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邓同志
作者:豆干苕皮   海岛随军被退婚后,嫁他首长躺赢最新章节     
    而他出去的一刻。

    “诶,廖婵,你爱人是姓邓吗?邓同志,我可以这样称呼他不?”

    男同志的那个姓氏发音她并没听得太清楚,d字只说了一半,她听着像是姓邓。

    廖婵没有纠正她,“嗯,可以的。”

    故意点了头顺势而为应下。

    为避免起什么岔子,董兆军的全名她还是不太愿意让她同学晓得的。

    胡娇又开始跟她寻起话头来:

    “廖婵,那你们这是去哪儿啊,这是到南面的火车,你们这在车上一起是要去哪里吗?”

    她丈夫穿的应该是军装吧,又是往沿海地区走的车次,是他在那边的部队当兵?

    立马,廖婵的话就印证了她的想法。

    “是到我爱人的驻地去,他在部队当兵。”

    她没有明晃晃说出董兆军的职位,但她想只要稍微深入想一下,胡娇应该都能猜出他的职位。

    果然,听这样说。

    胡娇立马就惊讶了神情。

    那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廖婵的丈夫是部队里的军官?

    他们去他驻地的地方,肯定是军官有条件,要跟去随军的才行呀!

    胡娇心里这样想,就道:“廖婵,那你的运气也太好了吧,能找到这样一位条件的爱人,你是咋选的?”

    胡娇也没有大喇喇把董兆军军职说出来,这些东西好像部队对外都是要保密的,这火车上人多眼杂,好像不适合提这些。

    她没有明确说,但廖婵已经知道她猜出来了。

    她脸上有两分小骄傲:

    “也没有啦,就是家里介绍相看的,我跟他……跟我爱人……”

    她话没有说完整,脸上带着一丝娇羞看着有点不好意思。

    胡娇当即就羡慕了眼神。

    哇,太羡慕了吧,她这样那不是说明他们还是两情相悦的。

    胡娇从廖婵这表情上,都能看出她的婚后生活有多好了,夫妻二人之间感情一定很好,她的丈夫也一定是她想的那样是个部队里的军官。

    廖婵就是喜欢看她们这些羡慕的表情。

    她抬眼看着胡娇。

    这是她高中的一个同学,她们上学时虽关系不是说多好多好,但是也是较熟的。

    她父母是她们汉市第一棉纺织厂的,家里条件也还算不错,不过就是姊妹多了点所以现在轮到也是应该要下乡的。

    果不其然,她马上问她:

    “胡娇,那你呢,你在这火车上是也要去做什么吗?走哪去,什么地方?”

    她故意这样问。

    根据她上辈子对自己同学仅有的一些了解,胡娇好像是在她后面才下乡插队的。

    她跟他们班好多人分的不是同一个地方,好像是在南边?

    廖婵想到,怪不得能在这车上遇见她。

    而胡娇也马上给出了同她想的差不多的答案。

    “我这是去插队,唉,还是不如你这样好啊廖婵,你这么幸运这样就不用跟我们这些同学一样,下乡去插队劳动建设了。”

    “你看我。”她又说:“报名得晚了,在家因病耽搁了几个月,连跟同学们都不能走到一块去。”

    “错过了他们前头几个批次,现在被街道强制填报名额,分到了桂省玉市一个地方,听说那边湿重热毒,也不知道在这边待惯了习惯汉市这边的气候,去到那边会不会不适应。”

    她感慨。

    要是她也能像廖婵一样,这样命好就好了。

    直接嫁了一个部队的军官,不用下乡去吃苦,也不用担心去了后以后会是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能回到城里。

    就在家里当一个悠闲,操着手休息的军官夫人,日子过得优哉游哉,还有人鞍前马后,有地位,可不是风光无比。

    她想起刚刚进来,就看到廖婵丈夫对她那样子,真的打心底羡慕她的生活。

    点点头,原来是那边。

    廖婵心里有了分答案。

    她的这个同学,竟然是分配到了桂省去插队,那么环境艰苦又远的地方,她心里不禁有些同情她,同时也更多了分踏实感。

    但马上。

    “唉,廖婵你说要是我当时不生病,跟江雪起先她们那一波一起走了多好啊。

    我听她们来的信上说,她们是分到了秦省省会旁边的地区,离省城的市区都不远,农村条件建设这些可都不错。”

    “比李玲她们后头去的地方还好,要是我跟她们一起走了,现在哪还用一个人分到这么远的地方。”

    “就是跟着后面李玲、周山他们到秦省康市那边,也是不错的啊。”

    就听胡娇嘴里扔出这么一段话。

    廖婵原本还有些同情她,觉得自己更是混得不错,有些沾沾自喜的脸上,笑容一下僵住。

    她僵硬着声:“江雪……你们联系过吗?”

    她问,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胡娇没有察觉对面人说这话时神色的一丝紧张。

    听廖婵这样说,她点了点头,脸上有两分失魂落魄:

    “唉,是啊,之前生病的时候,同学们都先插队走了,我在家待得无聊就给他们都写了信去问。”

    “江雪说她跟杨锋他们分在了一个大队,她那个生产队他们一起就她一个女同学,她跟别的地方过去的女知青住在一起,关系跟其中几个也还行。”

    “而跟他们一起最先走的其他几个同学,也大都在他们周边,反正偶尔互相写信,也还算正常联络。”

    “至于李玲、周山他们,他们后头走的批次就不是在江雪他们那块了,也在秦省,不过不是同一个市好像要偏远一些,条件没那么好,李玲给我的信中还在叫苦呢。”

    胡娇说。

    想起虽是插队,但他们同学几个有的能在一个地方,还是要幸福得多。

    而李玲她们就是条件艰苦些,也还有近一点的同学可以联系仰仗。

    反正哪样都比她一个人,分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好。

    虽然一起去的也是同一个地方的老乡,但始终不像他们那么近的。

    听她这样说,“噢,这样啊,那你们还联系得挺好的。”廖婵道。

    “那你们最近还有在经常联系吗?……我是说跟同学们之间。”

    她又补了一句,心里有些忐忑跟她碰见面,到底是不是个好事情

    “没有了。”

    但听了这话胡娇摇头,“也没有联系得很紧密,就是在我生病时打发时间,跟他们抽空挨个写过信联系。”

    “也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联系过了,我要去医院打吊针,好了最近也在忙着要下乡的事情,就没有跟她们再写信往来了。”

    “不——”

    “媳妇儿,你往里头坐进去些,这水烧得滚开,别把你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