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进城卖茯苓
作者:阿睿睿   种田:女穿男成扶弟魔中那个弟最新章节     
    第32章:进城卖茯苓

    “死妮子,你发啥呆呢?不好好听你弟弟说话,学着把这茯苓好好剥了皮,小心我揭了你的皮。”

    吴老太和乖孙的寒暄林三丫一句没听着。

    但吴老太揪着她的耳朵,耳朵上的巨疼瞬间将她惊醒了。

    “阿奶啊,你怎么又打骂三姐?”

    林蘅连忙阻拦:“我都跟你说了,三姐她以后是要嫁到好人家去的,你现在对三姐好一些,以后孙女婿才会多孝敬您啊。”

    吴老太的暴躁脾气又上线了:“我养大她们几个死丫头,以后敢不孝敬我?不孝敬我,我拿根绳子去她婆家门口上吊去。”

    “阿奶,你说的什么话呀这是?”林蘅有些无语,她拉着吴老太忍不住劝道,“万一三姐以后嫁个官老爷,人家以为您是闹事的,还经常欺负三姐,不抓起您悄悄打一顿才怪。”

    听到大孙说起当官的。

    吴老太吓了一跳,但她嘴上依然不饶人:“哼,那我就不让她嫁了!”

    “阿奶,您先别这样说,您先想想以后四时八节的,几个孙女婿排队给您送孝敬,您在咱们李家村多有排场?谁不羡慕您啊!”

    到这个家没多久。

    林蘅别的不会,画大饼的技术倒是在原身原有的基础上又突飞猛进不少。

    尤其是在面对吴老太的时候。

    吴老太顿时喜笑颜开起来:“臭小子,八字还没一撇,就你会说!”

    虽然孙女不一定能嫁什么官老爷,但想一想也是可以的嘛。

    吴老太仔细瞅了林三丫一眼。

    可不,这丫头就是晒得黑了些,有些面黄肌瘦的,但那好模样、好眉眼是藏不住的。

    吴老太顿时有了自信,觉得大孙的话实在有理。

    见婆婆和儿子说得热火朝天。

    刘氏看着已经半凉的粥饭,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娘,先吃了饭再忙吧。”

    吴老太罕见地没有瞪儿媳,拿起糙面馍,就着咸菜和粥,开心吃了起来。

    午饭后,在一家人的忙活下,茯苓的皮很快去好。

    林蘅循着前世的记忆指挥刘氏和林三丫将茯苓切成小丁,再小心放到几个大竹筛里摆放后,放到院内两根竹竿上晾晒。

    一股淡淡的清香树根子味从小院飘荡出去。

    陈大夫从院外经过,使劲儿嗅了嗅空气里的味道,嘴里嘀咕一句:“好浓郁的药香,倒像是玉灵,不知道谁家这样好的运气。”

    吴老太听到声音,借着问起大孙伤势的机会,走出去跟着他唠了会儿嗑。

    回来后,她将一块茯苓悄悄放入口中尝了尝。

    “呸呸,这东西竟还是苦的,还粘牙。”

    咂摸着陈大夫刚说过的话,吴老太心里已经信了乖孙八分。

    再看着切茯苓时掉落在地上的碎渣渣,心疼的要死,只恨不得将它们全部捡起来。

    而后,她立刻将在床上睡午觉的林来堂喊起,让他跟着大孙去挖药材。

    见林三丫这会儿背着锄头打算去锄草,也将她叫着一起去了。

    下午约莫两点左右的样子,阳光还有些烈。

    父子三个,个个背着大竹筐悄没声从后屋出去,在后岭上遇到一两个村里人,就说去薅松毛去。

    路上,林蘅察觉到林三丫对他好像还有怨气,却没多说什么。

    其实对于二姐和三姐以后的婚事,他其实没有多少想法。

    刚刚那样说只是因为他刚好知道许家的情况,若是以后阿奶再有了别的心思,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所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只有靠自己才是正理。

    想要有钱,有话语权的想法在林蘅心里变得更加清晰。

    林蘅低头思考,却没发现林三丫一直细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以往弟弟甚少参与家里的活计。

    现在还能带着他们上山挖药材,林三丫回想起前些时日自己打了弟弟一顿,弟弟说自己要重新做人。

    难不成,他真的变了吗?

