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新年议事11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华兴传最新章节     
    说完种田的事,符思南话锋一转,谈起了农庄建设。

    最近这段时间,符思南就农庄建设和不少人做过交流,态度愈发坚定起来,相比分地一策,全面农庄化更符合华兴利益。

    从现代农庄的理念来看,基本涵盖了作物种植、育种、机械化、田地整理、水利开发等诸多涉农事项,如果全部纳入的话,必能大幅提升田地开发效率,对于农业技术的进步,作用更加显着。

    当然啦,农庄的缺点同样明显,最主要的一点,便是管理难度急剧上升,对管理团队的要求极为苛刻,标准之高,即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顶级精英的代名词。

    由此一来,农庄的优秀理念在社会上长期盛行,但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都是一地鸡毛,公有的靠补贴勉强维持,私有的要么干几年就散伙,要么突破人伦底线,贴上反人类的邪恶标签,然后尽收农庄红利。

    像农庄这种理想与现实极为割裂的现象,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心知肚明,当符思南再次提出大建农庄的建议时,委员们多少有些错愕,这人到底想干啥?

    大家都想听听符思南的想法。

    ......

    符思南想要建设的农庄,并非是现代社会那种大而全的超级实体,而是类似燕朝军屯的一种农庄变种。

    为了让大家认可自己的提议,符思南没有直接说出具体方案,而是先分析起当下的局势来。

    从现状来看,自从击败海盗后,华兴的名号算是闯出来了,无论是燕朝官府,还是广海洋面的各路好汉,都知道华兴人不好惹,想要动武的心思必然收敛,这就给咱们带来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

    但是,和平这种东西,能持续多久,却是个未知数,更是咱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对于咱们来说,如何利用好这段和平时期,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才是积极地应对之策。

    既要大规模养兵,还要保证内部不崩溃,唯有农庄模式,才是两全其美的做法。

    符思南设计的农庄,其实是耕战结合的另一种说法,除了日常种地之外,通过农庄这种模式,将村民组织起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军事训练,为随时可能的扩兵储备兵源,从而做到耕作、练兵一举两得。

    像现代社会那种大规模、全产业的农庄,符思南是不敢想的,真搞出那些腌臜事来,他这个常任委员算是干到头了。

    能想的如此深入,农业部肯定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农庄聚集人口,顺便培养纪律意识,然后进行现代军事训练,哪怕因此推高种粮成本,也是值得一试的好主意。

    大家正在议论时,何超举手要求发言。

    对于符思南的建议,何超认为切实可行,此时的保安团,最大的痛点便是扩军,问题是崖东就这么万把人,他们这边刚一扩军,那边工业、农业、基建就得歇菜,可要是不扩军,如何应对官府、海盗的再次发难?

    如果现在不做好军事准备,等到子弹耗光的那一天,咱们该怎么办?靠冷兵器,咱们能打得过古人吗?

    何超的发言,给大家的乐观情绪泼了一瓢冷水,虽然年前战果辉煌,但也不能得意忘形,穿越众的生存危机远未解除,随着华兴宝物的传说四处流传,出什么幺蛾子,都是有可能的。

    从何超的发言来看,之前肯定和符思南做过沟通,两人的意见相当一致,那就是耕战一体,才是当下治本之策。

    何超发言之后,小院里顿时活跃起来,毕竟和当前分地政策有所冲突,若是就此改弦更张,之前的做法该如何收场。

    待有人提问时,符思南笑着表示,自己也是一家之言,此时说出来,也是希望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找出应对目前局势的最佳方案。

    议题涉及到军事部、发展事务部,梁继盛、孟庆祥随即做出表态,让大家尽管畅所欲言,该怎么干?必须尽快形成共识。

    既然要讨论,大家便把目光转向丁鹏,涉及到重大政策的改变,多听听当事人的意见总是没错的,农业部提出方案,发展事务部是什么态度?具体执行的时候,还有哪些困难?对于这些疑问,丁鹏是最好的解答者。

    见大家齐齐看向自己,丁鹏只好举手发言。

    对于丁鹏来说,刚从三亚回来没几天,就遇到这么个棘手的问题,确实不知该从何说起,关键是前期沟通都没做,也不知几位大佬到底是啥心思,贸然开口,总归不太妥当。

    沉吟片刻,丁鹏看了看前面的孟庆祥,决定直抒胸臆,大家都是为了华兴事业,不同意见之间多碰撞碰撞,也是一件好事。

    “各位,既然是讨论,又是这么重要的问题,我就直说了啊,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丁鹏笑着铺垫起来。

    “首先,从直觉上来看,全面农庄化似乎有些不妥,主要是和当下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下面,我先说说我的看法,然后再一起讨论,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些新素材,新的思考方向。”丁鹏直接抛出观点,脸上则现出深思之色。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三亚的工作,遇到不少问题,分地工作进展迟缓,甚至有所停顿,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买地进展还算顺利,地主们能拿到银子,就没胆子搞事了。”丁鹏停顿一下,想了想说辞,然后才继续说起来。

    “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桑高区搞调研,其实,百姓对分地热情很高,真正的分歧,主要出在规则上面,我们有我们的诉求,百姓有百姓的诉求,那些失去土地的大小地主,自己也有分地的诉求,这些诉求叠加起来,才造成如今分地困难,如果大建农庄,长久看百姓得利未必会小,但想让他们短时间内吃透农庄的意义和好处,困难很大。”丁鹏斟酌着字句,将自己的调研成果讲述出来。

    “另外,侯总在桑高里已经把农庄搞起来了,大约三百余亩,规模不大,其主要职责涵盖育种、农技培训、示范田种植等方面,同时将粮食局的职责合并进来,具体工作还在摸索阶段,要说特点,就是将管理和服务融合到一起,让村民能真切感受到规则的硬度和善意的温度,最终选择与华兴合作,并认可华兴的管理。”丁鹏一边喝水,一边将侯利民在桑高里搞农庄的事情简要说出。

    在丁鹏看来,农庄肯定要搞,但怎么搞,确实需要细细琢磨一番,其中利弊,除非亲身经历,否则很难做出妥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