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简单逻辑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阳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最新章节     
    仅凭寥寥数语是不足以说服一位封疆大吏的,不过王化贞本就倾向于文官的意见,加之昨日才遭熊廷弼奚落,他的心头正窝着一股火。

    于是为了向朝廷表明他有能力守住广宁,同时也是为了攫取在辽事上的更大话语权,他竟破天荒同意以周宁的建议为蓝本,亲自上书朝廷,请求引进红夷大炮和葡萄牙人的铸炮技术,并争取将铸炮厂设在山海关。

    此类奏疏能获得支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户部无力负担这笔费用,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所以王化贞此举的目的,更多的是意在向周宁表明一种态度:只要愿意站在本抚台这边,本抚台就会帮你在朝廷里发声。

    按理说从二品的高官无需对九品小吏展现出这种虚心纳谏的姿态,可奈何熊经略的气势太盛,武将大部分都是他的人,王抚台若不笼络一批人在身边,还如何能坐稳广宁防线话事人这把交椅?

    集权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第一步,相信封建制度下的官员都会认同这一点。

    不仅要笼络周宁、徐光启、鹿善继这些文官,更要拉拢祖大寿、孙得功、毛文龙这些将领,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将对手弄成孤家寡人,这是政治斗争的惯用伎俩。

    诚然建奴才是朝廷的大敌,可攘外必先安内,不把以熊廷弼为首的武将集团压制住,还怎么收复辽东?

    王大人为了国事,可谓是操碎了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周宁明白这个道理,他当即表示唯抚台大人马首是瞻。

    事有轻重缓急,不可因噎废食,眼下引进军事技术是要务,其他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一边。

    王化贞随后向周宁交代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前往三岔河勘察地形,四天之内拿出四个小型堡垒的图纸,每个堡垒要能容纳一千至一千五百名士兵,甚至还要设计安装火炮的炮台。

    第二件事是定期参加在巡抚衙门召开的后勤保障会议,并要在会议上汇报工作进度,尽可能的畅所欲言。

    第三件事是负责监督西平堡的改建工程,工期不能超过三个月,如果能在八月底之前完工的话就记一次大功。(广宁城的改建由徐光启负责,工作量更大,工期也更紧迫。)

    三件事中尤以第二件最为龌龊。

    九品小吏本来是没资格参会的,这显然是王大人想给自个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心腹的发言来制衡熊廷弼的声音。

    这种招数或许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很恶心人,与雇水军去喷对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讲是非只谈立场,比的就是脸皮厚、口水多、声音大。

    在熊廷弼抵达广宁后,王化贞失去了单独调兵的权力,他只能在工事营建和后勤问题上做文章,便一股脑儿同时推动了多项工作。

    考虑到要仰仗抚台大人上书,周宁表现出了非常配合的姿态,不仅认真的聆听了对方的谆谆教诲,还信誓旦旦的承诺保证完成任务,简直比入党宣誓还要庄重。

    可实际上他只关心西平堡的改建工程,因为努尔哈赤一旦对广宁发起攻势,极有可能会先拿这里开刀。

    据史书记载:整个广宁战役中,明军就只在西平堡作出了顽强的抵抗,以三千将士全体阵亡为代价,击杀了五千多女真士兵。

    如果说扭转辽东局势的关键在于守住广宁,那守住广宁的关键就在于西平堡,周宁打算把此堡打造成一只满身带刺儿的豪猪,给野猪皮以迎头痛击。

    王化贞对今日的交流结果非常满意,他确信自己已经笼络住了周宁,手中又多了一张可打的牌。

    而且这张牌才立了大功,想必不久就会得到升迁,今后用起来也更顺手。

    而他要做的只是上奏一份几乎不可能被采纳的建议,并不需要付出任何实际代价,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所谓的“不可能被采纳”,指的是允许葡萄牙人到内地创办铸炮厂,而非购买红夷大炮。

    仅就采购火炮的问题而言,王化贞和熊廷弼都很赞成,毕竟火炮的确能极大的加强城池的防御能力,朝臣们也都清楚这一点,建议获得批准的难度不大,只看内阁和户部上哪儿去搞钱来购买。

    时间临近中午,周宁一身轻松的走出了巡抚衙门,他没想到今天能有这么大收获,竟然能说服王化贞上书,当真是意外之喜。

    老实说引进铸炮厂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难就难在这事儿既要获得朝臣的支持,又要皇帝心甘情愿买单,少了哪一方都办不成。

    如今的朝政在东林党的掌控之下,只有东林党人提出的建议最容易获得支持。

    而王化贞不但是东林党的核心成员,其恩师叶向高更是内阁首辅,他的上书至少通得过内阁评估,那帮东林干将也不会跳出来说长道短,反而会帮忙压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政策才能顺利通过。

    政策通过之后就是钱的问题,户部和兵部都拿不出银子,所以王抚台觉得自己的上书不会被采纳。

    新建一个大型的铸炮厂再加上一些配套设施,差不多得要十几万两银子,这笔钱是不少,但内库肯定掏得出来,关键是由谁去给皇帝做思想工作。

    三个月之前,以刘一燝、韩爌为首的东林党群贤才让朱由校掏了七十五万两银子,并且转眼就丢了辽阳,属实有点说不过去。

    这么大一坨银子砸水里连个泡都没冒,小皇帝现在想起来还心疼呢,你让他还如何肯给东林党买单?傻子也不能这么骗吧!

    周宁打算请客印月和魏忠贤帮忙,让小皇帝投一笔启动资金,再向那些公爵、侯爵募集些股份,不就把大明的兵器工业集团给建起来了吗?

    以后军队打仗还能给皇帝挣钱,这是好事儿啊。

    也许有人会说,皇帝挣军费和一个人在身上插根吸管吸自己的血有什么区别?

    呵呵,这其中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朝廷是很穷,百姓们更穷,但皇亲国戚、商贾巨富们有钱呀。

    得想办法让有钱人的钱流动起来,政府才能增加税收,老百姓才能分到一点残羹剩饭,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

    看过一点史书的人都知道,大明这片土地贫银,因而富人喜欢把银子攒起来埋在地窖里,朝廷都管不了。

    这就导致市面上严重缺乏白银流通,以至于江西、湖广等地的老百姓只能以物易物,政府还上哪儿去收税?

    引诱富人投资就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