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神符深明大义了一把,像商贩般讨价还价了一次,弄的自己很不舒服,转头便上书朝中。
冬日将近,各部将士缺衣少食,无法过冬,请再调拨粮草,以供军需。
表面是这么说的,私下里却派心腹去见李秀宁,跟李秀宁商量着,是不是能将潼关守军的一部分粮草拨给自己。
毕竟潼关守军少了很多,至于那些河南降军,吃那么饱有什么用?
李秀宁可比两个大男人痛快多了,小手一挥便同意了下来,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无论的李建成,还是李秀宁,李神符,都知道潼关战事已经结束。
太子李建成所率的潼关守军出关与李定安交战的可能微乎其微,若是之后朝中有了变故,太子就此回京也说不定呢。
因为潼关一战的始末渐渐传开,太子李建成的领兵之能大受质疑,朝中帮太子说话的人很多,还看不出什么,但河边的两位却已大致心里有数。
除非皇帝下了诏令,令各部增援潼关,起大兵出关与李定安一战,说不定还能将李定安赶回晋地,以潼关现有的兵力,和之前一战的情形来看,潼关守军一旦出关作战,很可能会惨败于潼关之外,想来太子李建成也不会那么愚蠢。
所以潼关方向之后只能以防守为主。
那样一来的话,不管李建成怎么挣扎,东边的战略重心其实都不会再交于太子手上了。
那么潼关守军的军需便可酌情减之,户部,兵部,或者是陕东道行台应该都不会说什么,即便朝中有了杂音,哼,大不了就是换人来守永丰仓。
平阳公主李秀宁表示,她是一点也不在乎这个,至于会不会得罪了太子,那更无所谓,本来她就和兄弟们不睦已久,再加上一条两条又算什么呢?
李神符悄悄给李建成使了下绊子,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于是也消停了下来,而大军缺粮的征兆其实已经就此表现了出来,不然的话,李神符也不会使这样的小手段来给李建成添堵。
今年秋收,蜀中粮产继续减少,数十万大军分布于各处,给李唐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朝中开始有人提议,增兵蜀中……
形势越来越是险恶,有鉴于此,其实从秦王李世民回京之初,李渊便接连召开朝议,想要找出突破困境的途径来。
这显然是战略方向上的选择,朝议的结果不出所料的也就那么几种。
有人力主东进,这里面又分为两派,也就是先败王世充,再平李定安,或者先破李定安,再图王世充的区别。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东边郡县曾经都是富庶之地,晋地更曾是李氏龙兴之所在,如果得了河南,便有两京在手,人才汇聚,大义在握,震慑诸侯的效果会非常突出。
若是先恢复晋地,也能形成战略上的优势,让王世充顾此失彼,图之不难。
而另外一些人则以为,关西与蜀中互为表里,王世充占据东都兵力雄厚,李定安气势如虹兵锋正锐,两人如今又有所勾连,急切间难以轻拔,不如增兵蜀中驱逐萧铣,先固根本,再图天下。
其实没多少新意,这样的争论在长安一直有之,只是此时终于鲜明了起来。
想要东进的人自然是以洛阳世族中人以及晋地勋臣为主,主张增兵蜀中的则是关西门阀为首领,可以说,两边人都有私心,可战略上却也不能说错,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不过还没等李渊拿定主意,王世充已经一头撞了过来,于是朝议就此作罢,大家的目光都死死盯住了潼关。
开始时,让李渊很欣慰的是,长子终于表现出了领兵的才能,表现的很镇定,坚壁清野,死守以待战机的战略很得朝臣赞同。
这会李渊也没闲着,征募门阀子弟从军,加上长安骁果,成军两万,随时准备增援潼关守军。
顺便的,李世民准备一棍子敲死齐王李元吉的打算也就此胎死腹中,因为此时皆以潼关战事为主,李渊不会允许任何分散太子注意力的事情发生。
可以说,自薛举败亡之后,又一场牵动长安上下人心的大战发生了,在此期间,往来于潼关和长安官道之上的传骑是络绎不绝,将前方的军情战报连续的送到了皇帝桌案之上。
和那会秦王李世民破薛仁杲时的纷乱不同,李建成督军与王世充战于潼关的时候,长安的人心是比较齐整的,这就是太子和秦王的差距。
李世民这会儿的心情就不用提了,复杂的足够炖出一锅八宝粥来,可还是要“带病”署理公务。
