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学子北游,釜底抽薪
作者:江天寥廓   长生可否最新章节     
    张执象五月二十四离开沁源,天问在二十七日便监测到了晋商的异动。

    张执象沿太行山南下的时候都发现了晋商在太行山中的布置,王家定然不会不知道这些,他们非但知道,而且早有安排谍报人员。

    王家的情报系统是当世最发达的,厂卫在这几年虽然又发展了一些,但嘉靖初年刚继位的时候被剪得太狠,如今依旧不太得力,想要恢复到永乐年间的盛况,是不可能了。

    甚至不如西厂提督汪直和武宗朝的刘瑾时期。

    说到底厂卫是皇帝没办法才这么玩,嘉靖不需要太倚重厂卫,所以厂卫的资源和发展也都有限,许多时候情报能力反而不如天问。

    范家要调度八千精兵围剿沁源,这动静可不小。

    五月底的时候,天问便连范家的作战计划都知晓了,如此摆在沁源面前的就有一个问题,张执象已经联络好京师那边的,沁源学子去京师大学的进修,还去不去。

    “要不,等解决完了范家再让孩子们去京师?”

    执行委员会上,陈卿是如此觉得的,哪怕八千精兵其实不算什么,沁源过去的预案都是十几二十万的大兵团对抗,去京师的只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已。

    沁源的兵团主力,还是当年西迁的青羊山起义军,这批人都三四十岁了,正值壮年。

    新生代去京师,并不影响沁源的主体战力,只是影响沁源的战争潜力而已,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兵力充足一些,作战的损失也会更少。

    出于这些考量,陈卿认为打完了仗再去京师更好。

    王绛阙却不认同:“安南的仗,南洋的仗打完,大明的均田还会远吗?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让学生们接受培训,然后前往各地农村进行工作才行。”

    “倘若晋商带着所谓的八千精兵就能攻破沁源。”

    “那我们这些年的经营也就是一个笑话了。”

    悍匪、私兵永远不可能跟正规军相提并论,这是军队的性质决定的,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必然是最有纪律、最有信念的部队。

    那些悍匪、私兵大多数情况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逆风,就是纯粹的乌合之众。

    沁源的假想敌一直是大明军队,如果连晋商这八千精兵都挡不住,那以前的假象就都是一个笑话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他们也不怕这八千人人,只是,“范家和晋商手中掌握的军队定然不下十万之数,情报表明只有八千人,可他们未必不会倾巢而动。”

    “至今还没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进攻我们。”

    “难道是因为张执象杀了范灵煜,亦或是我们要搞均田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倘若如此,地方官府恐怕也会配合他们。”

    “不可不防啊。”

    说话的是一个老先生,叫魏垣,他是一个老秀才,以前就在沁源教书,但教四书五经之余,更多的是教《梦溪笔谈》这类书,注重学问用于实际,提高生产生活。

    自起义军来沁源以后,老先生便在帮忙搞教育,如今是沁源大学的校长,也是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老先生功名不高,却不代表学问低。

    他这话一说出来就直接点中要害,是的,晋商要对付我们,可他们是为什么发动这次进攻,诱因是什么?

    不同的原因,将会影响战争的规模,这得考虑。

    陈卿也觉得是这个道理,直觉告诉他,这一次很危险,别小看这种直觉,他从草莽间崛起,历经生死多少次死里逃生,都是因为这个直觉。

    “王姑娘,此次情况不妙,不宜激进啊。”

    陈卿等几位当家再次劝说,王绛阙没有改变主意,而是看着他们说道:“诸位很清楚我们在进行什么样的事业,我们又面对着怎样的敌人。”

    “虽然我们一直以来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外界不了解我们的具体情况。”

    “可是,我们是做什么的,他们却是知晓的。”

    “在安南均田之前,他们可能还没有必要全力对付我们,但安南均田已经开始,我想士绅应该不会再坐以待毙了。”

    “这对于沁源来说,会很很难的一关,我们也没有把握能够百分百的渡过去。”

    “所以。”

    “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万一沁源被攻破了,变革的火种就要从此熄灭吗?趁着他们还没有合围发动攻击,我们必须选出一批学生前往京师。”

    陈卿看着王绛阙认真的样子,忽然明白王绛阙为什么在大婚后还留在沁源了。

    她猜到了……

    从最开始有关于安南均田的情报传来的时候,她就猜到了,张执象没有嗅到沁源的危机,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王绛阙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

    她甚至没有跟王源之说……

    嘉靖、王家、张执象,他们的心思都在安南和南洋的战事。

    “我同意,让学生们去京师吧,这对他们是一场拉练,路上虽然也会遇到危险,但我相信他们能够解决的。”

    陈卿表示了赞成,京师那边已经八百里加急将相关手续印信,送到,学生们可以直接行军至京师。

    魏垣沉吟了下,说道:“的确应该送一部分学生出去,但不该是所有年轻人,只送16~20岁的孩子吧,有大约一万两千人的样子。”

    本来要送两万八千人去的,魏垣一下子砍掉了大半。

    其余的执行委员也认为这样最好,他们讨论了一会,看向王绛阙,王绛阙平静的点了点头,应允了这项提案。

    接下来就是商量一些具体安排和战争应对。

    在送走孩子们之前,他们没有将晋商的情报公布,短短半日就将学生们组织好,为他们壮行,待看到这些青少年背着行囊和枪炮走出大山,陈卿向王绛阙问道:“这次有多危险?”

    王绛阙平静道:“绝对比马武寨规模更大。”

    陈卿:“可是并没有官兵的情报传来?”

    王绛阙摇头道:“临时下达命令即可,大明有完整的军制,只要正常运转,最多五日,太行山左右三省都司便可以将先锋部队派到沁源周边,最多十日,大军就会压上。”

    “能战之兵不会低于六万之数。”

    从安南的战场就可以看出,一省都司,差不多也就两三万的兵能打,内地还要更少一些,但嘉靖七年他们还在镇压青羊山起义军,所以两河的武备并没有荒废。

    精锐战兵超过六万,各种辅兵加上,怕是有二十万大军。

    这是真的难打了。

    陈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还是不敢相信,大明的江山已经烂到了这个地步,文官们已经完全不在意皇帝,直接调动地方大军了。”

    王绛阙摇头,说道:“我们是青羊山起义军,他们有借口的,事后追责,那都是事后了,他们自有朝堂上的力量遮掩庇护。”

    “至于我们已经跟嘉靖联盟,嘉靖也发了中旨,给了印信。”

    “这没用。”

    “他们不会认,直接说这是伪造的就可以了,嘉靖再怒也改变不了什么,没有经过内阁批示的圣旨,根本不具备法律效果。”

    “双方都在互相撕破游戏规则,未来只会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