    林三丫疑惑不已,不知不觉就跟着弟弟到了挖茯苓的地方。

    这地儿她以前倒是常来。

    现在这里的树枝少了,捡柴火也捡不了多了,村里人也渐渐来得少了。

    林蘅将自己遮掩的痕迹扒拉开,让他爹和三丫接着在这处挖,要小心些,不能挖破了茯苓。

    自己则又去另外几处木桩下查探,看看从哪里开挖比较合适。

    父子三人挖了足有一个多时辰。

    眼看竹筐都装满了,那茯苓还没挖完。

    林蘅也吃惊了,这里莫不是个宝地,眼前这么些茯苓,最起码得有四五百斤了。

    她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指挥林来堂先背了一大竹筐回去,还在上面盖好松毛。

    这样运了四趟,才将这里的茯苓全部运回去。

    至于后面挖出来的越来越小,林蘅考虑着让它们再长长,就让林来堂将去别地刨了新土将这里的土坑填平。

    又用松毛和树枝简单遮盖。

    父子三人这才回家去。

    一家人便又回去忙着炮制茯苓去了。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林蘅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来堂啊,今日你去县里是吗?”里正爷爷的儿子李有田赶着牛车在门口打招呼。

    “不……今日,今日是大珩去……娘说怕他以后有个好歹,想让县里的大夫再复诊一下。”

    回想起吴老太下地前交代的话,林来堂又补充说道:“家里寻了些药草,顺便让他去县里找大夫看看能不能卖几个钱。”

    林来堂一番话说的磕磕绊绊,李有田也听明白了其中的意味。

    大珩身子骨还没好呢,还得去县里看正经大夫去!家里没钱了,要卖草药贴补家用。

    李有田自动脑补了林家最近的悲惨日子。

    见大侄子正背着一个大竹篓,他立刻跳下牛车,想帮他一把。

    “来,叔给你放。”李有田掂了掂竹篓,吃惊道:“哟,大珩你行不行啊,这可不轻咧?等到了县城,我直接把你送到济世堂门口吧。”

    林珩:……

    男人不能说不行,虽然她是个换了芯子的男人。

    为免让李有田查出异样,林珩没多说,笑着爬上牛车道:“那就多谢李叔了。”

    李有田将竹篓放在他身旁,吆喝着赶路走了。

    一路上,也有不少人上了牛车。

    车上坐得满满当当的。

    不一会儿,一个刚上车的妇人打量着林蘅的大背篓,想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东西,能装那么大一篓子。

    林蘅嘴角笑了笑,也侧着身子瞄了一眼她的竹筐。

    那妇人顿时将自己的竹筐护在身下,生怕林蘅看出来她要去卖什么好东西。

    牛车不紧不慢走着。

    日头斜斜地挂在天边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了北山县城。

    街上人群来来往往,都是灰扑扑的衣服,有挑着柴火准备送去集市叫卖的农人,也有走街串巷挑着担子的货郎,还有各种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吵嚷声,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偶尔一辆马车经过,街上行人纷纷避让,李有田也赶着牛车侧过去身子。

    林蘅前世也逛过古镇,但这么真实的画面,还是头一回见。

    只是街上也有很多不甚美好的画面,几个小乞儿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瑟缩在路边。

    还有妇人一边忙着收拾手上的东西,一边骂着不听话的孩子。

    李有田轻车熟路将他放在济世堂门口,就拉着他的胳膊叮嘱道:“大珩啊,要是药铺不收。你再等叔一会儿,叔送完人带你去别的药铺子卖去。

    咱们多跑几家也行的,你小孩子家家的,莫要心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