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科举逐梦
作者:小嘎叽   陈柯在古代艰难求生最新章节     
    沿着小路前行,经过几间屋子,便来到了陆穆青的书房。

    书房的门是半掩着的,陈柯轻叩房门,听到里面传来陆穆青的声音:“进来。”

    陈柯推开门走进书房,只见恩师正坐在书桌后,手中拿着一本书在阅读。

    陆穆青身着一件灰色的长袍,头发有些花白,但眼神却依然锐利。

    他看到陈柯进来,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说:“柯儿,你来了。”

    陈柯行礼后回答:“是,恩师。弟子前去拜会母亲,与母亲畅谈许久,还陪胞妹逛了街,听闻了一些事情。”

    陆穆青听后,点点头问:“柯儿,你最近的学习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陈柯便将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情况向恩师详细汇报,包括自己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做练习题的情况等。

    陆穆青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柯儿,你在备考时,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不能只关注某一个方面,要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考试的时候,你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 陆穆青教导道。

    陈柯恭敬地回答:“是,恩师。弟子会注意的。”

    此后,陈柯便在陆穆青府邸住下,闭门谢客,专心备考。她的住所是一间简洁的小屋,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

    一张书桌靠窗摆放,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文稿,笔墨纸砚整齐地摆放在一旁。

    书桌旁有一把椅子,椅子的坐垫有些磨损,显示出它经常被使用。屋子的角落里有一张小榻,榻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

    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都是陆穆青送给陈柯的,有激励她学习的诗词,也有提醒她为人处世的警句。

    每日清晨,天还未亮,陈柯便在庭院中诵读经典。她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遇到难题时,她会反复查阅资料,直到弄明白为止。

    有时候,她也会走到庭院里,在翠竹下踱步,思考问题的答案。

    夜晚,万籁俱寂,陈柯依然在烛光下苦读。烛光摇曳,映照出她专注的面容。

    她深知科举考试对于她的重要性,这是她实现抱负,也是她回报家人、恩师期望的最好方式。

    备考的日子虽然枯燥乏味,但她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便也不觉得辛苦。

    在备考的过程中,陈柯不仅钻研经史子集,还关注着时事政治。她知道,科举考试中的策论题往往与国家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

    因此,她时常与恩师讨论当下的局势,分析朝廷的政策,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陆穆青也会将自己所了解的最新消息告诉陈柯,帮助她拓宽视野。

    陆穆青还为陈柯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古籍资料,那些微微泛黄的书卷,承载着历代文人学士的智慧结晶。

    每一本古籍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长河里思想碰撞与学术传承的故事。

    陈柯翻阅它们时总是小心翼翼,如同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那些晦涩却深刻的文字中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

    陆穆青精心为陈柯设计了一系列模拟题,这些题目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而且难度层层递进。陈柯解答这些题目时常常陷入长时间的沉思。

    有时,仅仅一道题就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从大量查阅资料到反复斟酌思路,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但她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她深知,只有经历这样的磨砺,在真正的科举考场上才能应对自如。

    随着备考的深入,陈柯愈发专注。丫鬟们送来的饭菜,常常是热了又热,她才匆匆吃上几口,便又回到书桌前。

    丫鬟们看着陈柯如此刻苦,眼中满是敬佩与心疼,她们进出房间都轻手轻脚,生怕打扰到她。

    小厮们也被叮嘱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在院子周围喧哗。整个小院都笼罩在一种静谧又紧张的氛围中。

    国公府这边,国公夫人也时常挂念着陈柯。她常常让丫鬟准备滋补的汤品和精致的点心,派人送到陆穆青府邸。

    国公夫人深知科举之路艰难,希望这些食物能让陈柯在繁重的学习中保持体力。

    每一次收到这些东西,陈柯都能深深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母爱,这也成为她继续努力的动力源泉之一。

    陈柯的胞妹也时常缠着丫鬟打听哥哥的情况。她知道哥哥正在为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努力。她会亲手画一些小画,或者写一些充满爱意的祝福话语,让丫鬟带给陈柯。这些充满童趣的礼物,让陈柯在紧张的备考中能感受到一丝轻松和温暖,仿佛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温柔的抚慰。

    在陆穆青的悉心指导下,陈柯对时事政治的理解日益深刻。

    在这样紧张而充实的备考日子里,陈柯的生活虽然单调,却充满了希望。

    她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每一次对知识的领悟、每一道难题的攻克,都像是在为她的梦想添砖加瓦。

