担任职务,她有可能能提供一些帮助。
然而李建设显然已经清楚这种状况。
“嫂子,不必担忧这件事,我自己已有打算。”
“那么,您有没有未来发展的任何计划?”她继续问道。
未来计划?
当他听到这个问题时便正色思索起自己的方向:既然在国营工厂就业已经遥不可及,从事劳作的路线行将闭塞。
处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经商活动显然不现实。
另外贩卖货物获取利益的事情,同样不能去做。
因为这牵扯到个人安危甚至命运。
然而 ** 却为他提供一条可能之路,虽然部分商品涉及不正规贸易,但也有一些正当的商品例如野生动物或者渔产品。
只要不从事倒手行为,则无违律之处。
考虑到自己现在有着异常坚强的防御力量与如蛮牛般坚韧的身体,他开始相信打捕猎或渔业作为谋生手段可能会是一个紧急解决的办法。
内心有了明确的目标,但他并未将具体想法坦诚地与娄晓娥分享;只是表示将视实际环境做调整。
接着二人返回到位于胡同内的老四合宅里。
叁大妈杨瑞华看见李建设手里拿着粮食和肉,老远就笑着迎上去:“建设啊,今天什么日子,怎么买了这么多粮食和肉呢?”
她双眼紧紧盯着那半斤牛肉,挪不开目光。
李建设回答:“这些都是晓娥嫂子买的,我只是帮她提一下。”
听到这句话,叁大妈杨瑞华眼中亮光瞬间消退。
“原来是大茂媳妇买的,他们许家日子过得还真滋润。”
嘴上这么说着,但她已经很识相地离开了。
两人顺利回到后院。
李建设把粮食和肉放在许家八仙桌上,正要离开。
娄晓娥道:“建设,天气这么热,你帮嫂子拿东西辛苦了,给你倒杯水喝吧。”
说罢迅速倒了杯水递给李建设,两人的手指不巧轻轻接触,娄晓娥仿佛触电般收回手去。
李建设注意到了这一举动,心里燃起了一阵火热,他端起水咕嘟咕嘟喝下,这才让心中那股火热稍稍平息。
随后将空杯子递回给娄晓娥,后者一时未能及时接住,水杯掉落。
两人忙俯身去拾取水杯,头部意外碰撞了一下。
娄晓娥脸红说道:“算了,让我来捡吧。”
李建设起身,无意间又瞥见了那洁白的一幕。
娄晓娥捡起杯子时,脸依旧发热,“建设,真是太谢谢你了。
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尽管告诉我,只要我能做的,绝不含糊。”
“好,谢了,晓娥嫂子,我要回去了。”
李建设未再多做停留,直接进了自己房间,并锁上了门,看看那处鼓胀的地方,长长舒了口气。
稍晚一点真是要丢丑了。
娄晓娥果然很有魅力。
不过他很快冷静下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考虑未来的生活问题。
若无稳定的生活保障,还谈何别的事情?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去近郊山里试试运气?”
这次来到近郊竟然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如果有一辆自行车该多好。
李建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已开始考虑解决交通问题。
这时代,自行车是非常珍贵的大物件,堪称“三大件”之首。
一台自行车售价最低也要一百六十元。
然而,购买自行车的最大难点并不在于金钱,而是在于获得那张宝贵的“自行车票”。
他父亲五五年被评为八级钳工,但直至六二年去世时也没有得到一张自行车票。
同院的易中海同样在五六年被评定为八级钳工,也未能拿到车票。
唯一拥有自行车的是电影放映员许大茂的单位自行车,而这辆车只允许在公务时借出使用,所以可见自行车票的价值多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