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盖迪与闪电人无碍、永恒核心内的无尽能源亦是维持着时空城的运转后,孙悟空恢复正常大,跳下时空城,来到了仙石的中心,迭珈而坐,与仙石本身融合,感悟三界地之理,探寻无量诸。
“嗯?”
孙悟空的元神与三界融,感知到了除张楚岚、冯宝宝、徐四、张之维、敖娜、敖雁之外的域外之人,而且还是最近才出现。
“魔罗已经动手了吗?”
“也是,五百年后的玩家入侵,不可能一下子就一股脑的进来,定然是有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这个时间大概是五百年。”
“啧啧,还真是锲而不舍。”
睁开双眼,孙悟空起身,离开了现实空间,因为花果山此时也来了一位重量级的客人——金蝉子,那位西游中带自己重走修心路,却大半时间都是受自己保护和教的唐三藏的前世···
···
花果山外,金蝉子驾云而来,望着下方诸多与周围自然融洽一体的城市,感叹道:“花果仙山妙福地,人杰地灵真圣境。”
“听闻花果山乃是齐逍遥大圣王帝君的出生之地,如今见之,果真不凡,有万象更新之气象。”
“只是南赡部洲之人,学《百家巧工》之技艺,留恋于表面,难修心灵···帝君为何要传授那般书籍?”
他奉佛祖之命,抄录经书,一路向东,于西牛贺洲穿佛,各国之君主,对他极为尊重,唯有南赡地界,大汉一统,对于他之拜见,不闻不问。
他起先疑惑,为何南赡之民轻视佛法,后来察觉到南赡之人,多有供奉一猴王雕像,或木制,或石雕。
虽未为猴王建立庙宇供奉,但这般行为,却是让金蝉子更加疑惑,不明这猴王做了什么,让百姓如此虔诚。
询问百家之民,金蝉子才得到答案,明白这猴王便是花果山的齐逍遥大圣王帝君,其所着之书,《百家巧工》流传最广。
内里不讲修行,只讲千般技艺、万般生计,使得人心追逐,难以安宁。
为此,金蝉子对孙悟空有零意见,在南赡部洲开创一白马寺,收了些许弟子,留下乘经书之后,便踏云越过东洋大海,来到这东胜神洲地界。
“是何人驾云在上空?”
金蝉子思虑间,耳边突然听到一道恢弘之音,赶忙下往,便见那花果山顶端,有一凉亭,一神俊猴王就坐在亭内,只见其:顶上三花创诸,脑后光轮照大千。周身气息成混元,菩提一心显慧安。
真是个好猴王!
“贫僧叨唠了!”
金蝉子赶忙按下云头,向孙悟空控背躬身,行臣子之礼。
只因孙悟空乃是庭赦封的帝君,他虽是如来二弟子,更是和尚,方外之人,但到底在三界之内,要尊庭之令,见到庭帝尊,自是要行臣子之仪。
“和尚无需多利。”孙悟空起身,拉金蝉子入座,为其奉茶,道:“不知和尚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金蝉子接过孙悟空递过来的茶水,抿了一口,呼出一口热气,叹道:“好茶。”随后答曰:“僧乃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来座下二弟子,自是从西方灵山处来,一路东行,传我佛经典,以启迪世人智慧。”
“此举大善,那不知为何来到了我东胜神洲地界?”
孙悟空先是称赞,随后问道,“我东胜神洲之辈,人杰地灵,敬礼地,神清气爽,听闻佛祖对这儿也大加赞赏。”
金蝉子自是知晓这些,只是道:“僧来此,不是来传经,只是有一点不明,想要请帝君指教。”
“请。”
“敢问帝君,为何传南赡部洲之人争名夺利之书?”
金蝉子直视孙悟空那一双金睛,“你可知南赡部洲之人,本就为名利所困,不得自由,那百家巧工之技艺,让他们学了,更使人心浮躁,难以安平。”
“这岂不是罪过?”
“原来和尚是秉持着一颗慈悲心,前来向我问罪的呀。”孙悟空抚掌大笑,为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和尚,你想必已经去南赡部洲了解过吧?”
“是极。”金蝉子点头,想要听听孙悟空有什么法。
“那我猜测,南赡之人,对佛法轻谩,对否?”孙悟空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饮下一口,悠悠问道。
“然也。”
金蝉子英俊的面孔多出了几分疑惑,不明白孙悟空要卖什么关子。
“那你可知为何?”
“这······”金蝉子一愣,随之思索,半饷之后,还是想不明白,便问道:“可否请帝君告诉其中缘由?”
孙悟空道:“你西牛贺洲地广人稀,诸国林立,敢问各国百姓过的如何?”
金蝉子不假思索:“多是富饶之家,君王清明,百姓安康,只是山林之中多有妖魔啸聚,但大多不敢进犯王城。”
孙悟空点点头,觉得金蝉子的还算客观,没有刻意隐瞒具体情况,便又问道:“那你觉得南赡部洲百姓的生活如何?”
“食不果腹者,比比皆是。”
金蝉子悲悯人,叹息道,“大城之中,百姓勉强可安居乐业,城、乡之内,农夫辛勤劳作,却难以果腹。”
“僧曾以法眼观看前朝之事,发现秦时依旧如此,如今汉刘倒算得上是好了。”
孙悟空放下茶杯,问道:“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有何区别?”
金蝉子心思敏捷,瞬间便想到了两方不同之处:“西牛贺洲之民,多富足,除非公不作美,又或者妖魔为祸患,否则都可以一日两餐果腹;南赡部洲之民,少温饱,即便公作美,妖魔不成气候,亦是要为一日两餐奔波不停。”
“既然知道区别,可明白了?”孙悟空问道。
“僧不明白。”金蝉子头恨铁,不明所以,“这和僧问帝君为何传南赡部洲争名夺利之书有何关系?”
“南赡部洲之民过的辛苦,不是南赡地界的人王不作为吗?”
孙悟空叹息:“你倒是念经念傻了!难怪身为如来的二弟子,常在他身边听佛经,亦是没有开悟。”
金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