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术赤的顺利不同,由阿剌黑等三位千户那颜率领的五千人却遭遇了极其顽强的抵抗。
他们的进攻方向与术赤正好相反,他们是朝着花剌子模北部发起的进攻,经过一番急行军之后,他们被巴纳克忒城拦住了去路,这座城池的守军见蒙古军人少,觉得守城有望,于是坚守不出,与蒙古军相僵持。
但他们错误地低估了蒙古大军的战斗力,仅仅攻打了三天后,守军便死伤殆尽,于是守将开城投降。
蒙古大军进城后,将投降的军卒们全部杀光,而后将城中所有的青壮和工匠都补充进了自己的队伍中,组成了一支“哈沙儿”队(俘虏)而后直扑目的地——忽毡城。
忽毡城的守将名叫帖木儿灭里,乃是花剌子模的名将,以凶悍着称。
早在海尔汗杀光了蒙古使团之后,他就知道蒙古人的报复肯定会到来的,于是便面见摩诃末,建议他将主力布置到锡尔河前线,在那里以逸待劳,趁着蒙古大军立足未稳先发起进攻,但‘睿智’的摩诃末拒绝了他的建议,并且嫌他非常唠叨,于是命令他去前线驻守重镇忽毡城。
在接到防守忽毡城的命令后,帖木儿灭里第一时间便根据城池周围的环境布置了完善的防御体系。
忽毡城所处的位置在汉代被叫做大宛,着名的大宛马就产自这里,同时这座城市还处于一片绿洲之中,三面被水环绕,只有一面可以被进攻。
为了弥补这一面的短板,帖木儿灭里亲自率军在这面城墙的外围沙洲里建起了一座堡垒,并亲自带兵驻扎在那里,等候着蒙古人的来临。
阿剌黑等人在见到这样一座城池后,也陷入了愁闷之中;蒙古大军基本都是骑兵,根本不擅长水战,也没有足够的船只来发起渡河进攻,但唯一可以进攻的陆地却被对方死死地守住,无法寸进一步。
但这三位千户一点也不是死心眼,打不下来就叫援兵呗。
三人一边命令手下的蒙古骑兵从占领区内继续抓捕青壮补充到“哈沙儿”军中,一边向窝阔台与察合台求援,借来了两万蒙古骑兵。
在这期间,现有的“哈沙儿”们也没闲着,以十人、百人的规模编成一支支小分队,以蒙古人为队长,押着他们徒步从山里搬来石头填入河中,希望能打造出一条通道。
帖木儿灭里早就猜到了他们的意图,提前准备了十二艘小船,在船只的外围蒙上了一层掺着醋的黏土,并且用湿毯子盖在黏土外面,以抵抗火箭火油,同时在小船上留下了射击孔,以六条船为一队轮番去袭击填河的蒙古军。
这一番行动将蒙古军折腾的苦不堪言,但他们根本不在意,因为死的大多都是被掳掠来的“哈沙儿”士兵,蒙古本部的人马死伤不多。
就这样轮番铺设了好多天后,填河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经快要接近河中心了。
见到蒙古军的攻势已经无法制止,帖木儿灭里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将提前准备好的七十艘船运载着伤员和辎重沿水路撤离了这里,朝着另一处在河中小岛上提前建好的城堡迁徙而去。
不过他却太过于小瞧了蒙古军队,作为世界的征服者,他们可不仅仅只有武力,为了拦住他们,蒙古大军以铁索横江的做法在河里设置阻拦,但却被帖木儿灭里砍断之后冲破了防线。
蒙古军见阻拦不住,急忙派人联系下游的术赤,术赤接到他们的求援后也没耽搁,令手下在河两岸布置了浮桥与弩炮,同时派了一支军队在两岸沿河巡逻,随时准备截击他们。
帖木儿灭里不愧名将之称,敏锐的战场嗅觉告诉他,继续走水路不太安全,于是便在中途弃船登岸,让伤员河辎重先行撤离,自己亲率兵马在后面阻击追兵。
但地表之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抗衡此时的蒙古骑兵,帖木儿灭里与追兵缠斗了许久才堪堪摆脱,但刚刚追上辎重队伍没多久,追兵却又一次尾随而来,使得他不得不继续停下来作战。
就这样打一会走一会,帖木儿灭里的人马越来越少,辎重队伍也没保住,被蒙古人洗劫一空。
但帖木儿灭里坚持不投降,率领手下的兵马且战且退,直到所有的亲卫都全部战死,仅剩下他自己。
这位老哥也是一代传奇,他竟然凭借着一己之力穿越了茫茫的沙漠,而且在回到花剌子模后,他还重新拉起了一支人马继续与蒙古大军作战。
直到花剌子模灭国,这位狠人也没有投降,而是带着一批花剌子模志士流亡在外,坚持着复国大计,不过可悲的是,他在年迈之时因思念家乡悄悄回到花剌子模,结果被人发现,蒙古官员抓住他后将他处死。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心情其实很复杂,甚至不想将他的结局写出来,因为我觉得如此碧血丹心的一个人不应该是这样的死法,但这就是事实,曾经血淋淋又赤裸裸地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尊重他们也尊重历史。
惟愿天下再无战争,和平万岁!
