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正文卷第395章汴州决战:前奏虽然从一开始,郭戎就判定了袁滋以及义成军不会有太强的抵抗意志和战斗欲望,但是,折牧雨这小子区区几句话就直接让袁滋以及整个义成军不战而降还是出乎了郭戎的预料。
直到义成军节度使袁滋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跪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郭戎才不得不相信,袁滋确实已经主动投降的事实。
郭戎恨不得直接把对于袁滋这一种,野心大于能力,贪婪大于克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直接砍了。
只不过,郭戎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愣头青了,杀一个袁滋很容易,但是活着的袁滋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虽然袁滋之前的干的着实不是什么人事,虽然袁滋的投降并非自愿,但是袁滋这家伙却是这一轮平叛之中,第一个主动投降,交出城池、人口和军队的军阀。
收到了太上皇离世的消息,没有了约束之后郭戎想到了趁机收回郑州、滑州,然后郭戎向长安方向、长安援军送信。
在收到郭戎的的信件之前,李纯没有明确的旨意要求郭戎怎么做,但是他隐约了提醒了郭戎确保汴州决战的胜利,同时利用这场大战的胜利,震慑中原的各路藩镇。
当然,仅仅震慑肯定填不满李纯胃口的,于是隐隐的有了让郭戎找机会,找借口,找由头的意思。
当郭戎的信件抵达长安,看到了郭戎准备在战前就拿下郑滑的想法,李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支持。
而通过李纯的反馈,郭戎也确定了李纯的想法。
在这一轮,信件和转述的过程中,李纯和郭戎达成了完美的共识,那就是尽可能削弱、分割、肢解中原地带的大小藩镇。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袁滋杀也就杀了,宰也就宰了,但是因为李纯、郭戎的后续想法,袁滋的存在就有了足够的价值。
袁滋的价值就在于这个第一个,就在于这个表率的作用。
主动交出权力、兵马之后朝廷不仅不会清算,反而会根据交出的权力和兵力进行适度的补偿。
换句话说,千金买马骨!
既然是千金买来的马骨,那自然需要慎重对待,让其他心怀鬼胎、随风摇摆的藩镇的军阀看到表率的待遇。
于是乎,当袁滋跪在自身身前,请求责罚的时候,郭戎不得不耐着性子,压抑着厌恶,完成圣旨的宣读,代表李纯完成对于袁滋和义成军的赦免。
完成了这些程序上的内容,郭戎开始代表李纯和袁滋进行形势上的、没有营养,但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交流。
然而,让郭戎没想到的是,刚才跪在地上的时候,袁滋显得规矩而恭敬,领旨、谢恩、临表涕零,毫无瑕疵。
然而起身之后,尤其是确定了自己不仅不会被处死,反而会回京履职之后,郭戎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袁滋的状况就有些变化,似乎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和野心。
这种巨大的变化,让郭戎都有些吃惊,于是郭戎也就顺势而为,反正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从来就算是一个喜欢打仗的将军。
以自己的年龄、自己的阅历,不善言辞,不善政治,耍嘴皮子耍不过袁滋这一类老油子太过正常。
在郭戎的故意纵容之下,袁滋显得越发肆无忌惮,刚开始还只是询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渐渐的……
试图,通过郭戎了解朝廷和皇帝的真实想法。
试图,通过郭戎探查朝廷的底线。
试图,通过郭戎的争取一些在郭戎看起来都很惊讶的利益。
试图,拿着郑州城、义成军交接谈条件。
到了最后,甚至试图说服郭戎,允许他带着义成军一起进攻河北叛军。
看着越来越自信,同
时也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袁滋,郭戎发现袁滋这家伙除了胆子小,其他什么都不小。
尤其是野心,甚至可以吞天噬地,郭戎甚至感觉给他个龙椅,这家伙都敢上去坐坐。
看开始郭戎还很懵逼,到底是谁给了袁滋如此的勇气。
然而,到了最后,听到了袁滋那肆无忌惮到了疯狂的想法,作为平乱军的一员参战,郭戎终于明白了袁滋这家伙勇气的来源。
一切还是来自直接实力的对比。
和大唐相比,一个掌控两州之地小小藩镇不值一提,但是此时此刻,在郑州城中,纸面上掌控了三万多义成军的袁滋却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袁滋心中多多少少有点想法也算正常,只不过,郭戎呵呵一笑,按照时间来推算,李元奕的那支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
于是,郭戎也不多说废话,直接让主动投诚的义成军士卒带着一行人走上了城头。
等到他们登上城头,一支兵马悄然的出现在了天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看到这支兵马,袁滋的脸色变得开始难看起来,然而郭戎却纹丝不动,一行人就这么静静的站在城头之上,看着由远及近的兵马。
渐渐地,由远及近,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支兵马的真容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在场的,无论城上的还是城下,无论士卒还是军校,都是扛枪吃饭,有没有货,有没有战斗力,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队伍,从单兵上看,甲胃精良、身材魁梧、体型壮硕、士气高昂。
从队伍上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步伐顺畅,节奏适中。
从配比来看,轻、中、弓、骑配比严谨,
从后勤来看,随行的大量驮马和马车更是让义成军惊叹,富余到了这种程度,羡慕的义成军的普通士卒牙根痒痒。
说实话,这种精良的军队他们不是没见过,一个多月之前长缨军和左武卫组成的平叛军就在郑州停留了三天。
然而那个队伍满打满算两三万人而已,当时他们就知道同样是三万人对三万人,义成军绝对会被对方的禁军打的满地找牙。
然而这一次,看着浩浩荡荡,一眼看不到边的精锐禁军,袁滋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三万人的禁军就可以把自己收拾的体无完肤,现在增援的禁军数量至少有六七万!