如果搁在当年,这会他一定会跟众人唱一下反调,攻讦李建成的战略之保守,可现在吗,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李破都从一个无名小卒混成了一地诸侯了,身带光环的李世民就更不用说。
城府日渐深沉的他,只是冷眼瞧着潼关方向,一面暗叹着太子运气不错,一边等待着战事的结果传来。
王世充大败而逃的消息传回长安时,朝中不说一片欢腾吧,其实也差不了多少,大家都狠狠松了一口气,其中也包括李世民。
不管长安城中的人们有多少恩怨,其实他们都在一条船上,要是让王世充冲进关西,长安就是另一个洛阳,嗯,东西两京都变成了匪巢,那景象……实在很是可怕啊。
脾气日渐暴躁的皇帝李渊在之后几次朝会上都是面带笑容,好像又重新成为了那个广有贤名的唐公。
让李世民恨的牙痒痒的李元吉也得了便宜,趁着前方大胜之机,在老子面前痛哭流涕的忏悔过错,并取得了李渊的原谅,重回齐王府不说,还晋为亲卫大都督,兼掌长安令。
当然了,这和李元吉当年头顶上那一连串吓人的头衔肯定没法相比,可亲卫大都督……没多少实权不假,却有参劾群臣功过之权,比御史可是要强劲多了,因为他能直接跟皇帝说小话。
李世民对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也很无奈,李渊还特意在他入宫禀事的时候,叮嘱了他一番,并将李元吉叫来,当面给李世民认错。
李世民这会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您想当个慈父,这也太晚了吧?
实际上,李渊此时也绝不会再指望他的三个儿子能兄友弟恭,和睦相处,他只是不想像文帝杨坚一般,闹到最后,三个嫡子只剩下一个而已。
于是李世民不情愿的“原谅”了自己的弟弟,其实李世民觉得父皇做的有些婆婆妈妈,这个弟弟做错了什么呢?他这个当哥哥的又在原谅什么?真的说的清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兄弟之间积怨已深,又有储位这样的东西夹在其中,哪里有重归于好的可能?除非是不要命了……
李世民郁闷的了几天,重新开始张罗建起了秦王府学士馆,广揽贤才入幕府中,也开始着手准备为府中人等扬名,这扬的自然是文名了,谁都知道,太子缺武功,秦王缺文治,于是太子争功于潼关,秦王埋头做起了文章。
两兄弟这劲儿较的是紧锣密鼓,谁也不敢松懈。
而借着潼关大胜的东风,一些人开始频繁走动,东进洛阳的声音一下便大了起来。
只是没两天,潼关消息传来,李建成那里闹出了纰漏,李定安过河了,一战之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李建成堵在了潼关。
于是,与王世充一战,除了损兵折将之外,就得了些河南降军,消息传开,长安城中的人们一片讶然,进军东都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
作为尚书令,李世民几乎都顾不上幸灾乐祸,在得到消息那一刻立即入宫见驾,那一次没人知道父子两人说了什么,只是隐约听到传闻,皇帝和秦王吵的很厉害。
七月间,长安终于稍稍安静了下来,李定安的名字已如魔咒般强行塞进了长安群臣的脑海,不管是朝议还是私下里的谈论,都再也离不开这个名字了。
皇帝诏令在有条不紊的传下,犒赏潼关有功将士,招河南降将入长安觐见,降军各部归于太子统辖,如此种种,再次显示出皇帝维护太子的决心。
和李元吉屡屡逃脱惩罚不同,这是一个可以让人接受的结果,毕竟太子有破王世充之功在先,也没什么人在事后质疑太子战略上的失策。
太子李建成多年经营的政治底蕴在这个时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战略局面的持续恶化也没有归咎于太子的迹象。
可对东宫来说,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之后皇帝顾问军事,总有秦王在侧,也就是说,潼关战事过后,秦王更受倚重了。
随之,太子请求增兵潼关的奏疏被驳回,李渊传诏潼关,令潼关守军不得轻动。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可却变相的显示出了皇帝对太子的不满……
(阿草来三亚玩几天,更新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断更,请大家谅解一下,阿草和家人在这里过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