    而国公府的温暖、恩师的教导以及胞妹的牵挂,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她前行的道路,让她在追求科举功名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时光荏苒,科举的日子逐渐临近,陈柯愈发勤奋刻苦。

    她开始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将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那些曾经困扰她的难题,如今都已成为她知识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她反复演练策论题,力求在观点表达、逻辑结构和文采上都达到最佳状态。

    陆穆青看着陈柯的努力和成长,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个孩子有着非凡的毅力和才华,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在科举中必能有所建树。他也更加用心地指导陈柯,帮助她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国公夫人在府中,每天都会为陈柯祈福。她盼望着陈柯能一举高中,为家族争光。

    她也时常叮嘱下人,要把陈柯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国公府上下都在期待着陈柯科举成功的喜讯,那种期待如同春天播种后对丰收的渴望,弥漫在府中的每一个角落。

    陈柯的胞妹也似乎感受到了科举的重要性,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缠着哥哥陪她玩耍。她会安静地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或者写字,她画的内容常常是哥哥高中后的场景,那些画面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她把这些画小心地收好,准备等哥哥科举归来后送给他。

    随着科举之日的逼近,陈柯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她怀揣着梦想,背负着家人和恩师的期望,即将踏上那决定她一生的考场,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乡试的日子渐渐逼近,整个京城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陈柯在陆穆青府邸中做着最后的准备,她深知此次科考对于自己和国公府的重要意义。

    在大辰朝,科考的制度极为严格。乡试的报考资格是秀才,各省主考官皆由皇帝钦派,足见朝廷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陈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中满是坚定,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衫,准备前往考场。

    来到考场外,那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

    不同年龄的考生汇聚于此,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有两鬓斑白的老者。

    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 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搜检的过程十分严格,官兵们仔细检查着每一位考生,以防夹带作弊之物。

    考生们排着长队,神色各异,有的紧张得额头冒汗,有的故作镇定,但紧握的拳头还是泄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陈柯深吸一口气,随着队伍缓缓向前。

    当轮到她时,她坦然地接受检查,顺利进入考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她环顾四周,简陋的考棚里摆放着桌椅,周围是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她知道,在这里,即将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

    乡试的试题向来不简单,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时政策论等各个方面。

    陈柯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了一遍,发现其中有几道题暗藏玄机。

    其中一道策论题,看似是在询问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实则在文字中设下陷阱。

    题目中描述了一种看似完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巨大漏洞的水利方案,若考生只看到表面,顺着题目思路夸赞,便会落入圈套。

    陈柯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

    她想起自己在备考时与恩师陆穆青讨论过的类似案例,以及在游历中所见到的民间水利情况。

    她决定从实际出发,先指出题目中方案的问题所在,然后结合大辰朝当前的国情,提出了一种更具可行性的水利规划。她写得极为认真,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奋笔疾书,脸上的神情专注而严肃,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她向仕途迈进的一步。

    就在陈柯沉浸在答题中时,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她微微侧目,竟是司徒沐。

    司徒沐依旧是那般风姿绰约,宛如仙人下凡。他的出现让陈柯的心猛地一颤,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他们一起游历的时光。

    此时,司徒沐也看到了陈柯,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愧疚,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欣喜。

    但考场之上,容不得他们多想。陈柯很快收回目光,强迫自己集中精力继续答题。

    时间在紧张的答题中悄然流逝,陈柯又遇到了一道难题。

    这是一道关于经史解读的题目,要求分析一段古籍中的隐晦含义,并阐述其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

    这段古籍文字晦涩难懂,其中还涉及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

    陈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迅速搜索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她想起了陆穆青为她提供的那些珍贵古籍资料,那些曾经在深夜苦读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她重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从古籍的背景入手,逐字逐句地剖析,巧妙地避开了文字表面的误导,深入挖掘其内涵。在阐述启示时,她结合大辰朝当前的政治局势,提出了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

    随着考试的推进,陈柯感觉自己的精力在一点点消耗,但她丝毫不敢放松。

    周围的考生有的已经面露疲态,有的还在苦苦挣扎。

    乡试的艰难不仅仅在于试题的难度,更在于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精神考验。

    又一道题出现在眼前,是一道诗词创作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主题 “秋意思乡” 创作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