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帝弓者,虹也!
作者:烟柳画桥   红楼:风华首辅最新章节     
    “你的意思是,只要更改了税法就万事大吉了?”

    “当然不是,治理国家就像治病一样。一但病患有了在外表现,那必然是多种内在病症的结合所导致的。

    想要清除利弊,就像用药一样,更改税制仅仅也只是其中的一味重药,需在后期入药方可。

    若是在病人体虚之时便用,恐虚不受补,适得其反。

    依草民愚见,当务之急是要先重建京营、清查九边、罢庸任贤、整顿朝堂。”

    薛虹的意见很直接,先整顿收拢兵权,确保没有人敢狗急跳墙,然后再开始考察绩效,确保行政效率能上来。

    薛虹这会没提反腐的事,因为反腐这东西一但大环境出了问题,你越反他腐败贪污的反而越严重!

    实际上,一但税制改革成功,自然而然会对贪腐有极大的抑制作用。

    隆庆帝拢了拢胡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谈何容易啊……”

    光是第一步隆庆帝现在就已经卡住了,想要整顿军权那得靠实打实的银子!

    不过好在有了林如海运过来的一千多万两银子,起码让隆庆帝将京营重新组建起来了。也算解了燃眉之急,有了后续操作的空间。

    “然成此三者,却也不过解眼前一时之急,治标不治本。病珂在于税制,成此前三者,方可改税。”

    官绅一体纳粮和清丈田亩是一套组合拳。

    甚至清丈田亩的重要性还在官绅一体纳粮之上。

    本朝规定,举人可免税二百亩,进士免税千亩,四品者可免两千亩,二品者再免两千亩。一品者可免一万亩!

    一品这个看个热闹就行了,本朝文武官员除了开国时期外,还没有活着时候封过一品的例子,都是虚职不授。

    如太师、太傅这些职位,一般都是给死人加封用的。

    也就是说,一个官员,最多能免税四千亩。

    现在明朝九品及以上,有资格免税官员、包括举人进士,加起来还不到十万人。

    往死了算,国家免税最多,也不可能达到一个亿!

    而现在国家户部的统计上,国家总田亩数量是三亿亩出头。比之开国之初的四亿亩还少了一亿亩。

    按理来说,随着农业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耕地也应该是增长的呀!怎么会出现倒退呢?

    实际上,土地确实增长了,薛虹查阅过后世的文献,华夏在这个时期,实际耕地大概是七亿八千九百余万亩的土地!

    也就是说,相当于官员士绅合伙藏匿了国家四亿八千万亩的土地。

    而且他们还享受着一亿亩的免税政策!

    说白了,官员士绅相当于侵吞了国家四分之三的财产!国库不空虚就怪了!

    剩下那四亿八千多万亩的土地去哪了?被藏匿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要重新清丈田亩的原因!

    国家和一个家族的兴衰都是一样的。

    创一代,兴二代,三代守成,四代败,到了第五代刚好开始出问题,到了第六代、第七代如果不改革就是积弊难反,第十代之前,必定玩完!刚好两百年!(当然,如果中间进行过一些措施续命,可以延个一百年左右的寿,但不可能超过一百年。)

    基本上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头一百年里,有个几十年盛世,从一百年开始就是临界点,如果不改革,清理蛀虫,就开始走下坡路。

    除非国家开挂,突然生产力屌炸了,成光之国乌托邦了,否则一百年的节点不改革,就几乎不可能有国家能跳出两百年的怪圈。

    也别拿西方罗马帝国说事,那玩意本质上他就不算大一统王朝,压根就没活过一百年,后面也就是剩个罗马的名字而已。

    大明现在已经错过一百年的节点,但万幸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还有操作的空间。

    隆庆帝就这么静静的听着薛虹的讲述,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

    而薛虹往往是避开现实,拿史书中的例子去进行举例,这样谁也挑不出来错。

    我说的是历史发生的事,我可没说你们谁啊,你非要对号入座,那我也没办法!

    随着两人的探讨,不知不觉间,蜡烛已经换了一根又一根,天色也渐渐发白。

    “……国之灾有三,一曰天、二曰兵,三曰吏,然人祸大于天灾,国之祸患,吏治当头,尤胜兵患也!

    是故,陛下若想在不为逆大势的情况下整顿乾坤,为有改税。”

    “何以为势?”

    “经济生产为势,民心为势。

    自古霸者以驭势而得天下、将相以借势得长久、商贾以审势得富贵、百姓以附势得安稳。

    势者若斯水也,涛涛而下,非人力可阻。

    陛下若能顺势而为,推波助势而生,则武功可比秦皇汉武,文治亦可堪唐宗宋祖!”

