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灭亡了,宋蒙之间脆弱的联盟也宣告解散,两方开始彼此戒备,蒙古方面派出汉人刘福为河南道总管,负责恢复河南地区的秩序,并收拢百姓,已定民心;塔察儿则率军屯于黄河之上,用来震慑宋军。
宋国方面则是听从了淮东制置使赵葵和其兄两淮制置使赵范提出的“守河拒关,收复三京”的建议,命赵葵前往光、黄两州之间开阃(开府设衙之意),另命庐州知府全子才率一万兵马由合肥向汴梁进军。(三京指‘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
全子才一路小心谨慎,时刻提防蒙古大军设伏,加之蒙古攻金之时将黄河决堤,河水泛滥成灾,道路泥泞难行,连行二十余日方才抵达汴梁城下,此时恰逢李伯渊等人诱杀崔立,担心蒙古大军报复,遂顺势献城投降。(金国灭亡后,汴京改成汴梁)
与此同时,赵葵亦从淮东募兵五万,由泗州与宿州两处出发,亦往汴梁行来,并于半月后于汴梁城内会师,但因粮草不足,大军便停于汴梁城中,并派人回宋廷催促补给。
对于宋军的行动,窝阔台完全没有在意,此时的他正与草原之上召开了库里台大会,会议的议题便是如何灭宋。
但窝阔台可以不在意,塔察儿却不行,毕竟他是中原地区目前地位最高的蒙古将领,岂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人打下来的江山被宋军窃取,但宋军势大,人数又远超于己方,暂时也没有太好的计策退敌。
不过正所谓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就在塔察儿烦恼之际,赵葵却急于求成,想要快正速达成收复三京的战略目的,于是命监军徐敏子率一万三千人先行奔赴洛阳,又命杨谊率一万五千弩兵作为策应,但两支军马皆只给予五日粮草。
收到这个消息后,塔察儿一下放心了,既然对方分兵,那自己再无威胁,于是下令洛阳城守军全部撤走,将空城让给宋军,自己则亲率主力大军偷偷藏于洛阳城以东不远处,等待着宋军的到来。
对此,领军的徐敏子毫不知情,他满心都是即将收复西京的喜悦,同时还幻想着日后回朝中复命时,能得到什么封赏。
在临近洛阳城时,徐敏子为了享受一下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暂时让大军停下脚步,派一支二百人左右的先锋提前入城,准备让他们先去布置一下,让百姓们做做样子,到时候写在奏折上,肯定会让皇帝龙颜大悦。
这二百人得令,声势喧闹的进了洛阳城,果然发现了一群百姓正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只不过人数有点少,便将其领头之人喊了过来询问情况,这才得知,整座城中只有三百余户百姓,其余不是逃走,就是被蒙古军杀掉或者掠往北方。
徐敏子闻讯后,十分无奈,但收复西京的功劳也让他很满意,于是便命大军入城,并修缮城中工事,并派人回汴梁催粮。不过仅过了一日,洛阳城中的大军便彻底断粮,于是大军便收割蒿草磨碎和面做成饼发给士兵们食用。
不单是徐敏子的大军,紧随其后而来的杨谊大军也即将断粮,单因为比前军晚出发的缘故,他们目前还不用去吃蒿草。
在行至洛阳以东的龙门时,杨谊见手下将士疲惫,且马上即将抵达目的地,于是便放松了警惕,让全军原地休息,埋锅造饭。
你说巧不巧,他们休息的地方,正是塔察儿大军埋伏之处,本来塔察儿的目标就是他们,这下可好了,不等人家先发动进攻,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对于这种喂进嘴里的羔羊,塔察儿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命令手下大将刘亨安率军出击,已经养精蓄锐许久的蒙古大军顿时冲出,看见突然杀出的蒙古骑兵,正兴高采烈吃饭的宋军将士都懵了,这些人都是从哪来的?但是当闪着寒光的马刀砍到他们身上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惨嚎,丢盔卸甲地往来路逃窜。
仅仅一个冲锋,刘亨安便将杨谊的一万五千人击溃,并率军追杀百余里方才回返,塔察儿大喜,拍着刘亨安的后背说道:“真骁将也!”
