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结硬寨打呆仗的两军
作者:比萨饼   狠宋最新章节     
    南北交战,双方陷入了苦战的僵局中,固然明军凶猛,蒙古汉军为了保命也不得不战,结果打成了“结硬寨打呆仗”这种丑陋的场面,奇葩之处有:
    一、北守南攻,向来是主攻的北方采取守势,而南方进攻。
    二、两边拥有的强大骑兵集团无所事事,看着步兵打生打死。
    《三国演义》和各种历史小说给世人一个错觉,总以为古代打仗特别简单,无非就是以下两个步骤。
    首先,是以大将单挑决胜负。
    交战双方找一开阔地排好了队伍,然后双方大将先上一个“来将通名”,接下来就进入了大将单挑。两员领军大将枪来刀去的打了几回合后,武艺强的一方瞅准时机一枪,把武艺弱的一方刺于马下,然后令旗一招,麾动军马冲一冲,行了,对方就全军溃败。
    其次,则是以奇谋妙计取胜。
    比如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掐指一算,谈笶间就能使强敌灰飞烟灭等等。
    但是这都是不真实的!
    诚然,猛将兄和谋士的作用非常大,然而大将个人武艺与计谋再好,也得要有一支军事过硬的部队,才能一刀一枪的把奇谋妙计转化成实际胜利。而这与士兵们的训练水平、武器装备、军令军纪作风等军队的整体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才是决定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譬如赤壁之战,庞统献上了“连环计”,曹阿瞒将他的战船连在一起后,若没有黄盖甘冒奇险,率少许精兵开着火船直趋曹军水寨大营,点火引燃,则计谋再好,也是空谈。
    虽说曹军大船都连在一起,实际上还有不少的巡逻哨船能自由进出水寨,它们数量众多,兵员不少,且训练有素,主要是曹操醒悟太晚,要是他早早让文聘率哨船前出拦截黄盖,那辉煌的赤壁之火就烧不起来!
    少量部队可凭精兵悍将致胜,一到了“长平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三峰山之战”(注1)等大规模的战事,哪怕猛将兄三头六臂,也只能影响到局部战事而不能导致全盘胜利。
    现在明军北伐,大举北上,元帝忽必烈驱蒙古汉军前趋迎战,但他深知明军士气旺盛且战斗力强大,两军野战,汉军必败,甚至会出现迎风而降的恶劣情况,因此他下令严防死守为主,这么一来,汉军就筑坚城,结硬寨,专注防守。
    观念转变了,昔日元朝重攻轻守,对于各州县城池的防御不在意,现在紧急补课,征集大量的人力,军民日夜赶工,一齐动手筑坚城,把各处地方的城墙加高加厚,城外护城河挖深挖阔,增添守城设施,准备防御物资和屯积粮食(括粟)等措施。
    如史天泽、张弘规、严忠嗣、王遇这些汉军打仗老手,当然不会止步于守城,岂不是成了“街亭版”的防御方式,给敌军有可乘之机。(注2)
    他们派出军队,在城外交通抢占有利地形,挖堑壕、伐木,立下营栅、筑起深沟坚垒,这就叫作未攻之前,先做好防御,结下硬寨。
    实际天下万物原理相通,比如格斗运动员首先要练的就是抱好拳架扎马步,先学挨打防守,未攻先防;拳架抱不好,下盘不稳,拳肯定打不好,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地,明军到达战场后,首先就要扎营,营盘不扎硬,那是没法打仗的。
    明军的营盘打造极为坚实,深沟厚垒,构建出层层叠叠的防御体系,军士严阵以待,汉军之史天泽、张柔等辈观之,无不摇头!
    当着史天泽的面,张柔说道:“不愧是孟神通的兵,守得滴水不漏。”
    回去后张柔对忽必烈道:“当面之敌难撼,应断其粮道。”
    他是见人讲人话,见帝讲官话,忽必烈一听就明白,知道敌寨难破,唯有找寻粮道,更加难破!
    交战双方不约而同都守得极稳,那么在大家营盘扎紧之后,就进入了对峙状态中的打呆仗阶段。
    所谓“呆仗”,指的就是那些必须要进行的行动。比如双方各自派出大量的哨骑,斥堠,相互刺探各自的兵力部署、防线虚实。查出对方防御的弱点在哪儿,粮道运输线在哪儿等等要害处的情况。
    这时候,双方就得紧守防线,尽量做到防御滴水不漏,还要派出哨骑在防区内猎杀对方的斥堠。而同时,己方那些深入对方防区内的斥堠,也在遭遇敌方哨骑的驱逐追杀和步兵设下埋伏剿灭。
    打仗就是这样,大战之前,首先必是双方斥堠哨骑之间的侦察与反侦察,猎杀和反猎杀的较量。
    战争不是儿戏,而在没有弄清楚敌情之前,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投入决战的。既要找到对方的防御弱点,还要遮护好我方的防御弱点,这就是需要极大耐心,绝不能急躁的“打呆仗”方式。
    所以古代战争的大决战,兵法上的一切奇谋妙计,都只体现于中军帐内的战略推演和战术安排上。而一旦进入到具体战斗行动实施阶段,那就是比拼双方指挥员耐心和部队整体训练水平的“结硬寨、打呆仗”。
    双方侦察的骑兵和斥侯忙着搞情报,一旦发现了弱点,攻击就接踵而来,这不,在汉军将领张庭珍据守的无棣县(滨临勃海、滨州以北,济南东北地区),与明将武荣展开了一场血战!
    ……
    注1:
    长平之战中秦国动用了约60万军队,赵国兵力约45万,两军血战多年,秦军即使有一代军神武安君白起的指挥和老秦人的勇猛,摊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才取胜。
    垓下之战是刘邦集结60万军队,合击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取胜,却险让项羽逃掉。
    淝水之战则是前秦兵马25万人南下,被东晋北府兵8万战胜,出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东山再起和屐齿之折等着名成语。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之间的一场精彩大战,金军十五万,蒙军四万,此战蒙军人人争先,打得金军溃逃,蒙军拖雷以“围三阙一”之计大破金军。
    上述战争中军人数字存疑,但无疑都是大战,人数众多的互殴,在这样的战争中,个人力量是渺小的。
    注2:
    三国时的街亭之战,诸葛丞相派出马谡防守街亭,他率军在山上防守,没有当道下寨来山上山下响应,结果被魏军包围,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