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小伙子怎么不跟自己进屋?
作者:榴莲起酥   重生七零:糙汉老公娶青梅最新章节     
    没过多久,苏启明放学回到家。

    一进门,他就看到饭桌上放着一张便条,上面写着:“启明,饭菜在灶台上,记得吃。你哥喝醉了,别管他。”

    落款是“张春耕”。

    爹娘去世得早,家里全靠哥哥苏启东照顾,别说苏启东早熟了,苏启明更是小小年纪便懂得察言观色,一点也不给他哥添麻烦,早熟得像个大人。

    他轻轻叹了口气,放下书包,走到灶台前,把锅里的热饭和菜用抹布垫着手防烫,小心地端了出来。

    一个人静静地吃完,然后开始埋头作业。

    他写得很认真,字迹工整,几乎不需要涂改。

    苏启明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老师都对他很放心,只是早熟让他缺少一些这个年龄段的朋友。

    所以不上学的时候在家,写完作业也是在家跟自己玩,跟村里的孩子交集也少。

    这才是苏启东担心的点。

    完成学习任务后,苏启明细致地检查了一遍门窗是否关紧,确保家的安全,这才准备去休息。

    临睡前,他轻手轻脚地为苏启东盖上了被子,眼神中满是对兄长的关心与无奈。

    在给苏启东掖被角的时候,苏启明注意到了哥哥脸上的红印,他微微蹙眉,心里猜测可能是喝醉后不小心磕碰到哪里了,毕竟哥哥今天确实喝得不少。

    他没有多想,只在心里默默希望苏启东明天醒来能少些头痛。

    在苏启东睡的正香时,有人却想着法子得到张秀的心。

    朱知章下午讹到了十七块钱,这身上存款一下子就有二十块出头,瞬间腰杆子又硬了不少。

    回到知青点小心翼翼地藏好了他那二十多元的存款,心情略感安慰。

    等朱知章拿出给王伟买的礼发现有些摔得破损,顿时觉得失策。

    朱知章就觉得在跟张兰草他们谈赔偿时,当时就得态度坚决的要他个二十块钱,一毛钱都不讲价。

    看,这礼都花了他一块二毛钱呢,就得给他算到赔偿金额去里。

    得,下次还有这种好事,肯定得算个透透的。

    朱知章觉得自己简直发现了一条通向财富的通天大道啊。

    但此时无法,只得从藏钱的地方取出一块钱,看看还能买到啥样的东西做个添头。

    村里大娘们偶尔会从镇上带回些新鲜的肉回来给家里的男人或者孩子们沾沾腥,这会儿估计还有一趟骡车能回来呢。

    于是,朱知章特意又去了村头的骡车停靠点,眼睛紧盯着那条尘土飞扬的小路,耐心等待着。

    不一会儿,老范驾着他那辆老旧的骡车载着几位大娘缓缓驶入视线,随着“吱嘎”一声,车子稳稳停下。

    大娘们一个个面带倦容却掩不住归来的喜悦,或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竹筐、布袋,或背上背着盖着布头的竹篓。

    朱知章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一位大娘手里提着的肉,那肉色鲜红,油光发亮,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猪肉。

    朱知章快步上前,脸上堆起亲切的笑容,向大娘热情地打招呼:“大娘,您这是刚从镇上回来啊,这猪肉看着真新鲜。”

    大娘闻言,抬头看是来村里多年的知青朱知章,见他衣着整洁,说话和气,便也笑着回应:“是啊,家里孩子想吃点好的,这不难得去一趟镇上干脆买点,免得他们惦记。”

    朱知章见机行事,立刻摆出一副既懊恼又惋惜的表情:“哎呀,大娘,您可真是幸运,我今天一大早也去镇上了,结果肉铺的肉早卖光了,结果另外买了别的礼要送人,可是......哎,不小心给我摔破损了不少。”

    说着,他故意叹了口气,显得格外真诚。

    朱知章看了一眼大娘,又道:“您看,我这不是正愁着嘛,就想给再买点东西给这礼啊做个添头,免得难看。”

    大娘闻言,神色中闪过一丝同情:“这孩子,真是难为你了。可我这肉也不多,家里人口也多……”

    朱知章连忙打断,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一块钱,一边说:“大娘,我知道您也不容易,这样吧,我多给您一毛钱,您就匀给我一斤肉,行吗?就当是帮帮我吧。”

    朱知章双手合十,一脸真诚。

    大娘犹豫片刻,看了看手中的肉,又看了看朱知章恳求的眼神,最终还是心软了:

    “好吧,看你这么孝顺,我就分你一斤吧,一毛钱不用加了,你在咱们村也待许多年了,为人大娘还是知道的,和善,你跟大娘回家,大娘这就给你切一斤肉出来。”

    朱知章心中暗喜,面上却更加感激:“大娘,您真是太好了!这肉对我可太重要了,有这肉做添头,人家肯定高兴。”

    大娘带着朱知章回了家,到家门口,朱知章站住了脚。

    大娘还疑惑着,这小伙子怎么不跟自己进屋?

    她就听朱知章道:“大娘,我就不进屋里了,一个大男人进屋不合适,我就在门口等你。大娘一看就是个准头好的,我相信大娘。”

    大娘理解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说道:“你这孩子,心思细腻,大娘喜欢。那你就在门口稍等片刻,我这手底下可快着呢。”

    说罢,大娘转身进了屋,穿过朴素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院子,直接步入灶间。

    大娘瞧着灶间冷锅冷灶的,叹了一口气。

    要不是实在欢喜李丽丽侄女,她早就跟她男人提分家的事了。

    还不是怕分了家丽丽没钱花。

    现在基本上可都是他们大房在打工镇上、县城打工挣钱,老二家的基本在田间务农。

    不是她说,田间务农能挣几个钱,二弟和弟妹也不知道为几个孩子攒钱。

    现在好了,不仅指着他们大房,连弟妹都懒得不行,一年到头,锅里饭菜几次是她煮的。

    饭后又是几次她收拾的碗筷,实在太懒了。

    而且吧,懒就算了。

    成天还想着怎么巴拉东西去接济她娘家。

    哎哟,二弟妹整个就是拎不清的主。

    难怪二弟和孩子们几个都不喜欢这弟媳,太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