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秦可卿脉象病症拆解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如何结合中医理论,破解秦可卿的脉象与药方?

    上回说到,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一段,不是作者秀中医凑字数的,他是有真本事的,秦氏后来依然死去,是因为她没有继续吃张友士的药。

    来看秦氏的脉息:

    左寸沉数,左寸对心,脉沉而数,就是指脉搏较弱,需要手指沉下去才能感受到,病在里,数就是频率很快。

    左关沉伏,左关对肝,脉沉表示肝气不舒,伏就是按下去它就躲起来,感受不到了。

    右寸细而无力,右寸对肺,细而无力,就是指脉象细弱无力。

    右关需而无神。右关对脾,就是脾土有需求却无神,神来自心血,也就是脾土得不到心血的护佑。

    那这些脉象都反应了秦氏得了什么病呢?

    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

    沉表示虚,数表示有内热,就是心气虚而生火,心脏乃君主之官,这里指的就是君权受限,君主势衰,不能统御百官。因此他们心里就有怨气,火大,这体现在嘉靖与万历,天启三皇帝身上最明显。

    嘉靖一上台,就与文官产生了大礼仪之争,其实双方争夺的就是权利,君主与文官集团争权,嘉靖生气上火,不上朝,就是不配合文官集团,导致国家动荡不定,进取心丢失。

    后来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因为国本之争,一气之下二十年不上朝,也是导致国家衰败的原因。

    天启皇帝就更生气了,直接把皇权扔给魏忠贤,让宦官集团去对抗文官集团,导致国家党争更为惨烈。

    所以张居正认为,君主的权利已经出现衰退,无法有效统御百官。

    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

    左关脉象表示的肝脏病像,肝家气滞血亏,就肝气不舒,肝血亏虚。

    肝乃将军之官,主疏泄,藏血。用这个理论来表示明军的问题,明军采用的是卫所制与募兵制两种方法,卫所兵就是分给田地,平时种地,战时打仗。

    到后期卫所制度崩坏,军户逃亡,将军无法顺利的调集军队。

    募兵制就是招募士兵,发给军饷,平时的训练,行军,打仗,都是要发军饷的。

    肝的一大功能就是藏血,养血,就像将军把士兵集合在一起,训练,淘汰,等有战争时,就调集训练过的军队去作战。

    可是明朝后期发不出军饷,所以募兵也就没有什么训练,战斗力就下滑了,这就是肝血亏虚。

    明军空额严重,就是规定的人数装备,都成了空头数字,左关沉伏,就是指当你真的需要打仗时,沉下去一点家底,就会发现军队数量远远不够。

    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

    肺是相傅之官,肺气虚则人体气机不能宣发,无法上通下达。

    这就像一个国家的行政,血脉欲通气先行,肺气不能很好的上通下达,那么这个国家的行政管理就是没有效率的。

    张居正认为当时明朝官员,行政效率太低,贪污腐败问题严重。

    右关需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

    脾土,乃是人体后天之本,一个人所需的气血精微,都需要从脾土中来。

    反应到一个国家上,就是一国所需的钱粮,都是从土地的产出得来。

    而脾属土,肝属木,所以脾土容易被肝木克占,如明军卫所军官,就大量侵占军户的土地,这就导致了卫所的军粮严重不足。

    另外我们要知道,明朝皇家姓朱,也是属木,那么依附于朱家的皇族宗室,武勋权贵,宦官,文官,也都是一个既得利益团体,他们侵占了大量土地,就是张太医这里所说的肝木克脾土。

    大明朝有如此多的问题,张居正也会下一个诊断结果:

    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

    就是心脏不能很好的做本职工作了,该批的奏折也不批,该按时上朝议事的也不上了,主打的就是一个“上火!”

    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

    月信过期,就是月薪过期,拖欠军饷,所以军队也有怨气,心中发热,容易哗变。

    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这就是朝廷政治混乱,政令乱下,就像一个人头晕目眩一样,自汗就是盗汗,寅卯间盗汗,就是指政府寅吃卯粮,处理政务就像晕船了一样,能糊弄就糊弄,还要监守自盗。

    最后右关需而无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说的是土地被大量侵占,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国家钱粮收入不足,自然四肢酸软。

    心主神明,藏于血脉,心神不能护养脾土,肝木就克制脾土。

    最后张友士总结了重点:

    这如今明显出一个水亏木旺的症候来。

    水就是肾,肾五行属水,做强之官,在北方,就是指明军在北方的九边军镇,巨额军费造成了国家财政亏空,无力发展社会与经济,是为水亏。

    木就是指朱明朝廷,包括朱家宗室,勋贵,官员,宦官等,木旺必克土,所以就是统治阶级太庞大了,占了太多的土地,又不交税。

    这两点是明末最大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