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咸阳城,阴云密布,寒风似刀。秦王宫的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映照在冷峻的石壁上,似一幕寂然无声的沉重帷幕。宣旨太监的声音清越而森严:“奉天承运,秦王诏曰:大将军白起即日启程,前往陇地整备军务,不得迟延。钦此——”
白起端坐堂上,面色沉如寒潭。他一身素袍,袖边未着丝毫华饰,倒似一位寻常老者。然而,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眸却依旧炯炯,直勾勾盯着地上那卷明黄的圣旨。片刻,他缓缓起身,腰间玉佩轻轻碰撞,发出低微的叮咚声。他双手接过圣旨,行礼如仪,声音低沉:“臣白起,领命。”
这句话出口,殿中众人皆垂首不语。宣旨太监匆匆退出,不愿久留于这沉重的气氛之中。门外风声更紧,吹得殿门两旁的红纱幔幡猎猎作响,恍如战场上的旗帜,无端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张述站在偏厅一隅,远远望着白起的背影,心中如乱麻交织。这圣旨虽表面堂皇,实则意在催命。陇地何需白起调兵?朝廷这般紧逼,只是将他推往绝境。张述沉思许久,终是拂袖上前,躬身一拜:“将军,此行险恶,实在不宜启程。请容属下一言——以病为由,再次推辞。”
白起闻言,微微转身,那苍老却威严的面容如古井不波,只是眼底隐约流露出一丝疲惫。他摆了摆手,声音低沉中透着一丝决然:“张述,汝亦知,拖延数月,我之意已尽。再违圣命,非但无益,反而贻害家门。”
“然则——将军!”张述抬头直视白起,眼中满是焦灼,“陛下心意昭然,启程即赴死途!将军纵怀忠义,亦当谋自身保全,何忍自投罗网?”
白起沉默片刻,继而大笑,那笑声却如秋风扫叶般萧瑟凄凉。他缓缓踱步,来到窗前,长袍曳地,步履沉稳。他伸手推开半扇雕花窗棂,寒风灌入,吹得他须发微乱。他看向远处的宫墙,目光悠远而悲凉:“张述,吾一生征战,杀伐无数,所向披靡。然功高震主,罪无可赦。今日之局,非陛下之过,实乃吾之宿命。”
张述心中一震,张口欲言,却被白起抬手制止。白起的声音愈发低沉:“大丈夫立于世,当知进退有道。吾心已倦,留此残躯于天下,又有何益?罢了,罢了。”
话至此处,张述心中悲愤交加,却又无从劝阻,只得默默退下。回到偏厅,他双拳紧握,指节泛白,眸中闪过一丝愤懑与无奈。
翌日清晨,白起府门前,旧将聚集,数十骑整装待发。然这些人虽是昔日追随白起南征北战的部属,此时皆显得有些沉默疏离。他们站得笔直,甲胄光亮,目不斜视,既无感怀之意,亦无故人相惜之情。
白起缓步而出,依旧是一身素袍,腰间只佩一柄无锋旧剑。他目光扫过众人,见那曾与自己并肩斩敌的部将一一低头回避,不禁叹息一声。此刻,他虽是堂堂大将军,身边却再无一人敢出言相助,连昔日追随的亲信亦噤若寒蝉。
张述随在他身后,见此情形,心中悲愤,忍不住上前一步,朗声道:“将军功在社稷,尔等皆蒙其恩德。今日何故缄默不语?”
此言一出,众将一时无言,唯有一位年长的偏将低声道:“张参军言重了。我等乃奉命行事,不敢擅越雷池。”
张述还欲再言,却被白起轻轻拂袖拦下。他回首望向张述,目光柔和而坚定,仿佛在用无声的语言宽慰他的属下。随后,白起翻身上马,朝众人拱手,沉声道:“诸位,既受命,便当行。多言无益,启程罢。”
说罢,他轻轻一抖缰绳,战马缓缓前行。那是一匹鬃毛漆黑如墨的老马,虽已步履迟缓,却依旧背负着主人的决然。白起的身影渐行渐远,落寞的背影在清晨微弱的曦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张述站在府门前,目送白起远去,胸中似压着千斤巨石。他目光久久凝望,直到那身影彻底消失在苍茫的天际,才缓缓垂首。他心中满是苦涩与悲凉,更有一抹无法言喻的隐忧。他低声喃喃:“将军一去,天下再无白起……秦国,却也再难为咸阳矣。”
风起,卷起满地黄沙,亦卷起张述的长袍。他立于原地,久久未动,仿佛一尊石雕。他的目光透过远方,似要穿透宫阙之内,直视那座冷峻高大的王座。内心的悲愤逐渐转为冷彻的失望,对朝廷的忠诚已悄然裂开一道不可弥合的缝隙。
门前的老槐树,叶已落尽,只剩满枝枯槁,随风作响。空气中,似有无声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