次日,塔察儿亲率大军前往洛阳城外扎营,徐敏子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营帐都快吓尿了,一矢未发便率军撤退,准备绕路逃回汴梁,却同样在走到龙门的时候被蒙古军探马发现,塔察儿亲率大军出击,徐敏子所部抵抗不及一个时辰便宣告崩溃,徐敏子本人也负伤而逃,但却不敢继续向东,只能向南侧的蔡州逃窜,抵达蔡州后却被蒙古追兵追上,无奈只好继续南下,直到抵达光州(今河南潢川)才甩开追兵,此时跟随他的士兵仅剩三百余人。
赵葵及全子才二人听闻洛阳的败讯后,震惊不已,自觉宋军所剩余人马不敌蒙古骑兵,便匆忙率军撤离了汴梁,退回了南方,“收复三京”之谋划,彻底宣告流产。
这一事件史称“端平入洛”。
在收到了赵葵等人败退的奏折之后,宋理宗惊惧不已,为了重新制定对蒙的策略,他急忙召孟珙入朝询问他的意见,孟珙回答道:“臣乃一介武夫,当言战,不当言和!”
宋理宗闻言十分欣慰,于是命孟珙为知黄州,节制黄、蓟、光三州及信阳的军马。
但孟珙毕竟在朝中地位不够高,宋理宗担心他无法统帅一方作战,于是便东从楚州开始,沿淮河向西连至四川利州,打造了一条完整的防御线,并设置了三个战区,派朝中重臣担任统帅,积极备战,准备应对蒙古大军接下来的进攻。
第一个战区为两淮战区,以扬州为战略支点,淮东制置使赵葵与淮西制置使史嵩之为统帅,负责江南地区的战事。
第二个战区为荆襄战区,以襄阳为守备重点,从两淮制置使改任为京湖制置使的赵范为统帅,负责抵御蒙古大军的正面进攻,也是整座防御阵型中最为重要的一路。
第三个战区为川陕战区,以蜀口的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三座关隘为战略要点,四川制置副使赵彦呐为统帅,负责防备从潼关外进攻的蒙古军队。
除此之外,因为两淮战区地处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所以在这道防线的后面又依托长江天险设置了一道沿江防御线,同时在建康派驻了一支禁军精锐,作为前线大军的战略预备队。
不得不说,宋廷之内还是有能人的,既能以江河山川为屏障将蒙古大军拒之门外,而且还能依靠南方发达的水系,快速将援兵或者粮草运抵任何一个地方。
想法是不错,具体实施起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1234年秋,窝阔台以宋国背盟为由,兵分三路南下,开启了长达46年的蒙宋战争。
由于南宋方面设置了三个战区,窝阔台也将大军分为东西中三路。
西路军统帅是窝阔台的次子阔端,他被封为凉王,封地就是原来的西夏故地以及靠近青海一带的西藏部分土地,他的进攻方向是陕西及川蜀地区。
中路军则是以窝阔台三子阔出为统帅,进攻宋国最重要的荆襄防线,襄阳城自从被岳飞北伐时收复之后,就一直作为宋国抵御北方敌人南下的战略要地,整座城池中储备粮草三十万石,各类军械武器装满了二十四座武备库,极为难攻,但一旦攻下这里,整个宋朝的腹地将无险可守,所以这一路的战略目的就是攻占襄阳。
东路军统帅则是由口温不花率领,带领诸多投降的汉人将领率军进攻唐州,战略目标是攻占合肥,威胁南宋都城临安。
好多人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领军的是窝阔台的二儿子和三儿子,长子呢?长子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1235年春,因为钦察草原多次爆发叛乱,严重威胁了蒙古的统治,收到了拔都发来的求援信后,窝阔台便下令由术赤长子拔都、察合台次子拜答儿、自己的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各率本部人马,诸万户那颜、千户那颜和驸马、诸王之家亦各自派遣家中长子第二次西征,目的是占领钦察草原及斡罗斯等地。(前文中讲过,察合台的长子木阿秃干死于第一次西征)