与几支偏师的辉煌战果相比,铁木真率领的主力也是毫不逊色。
在渡过了锡尔河之后,铁木真的大军便抵达了匝儿讷城之外,与术赤的使者三番两次被杀不同,铁木真派出招降的使者很顺利地便招降了这座城市,铁木真也没有屠戮他们,只是按照他们平时的税率收取了赋税并将青壮年都征集起来做了签军(壮丁),而后继续朝着不花剌城开去。
公元1220年2月,铁木真扫荡清了所有的外围障碍,大军抵达不花剌城下。
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花剌城极度繁华,光是内外城的城门加在一起就有18个之多,而且城池的防御系统分为三层,除了外城与内城外,还有一座内堡;不仅如此,城中还引入了一条渠水,并修建了水闸与蓄水池,这相当于是最早的自来水基站,也正是因为这条渠水的引入,整座城市完全不似在沙漠之中,自然环境奇好,亭台楼阁、公园水塘随处可见;城中更是有一座修建了100多年的大清真寺,作为百姓们礼拜祭祀之用。
但如此坚固的大城却只守了三天,因为守将阔克汗和他的两万军队在坚守了三天之后自觉不敌,于是便带着大批的百姓弃城而逃,可如此庞大的队伍行进速度极慢,在城外的阿姆河边就被蒙古铁骑追上,所有人都被屠戮殆尽。
见到城外的惨状之后,城内的士绅们吓得急忙开城投降,可仍然有400名死忠份子退守到内城之中继续抵抗,铁木真纵马入城,用皮鞭指着这些人的鼻子怒斥道:“你们这些人都犯了罪,而且你们之中的大人物犯了更大的罪;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我就是代表你们的上帝来惩罚你们的!”
“上帝之鞭”的名号,就此诞生!
由于不花剌城并未第一时间开城投降,铁木真便下令将所有城中百姓都驱逐出城,除了随身的衣物之外,不得携带任何东西;在做完这些之后,残忍的屠杀开始了。
据统计,此次屠杀将三万余城中男子枭首,所有妇孺尽皆被掳为奴隶,其余青壮年则被编为“哈沙儿”队,作为随军炮灰进攻撒马尔罕。
做完这些之后,铁木真又命令士兵们用投石机将城中所有建筑砸平,并放火焚烧。一夜之间,作为中亚最大城市之一的不花剌城除了清真寺等砖石建筑外,尽皆被夷为平地。
1220年3月,铁木真率领大军汇合了其余几路人马,包围了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马尔罕。
作为一国首都,撒马尔罕的繁华程度自然不必多说,城中所产的各种商品销往欧亚各地,甚至千里之外的中原各国都从这里进口‘撒马尔罕甜瓜’,此城的东城门更是叫做‘中国门’;而且此城之中居住了整整50万人之多,在那个时代堪称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
除了繁华之外,城中的各项防御措施也堪称阿拉伯世界之最,除了外城、内城与城堡这固定的铁三样之外,还增设了箭楼、投石机、马面等防御工事,城中还修建了水渠与城外的大河相连,以保证城中的水源供应,并且储存了足够全城人吃几年的粮食。
但即便有着如此完善的防御,我们伟大的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先生依然还是逃跑了,美其名曰要去夏季营地驻扎。
不过摩诃末也知道首都不能随意放弃,在逃跑之前还是在城内留下了整整十一万的守军,其中六万是骁勇善战的康里人,另外五万则是波斯人,另外还给他们留下了20头大杀器——战象。
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执政的国家,摩诃末此举不得不说有借刀杀人的嫌疑,但已经这个时候还在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排除异己,他的目光属实是过于短浅了。
铁木真对于此战也是颇为谨慎,亲自绕城观察了两天,在得知了摩诃末已经逃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哲别、速不台及脱忽察儿三人率军3万前去追击;又派了阿剌黑和牙撒兀儿两名千户那颜率偏师南下渡过阿姆河,去攻打镬沙与塔里寒两座城池,以截断南侧与这里的联系。(此二城位于今阿富汗境内)
第三天,城中的守将看见城外围城的蒙古大军少了许多人,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便主动出击,铁木真正愁没法打破这个坚硬的乌龟壳,对方此举可谓正中下怀,于是亲率大军上前迎战。
