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秦地新生,暗流涌动的蛰伏
作者:孙苏中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最新章节     
    秦地划分尘埃落定,各国依约行事,派遣官吏、调遣兵丁奔赴各自属地。

    一时间,这片饱经战火与纷争的大地焕发出几分久违的生机。

    新开垦的农田里,百姓挥汗如雨,播下希望的种子。

    重建的集市中,商货渐次流通,吆喝声此起彼伏;联合郡县的兵营内,士卒操练有序,铠甲熠熠生辉。然而,在这看似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秦地依旧暗潮汹涌。

    秦国旧贵族遗孤与残军余部并未因联军的一次重击就此沉寂。山林深处,简易营帐错落分布,篝火时明时灭。

    秦国旧将桓齮满脸胡茬,目光却依旧锐利如鹰,正对着麾下一群衣衫破旧却气势不减的士兵慷慨陈词:“诸君,我大秦横扫六国、威震天下,岂容就此覆灭?那联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趁我大秦新败、内忧外患才占得一时便宜。当下虽艰难,但秦地百姓心底依旧念着大秦恩泽,只要咱们寻得良机,振臂一呼,定能夺回山河!”

    众人握拳高呼,声震山林。

    他们一边暗中联络散落民间的秦军士卒,一边悄悄与仍心怀大秦的富户、工匠通气。

    富户们暗中捐出钱财、粮食,资助旧部打造兵器、购置军备。

    工匠们则凭借精湛技艺,在隐蔽工坊里锤炼利刃、修缮甲胄。

    更有狡黠谋士,乔装混入各国官府,刺探军情政令,绘制城防图,源源不断将消息送回营地。

    各国初掌秦地,推行自家律法、税制,满心期许能迅速站稳脚跟、收获红利,却遭遇重重难题。

    赵国属地内,赵军依照本国军制整训新兵,严苛的训练标准与秦地兵卒往昔习惯大相径庭,新兵们苦不堪言,时有抵触情绪,逃兵现象屡禁不止。

    推行的赵国田赋律法,未考量秦地土地肥瘦差异。

    一律高额征收,引得农户怨声载道,田间劳作消极怠工。

    魏国区域同样棘手,魏吏照搬本国商业税则,对秦地本就脆弱的小商贩课以重税,集市商贩纷纷罢市抗议。

    水利工程规划全然不顾秦地水系走向,盲目开渠引流,致使多地农田被淹,秋收无望。百姓们愈发怀念秦国往昔律法虽严却条理明晰、契合本土的治理模式,抵触异国新政的暗流悄然涌动。

    联军营帐内,血盟誓约字迹未干,各国间的猜忌却已生根发芽。赵国凭借军事强势,在联合郡县的官吏任免、军事调度上多有插手,令他国心生不满。

    魏国暗中拉拢几个小国,频繁密会,似在谋划制衡赵国的策略。

    燕国得了燕北之地,本该安心守御北疆。

    却悄然扩充军备,将兵锋朝南,觊觎秦地中部平原更为富庶的郡县。

    各国使者往来间,表面谈笑风生、共商发展,言辞间却暗藏机锋、互相试探。

    一场场小型军事演练,看似寻常练兵,实则威慑他国、展示实力。

    修筑城防工事,名义是保境安民,却选址微妙,隐隐封锁邻国进军要道。

    联盟上空阴霾渐聚,往昔携手抗敌的默契荡然无存,稍有火星,便能引爆冲突。

    秦地百姓在新政冲击下,生活愈发困窘,不满情绪如沸水翻腾。

    街头巷尾,百姓围聚议论时政,流言蜚语漫天:“这魏国税吏简直吸血虫,买卖都做不下去咯!”“赵国兵营天天抓人充军,孩子都不能出门!”

    物价受局势影响持续疯涨,米粮稀缺,饿殍渐现街头;医药匮乏,疫病隐有蔓延之势。

    一些不法之徒趁乱作案,抢劫商队、盗窃富户,治安乱象丛生。百姓联名上书求官府轻徭薄赋、整肃治安,却石沉大海。

    自发组织的请愿队伍遭异国兵丁粗暴驱散,冲突时有发生,民怨沸腾至顶点,仿若遍地干柴,只需一星火苗,便能燃起燎原大火。

    以下是续写内容:

    西域诸国经上一次兵败,未伤元气,秣马厉兵后卷土重来。广袤沙漠中,驼队驮着大量兵械物资缓缓前行,沙暴也掩不住铁骑锋芒;百越部落不甘上次劫掠所得甚少,在山林间苦练战术,驯服猛兽协同作战,蠢蠢欲动。

    他们窥伺秦地重建成果,知晓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打起了趁虚而入的算盘。边境线上,小股突袭队伍频繁骚扰,烧村劫粮;间谍混入秦地城镇,勾结心怀不轨者,绘制地图、标记粮仓与兵营位置,危机再度笼罩秦地,如悬顶利剑。

    联军这边,起初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各国军队因属地划分、资源分配等矛盾,调度起来磕磕绊绊。

    赵国军队接到驰援指令,却不满魏国士卒拖拖拉拉,耽误行军。

    魏国将领又指责燕国守边不力,致使敌军轻易突破防线。

    营帐内争吵声此起彼伏,军情如火情,局势愈发危急。

    关键时刻,几位老将站了出来,力挽狂澜。赵国老将廉颇怒目圆睁,猛拍桌案:“都什么时候了,还窝里斗!再吵下去,大家都得玩完!”

    一语惊醒梦中人,各国将领满脸羞愧,当即定下协同之策。

    廉颇亲率一支精锐骑兵,奔赴边境最吃紧处。只见他身先士卒,挥舞长刀,寒光过处,敌军纷纷落马。

    秦军旧部中,几位尚存侠义之心的老兵,目睹家园又遭劫难,也自发组织起来,与联军一同御敌。

    他们熟悉地形,带着联军在山谷、荒漠设伏,打了西域铁骑好几次伏击战,一时间竟扭转了边境局部颓势。

    秦地百姓虽平日对异国治理多有怨言,但外敌当前,也纷纷扛起锄头、拿起棍棒守护村落。

    老弱妇孺帮忙运送物资、烧水做饭,支援前线。

    咸阳城的匠人们,日夜不休打造兵器;医者们背着药箱奔赴军营,救治伤员。

    在内外齐心抵抗下,西域、百越联军攻势渐缓。

    但他们贼心不死,变换战术,佯装退兵,实则绕道突袭秦地后方粮草重镇。

    联军识破诡计,派出轻骑追击,一番激战,终将敌军辎重焚毁,断其后路。

    经数月苦战,外敌损失惨重,无奈退兵。

    秦地满目疮痍,城镇残破,田野荒芜。各国代表再次齐聚,这回没了往日的趾高气扬与勾心斗角,满脸凝重。

    赵王率先开口:“此番大难,皆是我等不齐心所致,往后再不可因私利误大事。”众人纷纷点头。

    于是商定,成立联合统筹司,各国选派干练之才进驻,专职负责秦地军事布防、民生恢复诸事。

    赋税统一标准,依土地产出、百姓家境合理征收。

    军队定期合练,增进默契。秦地百姓见新政公平合理,抵触情绪渐消,安心回归劳作。

    往后数年,在各国合力经营下,秦地水利修缮完善,庄稼连年丰收;商路重开,驼铃声声,贸易昌盛。

    学堂林立,孩童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往昔阴霾渐渐散去,虽各国暗地仍有博弈,但秦地终归走上正轨。

    于乱世中寻得难得安宁,续写着它跌宕起伏却饱含希望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