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起床,郑森摇着脑袋恢复了清醒,屋内已是空无一人,摸了摸床边的褶皱痕迹,还是温的。
“碧珠,碧珠?”
“哎,奴婢来了!”
董酉姑的贴身婢女碧珠从应是一直在屋外候着,听见了郑森叫她便推门而入,施了一福:“公子,夫人去内宅问安了,刚走。”
“嗯。”
郑森点了点头,碧珠就细心的凑过来给他更衣,洗漱之后郑森来到书房,看着满架子的书感慨起来。
“枉费这么些书了,怕是今后再难派上用场。”
自己的书房,他却从穿越以来就没待过多少天,五月至今,四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跑了澳门、佛山、漳浦、海澄等地,也算是不枉郑氏子弟的身份了。
从书房中的一侧找到新放的几卷书,郑森从中抽出一本捧在手上翻了起来。
“东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岛中。起魍港、加老湾,历大员...地暖,冬夏不衣。妇女结草群,微蔽下体而已。无揖让跪拜...当其耕时,不言不杀,男妇杂作山野,默默...”
一篇《东番记》读完,郑森回味无穷,对明末的台湾多了几分认知。
他从郑氏老兵与郑芝豹等人那里亦了解过台湾的情况,不过或许是年久日远,或许是对台湾已不在意,从他们口中得到的信息非常不全面,多有缺失,难以作为考证。
本想着亲自去一趟台湾,实地去考察一下那边的情况,为日后移民过去开发当地铺路,因为时间缘故一拖再拖,九月间怕是也不得闲,得与黄道周等人同往拜访泉州乡贤士绅,而到了冬季的话,南风减弱北风日强,就不好往台湾去了,。
左右都是麻烦,幸好叶祝这厮明白事理,知晓自己保他一命还予以钱粮安顿,在海澄休整了半个月就主动请缨往台湾去了。
“不过荷兰人终究是个麻烦,我不去的话...”
正吃着咸粥想着台湾的事,书房外就传来碧珠的呼声。
“公子,兴化府的周老爷来了,杨公子在前面接待呢。”
“来了!”
郑森精神一震,当即将碗中咸粥一饮而尽,把东番记塞回书柜的时候停顿了片刻,而后放入怀中就起身出了书房。
穿过庭院,来到前厅,一过屏风就见到了杨于两正坐在下首恭敬的向一旁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叟请教着什么。
“方叔公!”
郑森大步上前,请老叟坐在主位上,对方连连推辞不从,他也不好强求于是与杨于两一样坐在其下首。
“哪里敢当什么公?不过山海间一老叟尔,蹉跎半生毫无建树,岂能与你们这些年轻俊才面前托大?”
对方谦虚的紧,郑森也放开了谈。
来人名叫周婴,兴化府人,年少才学出众精通书法经史,然而困顿于童子科不得入仕,而立不惑之年才为诸生,后以明经贡入京,在江西任了年许知县便辞官归乡了。
“飞黄公令慈大寿,既请婴来实乃幸事,方才我已见过令尊,可是明日前往拜谒妈祖?”
“正是,劳烦方叔公了。”
“哪里哪里,石井郑氏人才辈出,想必妈祖娘娘早有庇佑,哈哈!”
...
翌日,即是黄氏偕同安平郑氏老小前往石井拜妈祖的日子,郑森与董酉姑自当随行,就连小郑经也带上了。
一路浩浩汤汤,声势浩大,沿途百姓见了自是无不羡慕,单论财富,石井郑氏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头一等,无人可以比拟!
在闽南人心目中,妈祖算得上最重要的神了,但凡出海必拜妈祖,平日也每日叩拜,原因无他,只求出海保佑平安而已。
郑森当然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不过在这个科学方兴未艾的年代,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难生存下去,精神世界的空虚有些时候往往要比现实世界的苦难折磨人。
拜妈祖既被闽南人视为重要之事,郑氏这等家赀与势力,拜妈祖也是与常人不同的。
贡品一一奉上,各种盛大仪式过后,到了傍晚才算结束。
就在回去的路上,郑森回味着这一天见到的人们对妈祖的敬意,琢磨着怎么借着妈祖在移民台湾这件事上做文章时,经过一座石桥脚下一滑,却是跌到了水里。
“咕噜咕噜!呜呜,哇!”
猝不及防的落水让郑森格外慌张,原身虽会水却并不精通,他自己更是个旱鸭子,所以才会在前往台湾之事上犹豫不决,外海不比沿海,风浪甚大。
经过一天的仪式,回去的队伍已经没了来时的整齐,不过瞧见郑森落水,郑家仆人与家丁纷纷前往救人,郑森呛了几口水以为自己要打出gg的时候,就被救了上来。
刚上岸时,郑森还有些恍惚,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相公,相公可有不适?”
“无妨,无妨的。”
董酉姑见状紧张的过来询问,黄氏听见响动也派人过来打听。
“有无大碍?”
“禀父亲,儿子一时神游,让父亲、阿嬷担心了。”
郑森接过毛巾擦拭身子,见郑芝龙过来问询,拱手回道。
“嗯,些不过一咫尺小河,若淹死在里面也忒丢人,今后你要练习水性,我郑氏子弟怎能不会泅水?”
“是!”
眼见郑芝龙点头转身要走,郑森大脑飞速运转,就着刚才落水的契机忍不住开口。
“父亲!”
“嗯?”
“父亲,儿子刚刚落水时,见,见到了妈祖娘娘!”
一音既出,郑森能明显感觉到四周目光齐齐向他看来,他忍着心里的悸动,开始了忽悠。
“妈祖娘娘跟儿子说,祸事将至,应当择宝地掘窟避难,如此才能保全郑氏!”
当神棍!这是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郑森以为自己穿越成了富家公子没必要再忽悠人了,但今天拜过妈祖后,闽南人对神的看重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想着叶祝等人为代表的闽人对台湾的恐惧,借着妈祖的嘴忽悠人去台湾,这貌似成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你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