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菊花诗解析4
作者:庖丁解梦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最新章节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表面意思是:我写完诗以后,狂妄自大的戏弄笔墨,画了一幅画完全没有认真负责的去观察构思,丹青指的就是画。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将墨随意的泼出,就成了菊花茂密的叶子,这是写意画里的泼墨手法,除此之外,还用了晕染的手法,晕染出几分带着秋霜痕迹的花瓣。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这样纸上的浓淡笔墨下的花,就好像真的有了风前摇摆不定的菊花几分影子,非常神似。在我灵巧的手腕之下,秋霜下的菊花,让人感觉跳脱出了几分香气。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意思是:别把这副画认作是真的,闲着没事伸手来摘,它只是我画出来,粘在屏风上聊以自慰的假花罢了!

    薛宝钗写的这首,是《画菊》,因此她所描写的,都是画出来的菊花,也就不是真的菊花,托物喻人,其实写的也是她这个画菊的人。

    前面宝玉黛玉和湘云的诗,都是在说真实的菊花,围绕着真实的菊花在写,而薛宝钗这首《画菊》,就是在写另一件事,并且在尾联直言这是假的菊花,让别人不要当做真的去采了。

    真的菊花是明末真实的历史,其他人写的是把它们记录到石头记中,而薛宝钗画的这个假的菊花,就是他们修的史书,满清官修的《明史》。

    这首《画菊》的背面,就是在写满清是如何修《明史》的,首联的诗余戏笔,就是说在尘埃落定以后,她游戏笔墨,也去修史,却完全没有遵照修史书的基本原则。

    较量的本意是比较,这里是说他们修史书完全没有去对照真实的历史去记录。

    用画画来比喻的话,他们这就是泼墨画,讲究的是写意,随性,如果要选一个绘画方法来比喻修史书,那就是工笔画了。

    它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也就是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细致。

    写意画更为看中的是抒发作者的感情,并不追求写实。

    “聚叶泼墨”,就是说他们将各种记录,随意的使用笔墨都泼到了纸上,就画出了菊花的基本样子。

    清修的《明史》直接将各类记录收录,这就导致了史书一手史料的真实性存疑,甚至采用了当时很多小说里的情节,

    又比如朱元璋灭李善长全家,朱棣诛方孝孺十族,这些都是出自小说,在官方史料里都没有记载。

    又比如记录了崇祯八年流寇十三家72营荥阳会师,共同商讨分兵进攻明朝。

    这件事经过史学家顾城的考证,根本就没有这件事,在很多原始的一手资料里,应该在场的当事人都在别的地方,而在当时河南巡抚的奏疏里,却没有什么流寇席卷荥阳的事。

    又如末代明鲁王朱以海最终逝于金门岛,在《明史》记载中,说他因与郑成功产生冲突,被郑成功“使人沉之海中”而亡。

    不只是明初的很多事都是出自小说,连明末刚刚发生的事,都是根据小说编造的,这让很多后世研究明朝历史的学者都感到头大。

    梁启超就曾说过:“治明史者常厌野史之多,”这就是因为明朝的野史小说太多了,让专业研究明朝历史的人都难以辨别。

    那直接去看正史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正史里的内容,也是野史居多,野到什么程度?甚至出现了张献忠在四川杀了6亿多人的记录。

    这种把各种小说与民间故事直接一锅烩到正史里的操作,就和薛宝钗泼墨画菊一样,那是十分的写意。

    因此这首《画菊》的尾联说“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就是说别把明史当成是真的历史去采用了,它不过是薛宝钗贴在屏风上作装饰用的,用来安慰自己的罢了。

    他们是假装自己修了史书,并在书中极力的吹嘘自己,是“得国最正”的朝代,这也就只能糊弄自己了。

    看完了薛宝钗的《画菊》,再来看潇湘妃子的《问菊》,这首是被李纨评为第二的菊花诗。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这句表面意思是要问秋天的情形,可是人们都不知道,因此只能喃喃自语,背着手,扣门来问菊花。

    负手就是背负着交叉双手,这一般是一个男子形象,我们很难想象林黛玉背负着双手,喃喃低语的样子,但是看明白了林黛玉的背面隐射,就知道这就是在写男人的形象。

    “讯”字在表面上是问讯,好像是诗人在发问,在背面却是反过来的,她是要告诉我们的意思,“讯”也可以是告诉,将讯息通知我们。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欲讯秋情”就是要告诉我们秋天的情形,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秋天的真实情况“众莫知”,所以她要告诉我们。

    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而她知道,所以她才要告诉我们,但是要如何告诉我们呢?她也在思考,“喃喃负手”就是形容作者在思考时的情形。

    “扣东篱,”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东篱”是代指菊花,扣东篱就是把这秋情”扣到菊花里,“菊花”代指《红楼梦》这本书。

    所以他在思考的是,如何把那些历史“扣”到这本书里,将背面历史“扣”到表面故事的背面。

    其实这联的表面意思是不通的,如果直接按表面意思来解,扣东篱解成扣东边的篱笆门,那前面双手负在背后,又如何去扣门呢?所以作者其实都是在写背面故事。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孤高自傲的我能和谁一起归隐山林呢?既然都是开花,你到底是为什么开的这么迟呢?

    孤标是形容人性格清高,与众不同。孤高自赏,傲然挺立于世。这里是用菊花傲霜独立的姿态,来比喻诗人的性格。

    问为什么作者孤标傲世,与谁一起归隐山林呢?一样是花开,为何菊花开的这样迟呢?菊花指向这本书,就是作者们归隐山林,写这本书,为何迟迟不发?

    作者如此问,应该是在等待什么吧!后面没有回答,就是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去的。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蛩是蟋蟀,“蛩病”是指蟋蟀到了秋天,生命即将结束时的各种衰败表象。

    花圃里已经被秋霜覆盖,不知是何种寂寞,看到那南飞的大雁,秋后的蟋蟀,你是否也泛起了相思?

    大雁南飞代表着思乡,秋后的蟋蟀代表着生命的即将结束,这些都是指书中的末世景象,是问读者看懂了这些之后,会不会也会对华夏的过去产生相思之情,悼念之,哀痛之。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不要说整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能与你谈心的人,其实理解我的语言,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这句的背面很明显了,作者虽然一直在问,问读者,问有没有知音能读懂他的语言,其实他是坚信会有知音的。

    在诗的最后,他坚定的说:不可能全天下没有人能读懂他的苦心,可能大部分人都读不懂他的语言,但是一旦有人能看懂背面的寓意,那就是片刻之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