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拿着官府的钱给自家开田和盖房,不好吗?
作者:小波不停   绝境求生崇祯帝最新章节     
    对普通个人来说,目前的大明,是难得的大时代。每一个动念和抉择都关乎着未来的一生,甚至能关乎到以后数辈人的命运。

    就比如石大宝是选择去辽东、还是去西域,或者想尽办法留在老家,都会让自己的家族遇到迥然不同的命运。

    谁都没有看透命运迷雾的本领,在时代的洪流中,谁又能保证自己的抉择是正确的哪?走一步看一步,是唯一的应对方式。

    朝廷针对泄洪地区的移民政策推行开来后,有六成的百姓选择移民辽东,因为那边的情况,现在看起来更加确定一些。有两三成的百姓则是想尽各种办法,留在原籍。去人生地不熟的异地,终归让人觉得心不安。家乡的条件再差,也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生活下去的方式应该会多一点。大约只有一成选择去西域安家,他们像石大宝一样,骨子里是有冒险精神在的。

    搏一搏,说不准因为分的地多,全家的命运都会因此改变哪。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再条件差的地方,富人的生活还是要比条件好的地方的穷人生活好。

    近五十万迁移人口,这次的移民工程规模不小。即使有铁路运输的便利,将这个工程完成,也得数月时间。朝廷预计的完成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这半年时间里,会分批将百姓运到移民点。

    去辽东的人虽然多一些,但运输条件却相对较好,完成起来比较容易。比较困难的是往西域移民,铁路到现在也没通到哈密。而西域行省,想要迁民的地方离哈密还甚远。尹犁河谷、迪化和吐鲁番,是西域行省最想要人的地方。与这些地方相比,哈密都能算已经被熟化的地方了,因为那边已有近十万汉民百姓。

    从哈密到吐鲁番,以及吐鲁番到迪化,要经过大面积的无人荒漠区。让大量的移民通过过这一区域,保障难度相当大。而移民通过这块区域的方式,只能是步行或者乘坐马车。让好不容易弄过来的移民,靠步行到移民点,西域行省的官员们觉得好说不好听。但是凑够运输数万移民的马车,十分不容易。

    最终、经过数次商讨,李定国和黄超他们商议的办法是在哈密到安域城沿途,分散布置两千多辆马车。然后在这一路,修数十处大型的补给中转站,用交替运输的方式将来西域的百姓,接到移民安置城市中。

    等大规模移民工作结束后,参与运输的人员、车辆和场所也不会闲着!他们将参与到西域铁路的修建工作中。人员和车辆负责运输铁路修建物资,场地哪、供修路人员和机构免费使用。等铁路修建工作结束后,再进行裁撤!

    强扭着自家媳妇做出移民西域的决定十来天后,石大宝带着媳妇三个儿子,踏上了移民西域之路。效率之所以如此高,是由于主动去西域的人太少了,能抓一个是一个,凑够了一列火车的移民,负责移民工作的人想着赶紧将这些人打发过去再说,免得夜长梦多,有人中途变卦。

    从村里出发,到了江口、乘着轮渡,石大宝和四百多本村乡亲赶到了武昌。然后就上了由货运车厢临时改装的移民专列。所为改装,也就是在车厢中开了几个窗子,还在车厢中打了一个能上厕所的隔板和地洞,最后在车厢的地板上铺了一层防潮和保暖的稻草。

    除了在大点的站,给移民车厢送伙食和热水外,其它地方根本不让移民下车。一路疾驰用了十天后,石大宝等人已经过了星星峡,进入了西域境内。

    下了火车后,移民们被安置在专门的保障供应点,等候马车转运。

    马车的运力要比铁路差的多,五十辆马车,也只能拉三百多号人。石大宝等一列火车过来的人,还有一部分暂时留在了保障站,等候下一次转用。

    持续倒了二十几次车,用了近一个多月时间,石大宝一家才抵达他们移民的终点站安域城中。这一趟,坐完火车坐马车,还真是将车坐麻了。

    “他爹、官府不是说要给我们分砖瓦房吗?你看分的这是啥?”住进安域城边分的安置地窝子中,石大宝的媳妇就开始抱怨了。货不对板啊!明明说好移民过来后会按人口由官府提供砖瓦房,可到了地方后,分到手的只是地窝子!这不是骗人吗?

    “你急个啥?官人不是说了吗,等明年夏天,就组织大家盖正经房子,这房子只是过度房。”

    “那分的地哪?安置的官人说,今年不分地又是怎么一回事?”

    “你没听人说吗!接下来,官府会雇我们去开地、修渠,让我们先通过开荒攒点安身立命的钱。等明年种上一茬地,将地种熟后,就按人户和之前记下的补田分田到户。明年先兑现一半,后年再兑现一半。像咱家五口人,我算了一下,最后到手的田要一百五十多亩哪。”

    “可是、不分到手里,我总是心里觉得不踏实。官府再变卦怎么办?”

    “你这点见识!就是现在将田分到手里,分的也是荒地,你觉得咱有那个能耐开出田种上粮食?即使开出来种上明年啥收成都不一定。官府这么做,是为了让我们不白费工夫,让我们先立住身。现在拿着官府的钱给自家开田和盖房,不好吗?”

    “道理都让你讲完了!你眼窝子就看上了哪一百多亩地,你想没有想过,到时候即使分到手里,咱家能种的过来吗?”石家媳妇被丈夫说的起了气,自家丈夫这是将啥事都往好里想,一点不考虑困难。

    “怎么就种不过来?你没听官府说吗?会给种田户担保贷款买牛。每五十亩地,可以贷一头牛或者骡子,有了三头牛骡,咱家老大和老二也能干成活,还就不信把一百五十亩地种不上。”

    “你说的好听,在老家咱们就十亩地,咱一年都忙不过来。到这里要种一百五十亩地,你还能着不行。”

    到了新地方,夫妻两人对接下来的生活,心里其实都七上八下,石大宝只不过是用自己的嘴硬来掩饰心中的不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