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佛历千劫
作者:白天太白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最新章节     
    第431章佛历千劫
    随着战争的继续,战火也逐渐从各大洞天蔓延至九州大地。
    那是千里追杀的伤及无辜;
    也是人性贪婪的战火蔓延;
    更是魑魅魍魉的乱世逞凶。
    刚刚过上几年好日子的九州百姓,顿时又遭了大劫,可谓,社稷崩塌,天下糜烂,冤魂滞魄,伏尸传疰。
    而这些,尽数落于莫川眼中。
    哪怕他始终未曾离开洞阳隐观天。
    原因无他:
    ——未知苦处,不信神佛。
    在绝望中,人们终于想起曾经竭力庇护九州百姓的明辰仙君。
    那一支支渺渺而来的香火,终日萦绕在他的身旁,磨砺着他的道心。
    都说很多东西看多了,自然也就麻木了。
    莫川却警惕着这份麻木。
    他真怕自己修上太上忘情道。
    他有心阻止,却有心无力。
    他以取巧手段获取金丹力量,但也仅此而已。
    他的力量太单一了。
    最重要的是,金丹之上有元婴,他们也在参与这场饕餮盛宴,以弟子的名义。
    阻止不了元婴道君,一切便毫无意义。
    万般无奈之下,他传讯慎全法师,说是寻求救世之策,实则求一份心理安慰。
    慎全很快回信,莫川展开,只有一句佛偈:
    ——佛无生灭历千劫,法若隐显运百福。
    莫川凝视许久,摇头叹息。
    这句佛偈出自《佛说阿弥陀经》,如何解释,各有说辞。
    初看,大概是赞美佛无生灭,故历千劫,而显百福。
    再看,又有几分佛陀历千劫而生,待佛法隐现,百福自来之感;
    细究,又有种众生皆有佛性,历劫成佛之隐喻。
    慎全不是故弄玄虚之人,却给他这么一句佛偈。
    莫川猜想,慎全也无能为力,只能给他这么一句最有可能是答案的佛偈。
    只是这答案就有些为难人了。
    莫川不修佛法,也懒得参悟,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有选择的救人。
    何为有选择?
    长期供奉香火者,能救则救;
    临时抱佛脚者,有余力便救。
    正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仁爱,终究是有差别的。
    一时间,九州大地倏然出现大量真龙踪影。
    它们往往成群结队出现,或庇护村落,或施云布雨,或斩杀妖邪。
    且常常在村落大规模祭祀明辰仙君之后出现。
    引得当地愈发狂热。
    然有其他村落效仿时,往往收效甚微,令人大失所望。
    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砸庙毁祠,却鲜少有人参破其中真谛。
    可谓:
    香火若无终不灵,世人空解守玄庭。
    说来也是有趣,竭力试图拯救更多人的莫川,其实正在掠夺九星阁遗产。
    颇有种“菩萨低眉是佛,金刚怒目亦是佛”之感。
    ……
    在莫川镇守气脉的第二十一天,五岳洞天终于完成对洞阳隐观天的掠夺。
    收获颇丰。
    除去一些已经彻底溶于洞天的天材地宝,能够挖掘出来的宝贝,足足有十三件。
    莫川已经占了陨星浮岛,因此这十三件,仅能分走一件。
    他选了一枚无根泉珠。
    传闻,此珠唯有涛涛水脉才能孕育而出。
    将此珠镇于九丈地下,可凭空化为泉眼,终日泉涌不绝。
    若泉涌成势,化为水脉,此珠当即融入水脉。
    再次现世,那就是水脉孕珠了。
    颇有种“水胎”之感。
    莫川飨祭道炉中正无水脉,将此宝封印于千里大地,正好可滋养真龙。
    省得他隔三差五汲取水源。
    此时,洞阳隐观天已然成了一片荒地,甚至连地脉都被抽走了。
    也不知九星阁主再次归来会是什么表情?
    当然了,他不一定能回来。
    因为各大宗门找他都要找疯了。
    甚至有宗门公然策反九星阁主弟子,言称,只要能提供九星阁主位置,待摘取洞天秘钥,可共享之。
    财帛动人心下,九星阁主已然岌岌可危。
    不过,这不是五岳洞天需要考虑的事情。
    他们在分赃完毕之后,东岳山主再次提议攻打太元天,报仇雪恨。
    不等他人开口,莫川摇头道:“贫道已经答应太元天,握手言和,岂能言而无信?各位师伯若一意孤行,莫怪贫道同室操戈!”
    此言一出,五岳山主脸色各异。
    北岳山主似乎早有预料,闻言古井无波,眼观鼻,鼻观心。
    ——莫川在名义上终究是她的弟子,她自然不好表态。
    东岳、中岳脸色难看,他们是老牌金丹修士,晋升无望,全指望吞了太元天,更进一步。
    如今时局动荡,终于迎来机会,怎么会甘心?
    倒是南岳山主,面露几分轻松,似乎不愿攻打太元天。
    这些细微神情,尽收莫川眼底。
    看来即便是共进退的五岳,内部也是裂隙丛生。
    “明辰道友,本座听闻你筑基数次方才成功,可知金丹较之筑基还要难上百倍,而元婴较金丹则为千倍,若无洞天日月衍化之助,凭人力很难参悟天地大道。”
    “道友眼下不过筑基之境,自然不急,然而一旦太元天诞生元婴道君,那便是五千年寿元,纵然我等寿元悠久,也难耐这漫长时光磨损。”
    “当然,各大道君寿元不一,长则千年,短则百年,总会有道君陨落,届时又与眼前何异?”
    “眼下天地萌苏不久,便是十大洞天,底蕴也尽数被万载时光消磨,正是夺取洞天的最好时机!若再等百年,只怕更难。”
    中岳山主针砭时弊,好言相劝。
    莫川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抬首望向中岳山主道: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山主之念,贫道不敢苟同。倘若洞天真是通向大道的唯一途径,那也不是眼下。贫道既然答应了太元天,便会恪守此道,还望山主理解。”
    此言一出,中岳山主脸色铁青。
    终于明白,眼下已然不是利益之争,分明是道统之争。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从发现筑基秘密之后,莫川便对灵元道的修行方法产生了怀疑。
    中岳洞天那句“若无洞天日月衍化之助,凭人力很难参悟天地大道”,更是令他心中唏嘘不已。
    天地大道?
    尔等若知这天地只是一颗头颅,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也是莫川当初窥探天地真相之时的恐惧。
    因为九州既是颅眼一点,那他们这些修士所修的规则,会不会仅仅是这颗头颅所衍化的规则?
    一旦离开头颅,便百无一用?
    正在五岳山主皱眉,准备再劝之际,莫川脸色蓦然微变。
    ——未狸竟突兀造访虚陵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