    这还真不是薛虹给隆庆帝画大饼!

    一但大明朝完成了摊丁入亩的改税,只要挺过最初几年后,整个国家涅盘重生不说,一但生产力提升上去,商农并行,以商谋国,届时北方游牧民族将彻底并入华夏!永不反叛!

    光是彻底将草原纳入掌控的功绩,就够隆庆帝美的了。

    更何况,若是想实行赋税合一,火耗归公,银子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这样一来,大明就不能搞海禁那一套,必须积极对外经商探索。

    这是一套连锁反应,只要新税制度能推行下去,大明王朝将跑步进入新的时代。

    大明会成为封建王朝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传颂。

    隆庆帝意犹未尽的还想继续说些什么,一旁的夏守忠不得不开口提醒:“陛下,已经是丑时了。”

    隆庆帝一惊,向窗外看去,只见天边已经渐渐生出一抹白,虽未见光亮,却也已经不远了。

    讨论了一夜,隆庆帝却没有觉得有任何的疲惫,反而异常兴奋。

    因为薛虹不单单在给他讲国策和新政,还在给他画饼!

    那美好蓝图描绘了,是个皇帝听了,那都和吃了蓝色小药丸一样,那股劲布愣一下就硬起来了!一瞬间就行了!

    “嗯,你很不错,额……对了,你可有字?”

    “回陛下,家师赐字景瑜。”

    隆庆帝砸吧砸吧嘴,觉得有些可惜,不过人家老师给学生赐字,他也不能让人家收回去不是。

    但林爱卿啊,你的不就是朕的嘛,这个学生,朕就笑纳了,桀桀桀……

    “咳咳,景瑜啊,今夜一谈,朕感触良多,更是深觉任重而道远。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然后将你所说的税法改革陈明利弊整理出来,然后上个折子给朕。

    啊,扬州那边景瑜你就不用担心了,朕已差锦衣卫入扬州保护林爱卿和你的母亲。

    更有金陵那边相互照应,你就安心的待在京城吧。”

    “草民遵旨。”

    ……

    早朝上,隆庆帝心不在焉的样子被群臣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太过在意,甚至还有几个官员准备劝隆庆帝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因为隆庆帝自登基以来就是个劳模,通宵批阅奏折都是常有的事。

    退朝后,隆庆帝本想回房休息一下,却偶然抬头瞥见了天边的一抹彩虹,霎时龙颜大悦,放声大笑:“哈哈哈哈!!此乃天意也!!天意在朕,天意在朕啊!!!”

    隆庆帝爽朗的笑声惊到了来此的尹皇后,夏守忠见皇后娘娘来了,自觉的后提两步,既是让个位置,也是为了少吃两口狗粮。

    因为这对天家夫妇,太腻歪了!有的时候夏守忠一个太监看了,都觉得牙疼!

    “陛下何故发笑?”清脆若琳琅,清远如空泉的声音响起,柔而不魅,悦耳却不娇,如兰音芳华,宜人心悦。

    隆庆帝一把抓起尹皇后的手,指了指天上的彩虹:“梓潼,你瞧,天降虹霓,这说明什么?”

    尹皇后猛然俏脸一红,低声道:“陛下,你我年岁已然不小了,更有三子一女,还是身体要紧……”

    夏守忠一副生不如死的表情:咱家就知道(′-﹏-`;)

    虹者,天地交合,阴阳二气淫而生也。

    也不怪尹皇后想歪了。

    隆庆帝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搂过尹皇后一同找了处凉亭坐下,将薛虹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二人问对的细节虽然没说,但隆庆帝的喜悦态度,无不在说:朕捡到了宝贝。

    尹皇后微微颔首,美眸流转:“虹……虹者,天之弓也,帝之弓也。陛下莫不是喜从此来?”

    隆庆帝抚掌大笑:“知我者莫过于梓潼!”

    一边说着,一边悄悄的揽住尹皇后的纤腰就往自己怀里揽,却被尹皇后拍掉。

    没当皇帝的时候就没个正形,当了皇帝还没个正形!

    面对自家老婆的白眼,隆庆帝也不恼,只是拉着尹皇后的手感慨:“只是此子虽善于策略,却未知心性、实干如何。急不得,急不得啊!少不得要历练几年,才能放心重用。

    帝弓帝弓,气贯长虹,怜我心忧,怜我民忧。”

    此话一出,尹皇后便明白了隆庆帝的心思。

    弓这种东西,保护的好,是可以作为传家宝用的。

    和那些箭矢这种一次性用品完全不同。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

    帝弓之名,也不知这少年能否担的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