事实证明,在蒙古铁骑的马刀之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与之抗衡,出城的花剌子模大军被杀的大败亏输,为了挽救劣势,守将又将他们压箱底的战象也拉了出来,希望能挽回劣势。
但蒙古人却让这些花剌子模人民第一次见识到了热兵器作战,从中原掳掠来的工匠大军终于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在火炮的怒吼声中,大象们被惊的四散逃逸,不仅没对蒙古大军产生威胁,反而将花剌子模军队的队形冲散开来;守将一看情况不妙,急忙将人马撤了回来,继续闭门不出。
蒙古骑兵未能趁势冲入城中,只能暂且歇战,继续围困着城堡;但贪生怕死者无处不在,康里人的首领脱海汗被白天的血战吓破了胆,他认为自己也算是突厥人的后裔,跟蒙古人属于同宗同源,哪怕投降了也会被优待,竟然主动带着三万人马出城投降。
守军都跑了,城中的百姓更加惶恐,再加上蒙古军对于抵抗的城市必屠城的政策,百姓们也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决心,他们共同推举了城中的法官、教正等德高望重之人为使者,出城面见铁木真洽谈投降的事宜。
铁木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保证不屠戮他们之后,撒马尔罕城的城门便朝着铁木真缓缓打开了。
虽然对方打开了城门,但谨慎起见,铁木真没有命令大军直接入城,反而让士兵们带着工匠与“哈沙儿“们(奴隶)开始拆城墙,并且将城中的所有百姓都赶到了野外,直到能令骑兵能够纵马奔驰的程度才停下。
直到这时,铁木真才透露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在确定整座城市没有了抵抗之后,他下令将投降的三万康里降兵全部处死,并将首领脱海汗枭首示众;而后又从百姓中抽取了三万名工匠,赏赐给儿子、妻妾和有功的将领,还选取了三万青壮组成了签军(壮丁),作为炮灰来供他驱使。
做完这些之后,他先是让跟随了自己许久的耶律阿海担任撒马尔罕的长官,并且留下了一支队伍供他调动;自己则带着大军前往摩诃末曾经的夏营地——纳沙弗避暑。
此时的摩诃末已经被哲别和速不台的大军撵的到处乱窜,他没想到蒙古人的追兵来的这么快,所以急忙率军南撤,朝着哥疾宁的方向逃离而去,准备在哥疾宁与蒙古军决战,如果不敌还能逃亡印度。(哥疾宁在今阿富汗东南)
但走到半路的时候,他又改主意决定不去哥疾宁了,反而向西逃亡伊剌克(今伊拉克),太子扎阑丁急忙劝谏,但摩诃末一心一意地逃亡,扎阑丁的话一个字也没听。
就在两人争论之时,撒马尔罕陷落的消息传来,摩诃末彻底惊呆了,他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撒马尔罕城只守了五天,蒙古人的强大超出了他的估算,于是立即上马再次逃跑。
但一直跟随他逃跑的士兵们不干了,他们一如几百年后的东北军,眼瞅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敌入侵,自己却只能执行不抵抗的政策,于是他们决定发起兵变,杀掉摩诃末而后拥立他的儿子扎阑丁。
不过他们的计划却被摩诃末察觉了,于是摩诃末连夜转移到别处,待天明之后过来查看,发现自己的帐篷外面已经插满了箭矢。
眼见此番情景,摩诃末更加疯狂了,这回他谁都不敢再相信,只带着自己的亲卫马不停蹄地朝着西面狂奔,一直跑到你沙不儿城才停下休息。(今伊朗内沙布尔)
可没过几天,哲别与速不台的追兵又撵了上来。
摩诃末都要绝望了,这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正巧这时他的次子鲁克纳丁聚集了三万人马前来勤王,他麾下的大将便建议他在这里据险而守跟蒙古军正面作战;但摩诃末哪有这个胆子,自从知道追兵是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准备抵抗了,前两年的那场遭遇战让他见识到了蒙古骑兵的厉害,从那之后他便经常做一个噩梦,梦中一个面目狰狞的蒙古大汉举起马刀砍了自己的脑袋。
不行,我还得继续跑,跑到蒙古人找不到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