几乎是一个瞬间,袁滋再次恢复了之前低眉顺眼,整整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七万兵马全部抵达。
两万东都军、两万禁军驻扎在城外,三万禁军开进了郑州城中。
从大军出现,到大军抵达,从城外的禁军扎营,到禁军入城,袁滋始终垂手而立,静静的站在郭戎的身后,陪郭戎检阅这一支新编禁军的到来。
相比较袁滋,郭戎对于眼前这支刚刚见识过的新编禁军也是非常的满意。
一来,虽然这支禁军的士卒相对的稚嫩,但是在韩愈以及一众老家伙的努力之下,这些新兵完美的承袭下了长缨军遗留下来的军规和军纪。
二来,郭戎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很多原本已经退出现役的老家伙。
这部分人虽然当初在兴庆宫下成为了郭戎的手下败将,只有郭戎更了解当时的神策军是一支多么让人畏惧的军队,自己曾经的胜利是何等的侥幸,某种程度上只能归咎到天佑大唐。
至于最根本的,是因为这支援军的抵达,使得郭戎彻底安心了。
这并不是说郭戎就不知道鲁北军、宣武军、淮西军的战斗力,也不是说郭戎不相信鲁北军、宣武军、淮西军的忠诚。
郭
戎感觉到压力山大的根本原因是这些藩镇军属于老式的唐军,在作战的方式上和禁军的战兵类似,但是禁军的作战却不是只有战兵,在作战方式和理念上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别。
而现在,五万新编禁军的抵达,无疑为郭戎实战一场真正的拉开架势的大兵团作战提供了充足的兵力。
五万新编禁军,四万经过扩编的长缨军,郭戎的手头有整整九万新式唐军可以使用。
郭戎相信,就算不依靠攻城器械,就算不使用黑火药,硬碰硬,整整九万新式唐军,也绝对可以把围困汴州超过三十五万的河北叛军打死,打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检阅完了自己的援军,心情大好的郭戎回头看向了身后。
之前的每一个问题,袁滋都没有任何犹豫,然而到了这个问题,袁滋却卡壳了。
原因无他,这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千余人或许不算太强大的力量,但是至少可以用来傍身。
如果没有这样一支他花费了无数心血积累起来的队伍,他袁滋恐怕早就被郑州、滑州的豪门大族干掉了。
现在,郭戎的一句话,就要直接把他最后的护身符拿掉,这如何能不让他多思考一下。
看着面色不变,始终保持平稳的郭戎,片刻的犹豫之后,袁滋终于彻底释怀。
虽然跟着李诵学习了几年,但是看人这东西比起战争还是要难太多了,郭戎可以判断战场的态势,却不敢彻底轻易的判断一个人的人心。
尤其是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嘴尖皮厚,善于演戏,心怀不轨的家伙,郭戎就更不敢贸然的判断。
好在眼前的局势也非常明朗,袁滋老老实实的派出了自己最后的亲信,开始配合禁军接管郑州城内的重要设施和府库。
从黄昏一直忙碌到子夜,郑州的府衙、府库、武库、城门、学院等所有重要的设施全部掌控在了禁军的手中。
看到府库中储存的百万斛粮草,郭戎也是被震惊的外焦里嫩,怪不得袁滋可以安安稳稳的坐镇郑州看着自己和叛军大战,有这么多粮食,足够他死守郑州一年不成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说,袁滋这家伙在敛财方面真的是牛叉到了极点。
元和四年,九月十五,长缨军一个步兵团,一个工兵团,一个独立侦察营、外加两万骑兵,组成北上支队,顺利渡过白沟。
九月十六,从宋州而来的宣武-淮西军前方抵达长缨军朱寨大营。
九月十
七,李元奕所部抵达郑州,义成军节度使袁滋向长安上表,请求撤销义成军,并辞去义成军节度使,带领家卷前往长安。
九月十七,长缨军北上支队连续击覆灭了数支在滑州境内肆虐的叛军之后和改道的鲁北军会师。
九月十八,长缨军北上支队和鲁北军合围滑州,戍守滑州的义成军斩杀了袁滋留下的亲信之后,打开城门,缴械投降。
至此,朝廷的兵马完成了对郑州、滑州、汴州的全面掌控,河北叛军的主力实际上被封锁在了郑州、滑州、汴州之间的三角地带。
长缨军主力在汴州城以东五十里的营地和叛军开始激战,宣武-淮西军在长缨军大营侧后方设立营寨,守卫长缨军后方。
九月十九,五万新编禁军从郑州开始东进汴州。
长缨军北上支队在鲁北军的支持下开始沿着大河西进,首日突袭白马得手。
九月二十,长缨军北上支队骑兵所部偷袭灵昌县城得手,其余部分继续向郑州方向酸枣、武阳方向进军。
九月二十一,长缨军北上支队骑兵偷袭酸枣得手,完成了对于大河之南所有船只的控制。
残存的三十六万河北叛军主力被彻底封死在了大河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