由于各家都是派出长子出征,这次西征也被称为“长子西征”。
这支大军一共集结了十五万人,以老将速不台为副帅,主帅却安排两个。
之所以要两名主帅是有原因的,此时的蒙古帝国虽然名义上都叫蒙古帝国,但因为各个汗国的分建,本质上都相当于独立的国家,术赤的长子拔都作为铁木真的长子长孙,又是钦察汗国的国王,所以自然而然被任命为外部诸军统帅,负责统领这些独立汗国所派出的军队。
而从蒙古帝国本土派出的贵由及蒙哥率领的则是窝阔台派系和拖雷派系的军马,是草原本土的中坚力量,所以也被称为内部诸军,贵由暂时担任他们的统帅。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行军与筹备,在秋季到来之时,西征大军终于在伏尔加河东岸完成了集结,诸位长子经过仔细地商量,决定各自统帅各自的军队,以速不台为先锋,率先向钦察草原上的诸部发起进攻。
此时的钦察草原也乱作一团,钦察部的一位首领忽鲁速蛮担心蒙古大军一到自己无法抵挡,已经提前遣使去联络拔都,请求投降。
拔都自然同意,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所以蒙古大军刚刚抵达,忽鲁速蛮便带着自己的继承人班都察举族投降。
可有软骨头自然也有硬骨头,钦察部的另一位首领叫做八赤蛮,他就不愿意投降,反而依托伏尔加河左岸的丛林不时出来偷袭一下蒙古大军。
此时负责钦察草原战事的指挥官是蒙哥,但却无法对八赤蛮的部队展开合围,于是便向贵由请求增援,贵由便派老将速不台带兵支援蒙哥,对八赤蛮的残部展开围剿。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速不台此时已经六十岁了,但十五年前他与哲别仅率两万人马便荡平整个钦察草原的壮举至今还烙印在钦察部的老人心中,听到他来进剿的消息,顿时惊惧不已,纷纷请求八赤蛮投降,但八赤蛮年轻气盛,自恃勇武过人,不仅不愿意撤退反而还顺势设下了一个空城计,将自己的大营让出,自己带人藏于四周,准备诱杀速不台。
速不台不知有诈,在打听到八赤蛮大营所在之后便率军直扑,却正中了八赤蛮的陷阱,大军不备之下被八赤蛮击溃,开始四处逃窜。
八赤蛮不愿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眼见这个在钦察草原有着赫赫威名的蒙古大将被自己打的落荒而逃,兴奋不已,亲率大军开始追杀速不台。
不过速不台岂是庸碌之辈,在转身逃遁了几十里后,速不台趁着八赤蛮的追兵未到,赶紧趁机收拢军马,等到八赤蛮率军追杀过来时,已经稳住了阵脚,正面迎击八赤蛮。
八赤蛮自恃勇武,主动上前要求与速不台单挑,速不台大怒,以60岁高龄拔刀上前与他站在一处,二人厮杀不止,直到天黑竟然都未能分出胜负,只好暂时休战回营。
回到了营地中,速不台闷闷不乐,心想自己难道真的老了么?
蒙哥看出了他的想法,上前劝解道:“将军不必忧虑,八赤蛮武力不俗,打他我们可智取,不必硬攻,今天他和将军打了一天必然疲惫,我们可以发动夜袭,他们必然想不到,咱们一定能获胜。”
速不台闻言觉得有道理,于是便稍作休息,待夜色深沉后亲自率军出击,八赤蛮果然没有准备,被蒙古大军打的大败,他本人光着脚独自逃走,一直逃到了里海中央的一个小岛上,本以为凭借广袤的海洋能够暂时阻挡蒙古追兵,却不曾想海面上突起大风,海水都被刮走,蒙古追兵都不用坐船,骑着马就上岸了,将八赤蛮给生擒,最终不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