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同平章事=无敌于朝廷,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开运二年8月,冯玉成为了后晋中央朝廷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冯玉究竟多受宠?他曾因身体不适而请了几天病假,石重贵就下令,凡是刺史以上的人事任命,必须等冯玉到岗之后才能发布。可以想象,冯玉在卖官鬻爵的道路上畅行无阻。向他行贿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络绎不绝,后晋政治变得昏暗无比。帮冯玉代笔的枪手殷鹏,也欣然加入到冯玉一党,成为冯玉身边的智囊,在冯玉的帮衬下,殷鹏也一步登天,从中书舍人一跃成为给事中、枢密直学士,跻身于核心权力圈。与此同时,作为冯玉的心腹,殷鹏也成为疏通关节的关键人物,成为给冯玉行贿的第一站。桑维翰辞去了宰相职务,被分割了枢密使职务,但毕竟还顶着枢密使的头衔,冯玉一党无时不刻不在紧紧盯着他,成为义务纪检委,不把桑维翰扳倒誓不罢休。桑维翰之所以让奸臣们得逞,除了皇帝偏听偏信之外,其自身也的确存在很多小瑕疵。比如他城府略浅,既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又睚眦必报,在桑维翰这里,人情债是不隔夜的。这样的性格可以说是豪爽,很有梁山好汉的做派,但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用在江湖好汉身上是优点,放在帝国宰相身上就是致命缺点了。而让石重贵彻底疏远桑维翰的原因,则是桑维翰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开运二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例行朝贺,参加新年大典。当时,身兼枢密使、宰相的桑维翰,派女仆进宫向太后请安,寒暄之间,随口关心了一下石重睿的情况,问皇弟石重睿最近有没有读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句客套话,就像逢年过节亲戚聚在一起互相问一句孩子上几年级了?期末考试考得如何啊?想学哪个专业呀……然而这句话却被冯玉一党视如珍宝,立刻跑到石重贵面前,诬陷桑维翰有废立之心。石重贵信了。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契丹发动了二次战役,大举入侵中原,而后晋开局不利,全国军民心中都弥漫着一层恐怖的阴云,而石重贵急火攻心,竟然“不豫”了,病情严重到无法出席正月初一的新年庆典。在这种情况下,文官集团的领头羊、两朝元老、“亲辽派”灵魂人物、亲辽政策的总设计师桑维翰同志,忽然关心石重睿的情况……石重睿是先帝石敬瑭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个亲儿子,又有传言说当初先帝遗诏就是要立石重睿,是冯道与景延广矫诏拥立的石重贵。“读书事件”在石重贵心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久之后,石重贵也许是因打了胜仗,高兴之余多贪了几杯酒,“帝饮酒过度得疾”,桑维翰又派人进宫找太后,说皇弟石重睿已经快到上学的年龄了,该给他安排入学了。此事在冯玉等人的添油加醋之下,迅速发酵,“亲旧帮”趁机诬陷桑维翰要行废立之事。桑维翰是前朝元老,既不是石重贵的河东嫡系,也不是皇亲国戚,本身就不受石重贵的信任,在经过“亲旧帮”的恶意渲染、煽风点火,石重贵对桑维翰更加猜忌。随着冯玉、李彦韬等“亲旧帮”的崛起,很多桑维翰的政敌纷纷加入其中,报团取暖,沆瀣一气。比如李守贞。李守贞是河阳人,石敬瑭坐镇河阳时,李守贞成为石敬瑭部将,此后便一直追随石敬瑭,直至开国,所以李守贞也与刘知远、桑维翰一样,属于石敬瑭的嫡系,如今的“前朝元老帮”,杨光远勾结契丹南下,耶律麻荅进攻郓州,企图与之联合,重蹈李存勖的“左勾拳”,李守贞奉命前往阻击,成功击败耶律麻荅,以功升兖州节度使,紧接着便率领两万大军进剿杨光远。杨光远投降时,其部下宋颜把杨光远的财宝、美女、名马等献给李守贞,于是李守贞便将宋颜偷偷藏在自己军中,给予庇护。这是因为按照惯例,凡是平定叛乱之后,朝廷必然会降下赦免叛徒余党的赦免诏书,贯彻“只诛首恶,余皆不问”的原则。所以这些助纣为虐的叛徒爪牙们,只要能想办法活到那一天,就可以重新做人了,之前的罪恶一笔勾销。宋颜重贿李守贞,以求活命,李守贞也已经答应,就等着过两天风声一过,就万事大吉了。然而杨光远之所以走上里通外国的道路,跟这帮幕僚的怂恿有很大的关系,杨光远的儿子们在投降的时候,就已经捕杀了一批核心头目,宋颜属于漏网之鱼。当时,桑维翰有意把这些反贼一网打尽,于是利用职务之变,故意拖延赦免诏书的下达,以求前线将士多杀几个叛徒。很快,李守贞这边走漏了风声,被人举报。于是皇上下诏,让李守贞把宋颜交出来,随后就将宋颜斩杀。桑维翰嫉恶如仇,却在为人处世方面做得很不圆滑。杀宋颜的做法,不仅仅是不给李守贞面子的小问题,更是让李守贞招降纳叛、窝藏国家a级通缉犯的罪名实锤了。李守贞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所以,李守贞把桑维翰恨的是咬牙切齿。现在,石重贵表现出了对前朝老臣的猜忌,无底线地宠信“亲旧帮”,李守贞于是便拜了冯玉的码头,而桑维翰就是他的投名状,李守贞积极构陷桑维翰,与“前朝元老帮”划清界限。冯玉、李彦韬、李守贞凑在一起,经过商量,认为开封府尹赵莹性情温和,容易控制,于是便联名上疏,推荐由赵莹同志代替桑维翰。开运二年12月25日,石重贵下诏:免除桑维翰在中央的全部官职,改任开封府尹;原开封府尹赵莹同志升任中书令;宰相李崧兼枢密使。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K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