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240.冗官大宋的官员数量确实多,即便是南渡后,丢失一半领土的情况下,也一直维持在四万人左右。
对比一下,唐朝极盛之时,官员数量也不过一万八九的样子。
据推测,唐时人口大约有八千万,宋代最多时有一亿多人,南渡后也大约还有七千多万,笼统一些计算的话,唐时四千人养一个官,宋代两千人养一个官。
因此无论从总量还是比例来说,大宋的官员确实太多了。
但真的多么?
其实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府的组织能力和行政效率都在提高,官员比例的增加是很正常的。
在后面明朝中期,有十万文武官员,摊下来是一千人养一个官,到了后世时,那些发达国家中已经接近十比一了。
当然,这里说的官员并没有包括数量更加多的胥吏衙役在内,他们虽然不领朝廷俸禄,本质上还是靠百姓供养,不过即使算上他们,这比例也远远不如后世。
因此在赵孟启看来,官员数量多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些官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光拿钱不办事,盘剥百姓倒是从不放松。
大宋为了解决冗官问题,从太祖开始,前后进行过十多次改革,主要做法基本都是省并衙门,裁撤官员,却都以失败告终。
也有人意识到真正的症结所在,比如王安石改革时,他就不再裁减官员,反倒增加官员俸禄,目的是,减少贪污受贿,提***员办事效率,甚至建议对胥吏也施行俸禄制。
从某种角度来说,宋代朝廷其实是,倡导的是皇权不下乡,基层社会都是由乡绅代为管理,一个县里,真正有品级领俸禄的官员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行政要依靠数量更多的胥吏。
这种方式,看似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实际上乡绅和胥吏都在用各种方式索取利益,对百姓来说,行政成本并未减少,反而更大可能是增加。
王安石的本意就是把隐形成本制度化,统一纳入到国家管理中,而实际上,他这种改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只可惜这种从上往下的改革存在太多漏洞和错误,也难以稳定持久。
论政治智慧和施政手段,赵孟启自认为是远远不如王安石的,此时的环境也不允许他在官制方面大动干戈,所以他打算换个方式试试。.
从下往上,利用田庄改制,试验建立基层管理机构,成功后再慢慢向上层延展。
赵孟启侃侃而谈,表述着自己的观点,的税赋,将应有的职责都担负起来,建立基层组织,如此才能尽可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吴潜念叨着这个词,然后有些不解的看向赵孟启,
保甲制其实是由军事制度演变而来,真正作为一种基层政治制度则源自王安石变法,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大宋读书人这么多,以往却只有一部分人能通过科举成为官
员,而其他的大多并没有太满意的出路,甚至只能由朝廷白白养着。」
这些话对学官们冲击有些大,隐隐有些明白燕王的想法,却还需要更多思考来消化。
吴潜却眼中闪闪发亮,
赵孟启继续说,
吴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几名学官此时也想明白了,官位增加,不止对学生有好处,也意味着他们自己也有了上升通道。
大宋对学官的选拔和任用是很慎重的,既要德行操守良好,又要学识渊博,进士出身只是资格,往往还得经过专门的考试才能成为学官,之后还有严格的考核和监督。
然而要求很严,责任很重的地方学官,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甚至被人称之为,地位低,升迁难,收入还微薄,许多学官一辈子都在八九品徘徊,临了能做个县令就算走大运了。
关系到自身的利益后,几个学官也开始觉得燕王这增加官员的想法,其实也挺不错的……
赵孟启又说道,
官学嘛,本身就是以培养文官为目的,课程都是紧随着科举内容的,此时主要是经义和诗赋两大类,也有律法公文等一些相关课程。
赵孟启说嗨了,也不管自己的观点能不能为此时人所接受,反正就是一股脑抛了出来。
早就听说燕王对学校有独特的想法,之前在朝堂上也通过文武之争的话题表达过一些想法,而且更是亲自提议和主持新宗学的建设。
没想到临安的新宗学还在盖房子,燕王现在又把主意打到了平江府学身上,而且似乎设想更加大胆,也或者他之前就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暴露出来而已。
虽然学官们心中有些别扭和抗拒,但是联想到燕王之前所说的新出路,要总得先吧,何况燕王也并没有缩减官学原有的份额,不会影响有志科举之人的利益,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如果府学真的呈十倍百倍的扩大规模,自然会产生各种有形无形的好处,那自己这些学官就是直接受益人,那为什么还要
反对呢?
曾教授站起身,表情严肃的说道,
随即话音一转,
赵孟启一开始还以为这曾教授要反对呢,没想到他却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也不知道是为了说服自己,还是向别人展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管他心中打什么小九九,只要能支持,赵孟启便欢迎。
这个田庄制度,在赵孟启的设计下,形成了多个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如赵葙一样的名义所有人,持有田卷的人,收税的官府,再将府学县学与农民的利益绑在一起,到时候共同管理,互相监督。
凡事都需要时间发展,赵孟启这些想法得经过漫长的探索改进才有可能成功,先踏出第一步,慢慢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