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作者为何自称曹雪芹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有朋友问曹雪芹怎么解释,作者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又有反对者问,曹雪芹是旗人,怎么会写书悼明?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看“曹雪芹”这个名字的出处:

    在红楼梦的开头,在介绍此书来历时,有一段话: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这就是曹雪芹这个名字的由来,并且胡适认为这个曹雪芹就是作者,找到的所谓证据就是敦诚的一首诗,名字就叫做《赠曹雪芹》。

    从此以后,以此为“证据”的“考证派”,开始寻找曹雪芹的家族人物事迹,把他安在了江宁织造曹家身上。

    然而他的徒子徒孙们,不遗余力的挖掘曹家的各种事与红楼梦去对应,越挖感觉越不对,首先曹家就根本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然后发现年龄,辈分都不对,一会又说作者是曹沾,一会又说作者是曹頫,又说作者是遗腹子。

    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证据,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信服,只能推理说是遗腹子,那么推理能作为证据吗?

    其实敦诚写《赠曹雪芹》,裕瑞的《枣窗闲笔》,也是看了此书以后写的,他们也只是听说《红楼梦》这本书,是一个叫曹雪芹的人所写,也就是他们并没有见过曹雪芹本人。

    就和后人读了红楼梦之后,写了一首诗赠曹雪芹一样,这是不能作为证据的。

    前面我们说过,把曹雪芹的曹姓,与江宁织造曹家联系,与索隐派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往曹家找相似的地方,一个往明末找相似的地方。

    如果曹家一些类似的地方,算是“证据”,那索隐派找出来的相似之处,将是考证派的一万倍,而且都是历史现实,不像曹家的家事那样,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故事。

    比如说曹雪芹曾经是个花花公子,整日吃喝玩乐,后来家里落魄了,奋笔着书,写成了《红楼梦》,种种这些都是毫无出处的,全靠编故事。

    胡适从洋人那里没学到真本事,把编故事伪造历史的技术,倒是学到了精髓。

    相反,明亡说才是真正的讲证据,所联系的明末历史,都是有史书记载的真实历史。

    我们还是看曹雪芹这个名字,只要我们用心去查一下,就都能看明白。

    曹:第一种释义是一群,一众的意思。

    第二种是辈,等,比如尔曹,就是尔等的意思。

    第三种是偶,对,游戏时的分组,如分曹并进。

    第四种是,古时分科办事的官署。

    第五种,古国名,即周天子分封诸侯之一,曹国。

    最后才是姓曹,作为姓氏。

    大车轱辘认为,因为朱姓与曹姓同源,也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这个曹字,即表明了他们是一群人,又可以表示他们来自朱明,还可以说是一群修史的机构。

    再看雪芹,芹就是芹菜,一般都是生长在冬季,耐寒,在江南地区十分常见。

    芹菜又称药芹,是一种中药,《红楼梦》作者精通中医药,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我们来看药芹的药性:药芹,味甘,微苦,姓凉。归肺经,胃经。平肝清热,治肝风内动,祛风除湿。

    肠滑不固者,生疥癞人不宜服用。

    从药性上看,作者以芹自比,自然是与药芹一样,虽然味甘,但都是有些苦的,写的书,应当也是如此。

    其次,它是入肺经,胃经的,肺属金,胃属土,而满清统治者也是属金的,是不是也有克治“金”的含义在里面呢?

    治肝风内动,肝属木,红楼梦中以木代指朱明,应是指朱明内部的内斗,书中有特别多的描写明朝内斗的部分,并且告诫读者,不要学明朝内斗。

    祛风,风也是指向满清,在书中有很多风吹落花瓣的意向,就是用来比喻满清摧残华夏,所以薛宝钗才会有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除湿,满清五行属水,除湿就是去除水湿,所以芹可以祛风除湿,也是作者对此书的寄托。

    我们前文看到书中有很多反清思想的体现,就是这种延续。

    但是此书也不是谁都适合看的,按药性来说,肠滑不固者,生疥癞人就不宜服用。

    加上前文里看到的,文中有很多作者是多人的说明,再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我们又知道,书的名字,最后是由脂砚斋确定,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再加上畸笏叟,梅溪、松斋、常村以及鉴堂、绮园、立松轩等

    所以说曹雪芹,一定是生长在寒冬里的,这就是寓意着他们,是象雪中的芹一样,在严寒中坚守,等待冬去春来的一群人。

    在二十六回袭人记挂宝玉去见贾政时,有脂批说“生员切己之事,”这里脂砚斋就是以生员自居,也就是读书人的意思,明代时,生员就是秀才。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采芹人”,指的也是读书人。

    在第十七回,大观园题对额时,贾政让宝玉给稻香村题联,宝玉题目曰:“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那一回我们解过,稻香村的位置就是江南一带,

    别忘了,在书中,贾政隐射的就是明朝的文官们,再加上贾政的灯谜,身子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谜底指向的脂砚斋,就是在暗示,批书者都是曾经考过科举,做过官的。

    而在甄士隐说“不知可纳芹意否”时,也是指向读书人。

    书中种种迹象表明,这本书的写作者,与批书团队,都是做过官的读书人。

    而那个所谓江宁织造的曹雪芹,他家是获罪之家,所以他没有科考资格,所以这点是曹家沟的巨大破绽。

    而《石头记》就符合历来修史书的情况了,脂砚斋说这本书不是野史可以比的,那就是这本书虽然不是正史,但也可以把它当成真正的史书一样看待。

    另外,此书表示有意要砸《明史》的场子,而清朝修明史,就换了几代人,前前后后修了大约一百年。

    那么,为什么这本书就不会像修《明史》那样,有多人参与,前后也修90年呢?

    开头的时候,跛足道人不就是对甄士隐说:你我各干营生去吧!三劫之后,我在北芒山等你。三劫就是九十年啊!

    作者把写《明史》的,称为贾雨村,而把修《石头记》的,则叫做甄士隐,所以我们看到的《明史》,都是假语存留,《石头记》里,则是真事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