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内心挣扎
作者:南溟鱼   给大宋续命从穿越成赵构开始最新章节     
    张平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桧的耳朵,秦桧拍着大腿大笑道:“好,实在是太好了!”

    秦桧的心腹李权谄媚笑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秦桧的笑声在阴冷的房间内回荡,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阴鸷与得意。他拍着大腿的动作,不仅是对张平死讯的直接反应,更像是对自己阴谋得逞的一种庆祝。那双眯缝的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自己即将获得的更大权势和利益。

    李权作为秦桧的心腹,自然懂得察言观色,他见状立刻上前,满脸堆笑地奉承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这无疑是朝中一大喜事,大人您的智慧与手段真是无人能及,张平一死,朝中再无人能阻挡大人的步伐了。”

    李权的言辞之中充满了谄媚与恭维,他深知秦桧的脾性,知道此刻应该如何讨得主子的欢心。他的笑容虽然灿烂,但眼底却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冷,显然他也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秦桧听着李权的奉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并没有直接回应李权的话,而是转头望向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更深层次的问题。他知道,张平的死只是他计划中的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去把握。

    “李权,你记住,”秦桧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权力的斗争中,永远不要小看你的对手,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智谋。我们要步步为营,谨慎行事,才能确保最终的胜利。”

    李权闻言,连忙点头应承,心中却对秦桧的深沉与狡猾更加敬畏。他明白,自己虽然得宠于秦桧,但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唯有紧紧跟随秦桧的步伐,才能在这波涛汹涌的朝堂中保得一线生机。

    赵构也知道了张平的死,赵构这时候正在看资治通鉴,他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

    赵构听闻张平的死讯,手中的《资治通鉴》不觉滑落,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位忠臣的离世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是对时局变幻莫测的无奈与感慨。

    “朕的脑袋,似乎越来越不够用了。”赵构自言自语道,这句话透露出他内心的疲惫与困惑。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国事,还要时刻提防着朝堂内外的种种阴谋与算计。张平的离世,无疑让他感受到了身边可用之人的减少,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

    赵构重新拾起《资治通鉴》,翻看着那些记载着历史兴衰更替的篇章。他深知,历史是最好的镜子,可以让他从中汲取智慧与教训。然而,面对当前复杂的局势,他发现自己所读的历史知识似乎并不能完全解决眼前的问题。

    “或许,朕真的需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更加深入地思考。”赵构心中暗想。他明白,作为君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福祉。因此,他不能仅凭一时的感觉或情绪来做出判断,而必须依靠理性和智慧来应对各种挑战。

    赵构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太上皇宋徽宗赵佶,于是他对太监说

    赵构沉吟片刻,目光中透露出几分温情与深思,随后对身旁的太监轻声吩咐道:“朕欲往探望太上皇赵佶,烦请公公即刻准备车驾,并通知沿途侍卫与宫人,确保此行安全顺畅。”

    太监闻言,连忙躬身应承,脸上洋溢着恭敬与喜悦。他深知,赵构此举不仅是对太上皇的孝心体现,也是稳定朝纲、彰显皇家和睦的重要举措。于是,他迅速退下,着手安排一切事宜,确保赵构的探访之行能够顺利进行。

    赵构则静静地站在原地,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自己与太上皇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治国理念、家族情感的交流,都让他深感亲情的温暖与重要。他明白,虽然自己已是一国之君,但太上皇的教导与影响始终伴随着他,成为他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

    随着太监的通报声渐行渐远,赵构也缓缓迈开步伐,向着太上皇的居所走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敬意,期待着与太上皇的重逢,也期待着从太上皇那里获得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他到了太上皇宋徽宗赵佶的寝宫,太上皇宋徽宗赵佶正在写字。

    赵构步入太上皇宋徽宗赵佶的寝宫,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寝宫内,一缕淡淡的墨香与沉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正专心致志写字的太上皇身上,为他那略显苍老却依旧风雅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辉。

    宋徽宗赵佶并未察觉到赵构的到来,他沉浸在书法的世界中,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深厚的功底与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赵构静静地站在一旁,凝视着太上皇的每一个动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知,太上皇虽已退位,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却从未减退,这份坚持与执着,正是他作为帝王所应学习的。

    终于,宋徽宗完成了最后一笔,轻轻放下毛笔,抬头间才发现了赵构的存在。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欣慰的光芒。“构儿,你来了。”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岁月的尘埃,直达人心。

    赵构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身体可好?”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与敬意。

    宋徽宗轻轻点头,示意赵构起身。“朕一切安好,只是偶尔写写字,以寄情于山水之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淡然。

    随后,父子二人便开始了温馨的交谈。赵构向太上皇汇报了朝中的近况,以及自己对一些政事的看法与决策。而宋徽宗则以其丰富的经验与深邃的洞察力,为赵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指导。在这份亲情的温暖与智慧的碰撞中,赵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