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封
作者:苍穹之鱼   争魏最新章节     
    杨旭的章程很快就呈送上来。

    改封杨武为齐王,镇广固,杨宏为淮王,镇淮北,杨晖为代王,镇代郡,三人全都食邑五千户,杨武杨宏护卫五百甲士,杨晖护卫一千精骑。

    其他的皇子年纪太小,没到分封的年纪,暂时留在大兴。

    没有皇帝诏令,无故不得离开封地,亦不可擅自回京。

    在杨旭的设计中,一个亲王的权力相当于一郡太守。

    边地封王侧重于治军,拱卫边境,内地的封王侧重于治民,还可以监督地方。

    亲王的权力不是永恒的,会受推恩令的影响,生几个儿子,食邑就要分成多少份。

    他们的下一代可以科举,可以从军,可以入仕,各尽其长。

    不过对他们的管制也非常严厉,列了十二重罪,二十七轻罪,重则赐死,或贬为庶民,开革出宗室,流放边地,最轻的也是削减食邑。

    章程非常详细,连亲王、嗣王、郡王的住宅、服饰、车驾都有严格规定,不可逾越。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这么详尽的东西,显然不是他一个人的成果。

    太子身边除了杨峥挑选的张骏、文济、北宫纯等人,还有一群幕僚。

    封王虽然被朝廷束缚着,但有一定的实权,不会坐大,也不会像曹魏一般被圈养,无所事事。

    除了这些,杨旭还效彷汉高祖,非杨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曹魏当年若是效彷汉制,也不会被司马家钻了空子。

    司马家矫枉过正,大封宗室,前后才三十年,八王之乱就出来了。

    杨旭的章程恰到好处,宗室手上有一定的权力,但不会对中枢构成威胁。

    杨峥仔细看了两遍,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递给了中书台、侍中寺、尚书台走流程,有不合理之处,他们会挑出来。

    自从确立中书台、侍中寺、尚书台,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后,大秦的上层架构越来越完善,各官职分工明确,效率比以前提升不少。

    也减轻了皇帝的负担,可以将心思花在其他地方。

    新朝自然有新气象,文武百官都是实干之才。

    加上杨峥一向对事不对人,升迁全靠政绩说话,让官吏们都能用心实事,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内斗上。

    无为而治最大的好处是制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

    政、治宽松,文化也就宽松了。

    曹魏有三曹七子,文化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

    但司马家各种没底线,正直的士人纷纷避世,拒绝司马家的征辟,清谈玄学之风越演越烈,脱离实际,清谈变成了空谈,社会风气空前浮躁,到处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其实魏晋时代各种学术非常活跃。

    佛教就是在这个时期与华夏文明结合,尤其以敦煌、姑臧为最。

    道教也是在此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太平道到五斗米教,演变为天师道。

    马钧、刘徽、皇甫谧、裴秀、祖冲之、丽道元、葛洪等等,机械、医术、地理、天文、数学、水文、化学等等,都有相当高的成就。

    而这时代的儒学也没有固步自封,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很多士人都比较全能,嵇康、杜预、卫瓘、索靖、裴秀、张华等等,都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酸腐书生。

    只要司马家的晋朝不是太拉胯,华夏文明会提前四百年进入一个新阶段。

    可惜司马家不仅拉胯,还扯蛋……

    「陛下,青营子弟去年在交州寻到优良稻种,今年试种成功,亩产提高一成!」赵阿七兴奋的提着一小麻袋稻谷进来。

    「哦?」杨峥大喜。

    投入这么多年,终于看到效果了。

    这时代的良田,按照《史记·河渠书》、《食货志》记载,一亩可产粟三石八斗四升,也就是后世的两百八十一斤左右,南方稻谷亩产水稻两石半。

    提高一成,看似不多,但架不住全国的基数大。

    而且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想要提高人口,一是提高粮食产量,二是轻徭薄赋。

    两者其实是相通的,减小他们的生存压力,生存压力大,每日为生计奔波,自己都养不活,哪还有心情生娃?

    其实杨峥个人不太喜欢吃粟米,口感没有小麦和稻米好,主要是熬粥。

    不过粟米的产量高,能储藏九年,米、麦最多五年,而且粟米还是战马的优良饲料,所以在北方成为主流。

    亲卫打开麻袋,检查了一番才上呈给杨峥看。

    稻谷比后世的更为细长,却没有后世的饱满。

    这可能是没有各种化肥的缘故。

    「南方耕作粗放,若是精耕,产量还会再有所提升。」散骑常侍王濬道。

    「士治也知农事?」杨峥没去过南方,去过的最南边是汉中。

    不过王濬的话为杨峥打开了一个思路,提高产量,优良稻种是一方面,耕种技术也是一方面,另外则是耕作的工具改良了。

    关中地区的曲辕犁、堆肥法,还未推广到全国,很多地方还用的是石犁、木犁。

    「诗经、管子、四民月令等典籍多有记述,臣早年游历荆襄所以知其一二。」从任何方面看,王濬才是真正的士人,能上阵,能通经史,又能治理一方。

    杨峥心中暗暗思忖,益州刺史是张辅,他的长处是打击豪强,不畏强权,在蜀中这么多年,豪强被他治的服服帖帖,大量士族豪强为了避开他,主动迁至南中,这些人到了南中,奴役当地土人,圈地抢人,与当地土人互砍,忙的不亦乐乎,反而成了开发南中的先驱。

    蜀中大治,四五年间,人口增加了四十多万!

    除了百姓生养的,还有巴賨氐等族下山为民,高原上的羌人内附。

    张辅这几年的政绩超过杨嚣、杨骏,位列第一。

    这种人才留在蜀中不合适了,而且按照大秦规制,张辅要么调入中枢,为一部尚书,要么该任其他地方。

    恰好,中原收入囊中,山东士族豪强虽然被剃了一波头,但依旧有很大的实力,正需要张辅这样的人去治一治。

    治国就是人尽其用。

    「朕升你为益州刺史,积蓄粮草,打造战船,为伐吴作准备!」

    「臣领命!」

    王濬为益州刺史,张辅为青州刺史,准备接手卫瓘了。

    中原的坞堡拆除的差不多,没必要把大秦的尚书令留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