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上清观的秘密
作者:卯牛   余一丁最新章节     
    玉玄道长又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整理思路,随后又缓缓问道,“居士既然知晓乌蒙山区的传闻,想必也是明白这青乌镇名头的由来吧?”

    余一丁点点头,他对青乌镇和乌蒙山区的认知基本上是来自于鱼骨石镇的那位捕头,正因为他得知乌蒙山区里有一处风水宝地,所以才会产生想在此地突破自己修行瓶颈的念头。

    “那么居士是否又知晓这上清观的由来呢?”玉玄道长又问道。

    余一丁闻言一愣,这个他倒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在追击那名受伤的贼人时老魏简单给他介绍过一下,余一丁也就只知道此观是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道观,从建成到现如今也有数百年历史了。

    于是他便摇了摇头。

    玉玄道长见状淡然一笑,刚才余一丁就已经告诉他自己没有窥觑上清观的意思,老道也已相信,何况余一丁又是一名带着家眷路过此地的旅人,既如此,要是不知道上清观的由来也说得过去。

    “既然居士不知,那么就由贫道给居士简单介绍一下上清观的由来吧。”

    余一丁连忙正襟危坐,摆出一副恭敬受教的模样。

    “呵呵呵……”

    这下玉玄道长终于露出了那种得道高人的慈祥笑容。

    “上清观始建于前朝,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也是乌蒙山区及其周边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一处道观。此观最初据说并不是以‘上清’为名,因为建在乌蒙山中,因此唤作乌蒙观,但是在其建成后仅过了一个甲子,此观便遭受到一场浩劫,整个道观全部毁于一旦,其时已是大晋立国,事后有当时朝中的一位重臣上书晋皇,由朝廷出资重建了道观,并改名为上清观……”

    余一丁闻言暗暗吃惊,上清观的历史有近三百年,就算减去六十年,少说也有两百年,如果那时候晋皇就已在位,岂不是说这位皇帝已经活了两百多岁?那不是成了一位地上半仙了嘛?

    可是再一想余一丁又觉得不对,虽说他没有见过晋皇本人,但是沈辰基和他是熟识的,这位平洛郡王也就四十左右的年纪,他的亲哥哥沈辰龙再怎么年长也不会比他大那么多岁数吧?这又如何解释的通呢?

    于是余一丁皱着眉眼不断地变换着脸色。

    玉玄道长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他本在缓缓述说,突见余一丁脸色有异,连忙住口,有些疑惑地问道,“居士莫不是有什么疑问?”

    余一丁答道,“在下确实有些吃惊,难道说当今大晋的皇帝沈辰龙已经活了两百多年了?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老道面上一怔,一时没有明白余一丁话中的含义,但他自己却是脸色突变,连忙道,“居士果然是修行的世外高人,根本不在意那些世俗的繁文缛节,这晋皇的名讳岂是可以随便说出口的?”

    余一丁这才想起这个时代是要对皇帝的名字讲究避讳的,不过老道还没有给他解惑呢,避不避讳先暂且不提,对于他来说,先得弄清楚这个晋皇到底是位仙人,还是个妖怪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连忙又道,“可是……”

    “呵呵呵……”

    玉玄道长又是慈祥一笑,他已经反应过来余一丁的疑问是什么了,于是悠悠地说道,“居士果然是位旅人啊,而且还不是大晋人氏吧?”

    余一丁下意识地点头。

    玉玄道长将这一切看在眼中,不禁扶须颔首,心头暗道果然如此,大晋人哪有不知道‘晋皇’是对在位的晋国君主的统称呢?余一丁的表现只能说明他并非大晋人氏。

    何况乌蒙山区地处大晋腹地,上清观的隐秘本就极少有人知晓,如果余一丁对此确有窥觑之心,像他这样一名修行者,已经到了青乌镇的地面,肯定会对身边的一切严加防范,又怎么会轻易就被贼人抢劫呢?除非是他本无此意,加之带着家眷匆匆赶路,一时不察才被那些贼人得了手。

    玉玄道长只凭余一丁这个微小的动作便得出那么多结论,确实算得上是人老成精了,不过他也因此而对余一丁更加放心。

    于是老道接着又道,“大晋开国至今已有二百余载,前后也已有十几位君主相继传位,所有的君主在大晋都被称作‘晋皇’,只是他们各自的年号有所不同而已,正如当今晋皇的国号便是“隆泰”,其余十几位晋皇也各有自己的国号,而贫道方才所说的晋皇可不是当今的皇上,那可是大晋的开国之君啊。”

    “哦!”

    余一丁恍然,原来是自己少见多怪了,如此说来,老道口中的那位晋皇就是沈辰龙和沈辰基兄弟俩的祖宗了。

    这下总算是帮余一丁解了惑,于是他又摆出刚才那副虚心聆听受教的模样,只等老道继续往下说。

    “居士既是修行之人,想必也是知道‘上清’所谓何意吧?”玉玄道长又抛出一个问题。

    余一丁却茫然地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又是他不清楚的,不过前世之时他倒是知道很多道观会有像是“上清宫”、“上清殿”之类的称谓,也仅仅知道这是道家常用的一个名称而已,但其中具体有什么含义他就不甚了解了。

    这一次轮到老道惊讶了。

    在玉玄道长看来,余一丁能够击败那位欲将明月肉身夺舍的修行者,又能使出不依靠药石之力便可对他的伤情进行治疗的手段,无一不说明余一丁是一位修为极其高深的修道之人,先不说他这小小的年纪是如何修出这一身本事的,天下之大,总会有一些奇人异事出现,玉玄道长对此毫不怀疑,何况这也不是旁人应该打听的事情,但是像“上清”这种道家基本的知识余一丁都不知道,这就大大出乎老道的意料了。

    “哦?”

    玉玄道长将自己的疑惑很明显地写在了脸上,又见余一丁有些尴尬,更有些无奈地望着自己,只得暗自叹息一声,看来还得费些口舌给这位修行大能恶补一下基本的道家常识才行了。

    这叫个什么事?玉玄道长虽然也有些无奈,但仍旧继续娓娓道来。

    “在道家中所谓‘三清’,既为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亦是道家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全称为‘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统筹一切英魂,所有将领,皆归玉清管辖传授。太清境主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统管三界阴灵,所谓阴者,至柔也,一切阴性不和,皆归太清管辖。而上清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等,全称为‘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统筹三界法器,一切法宝皆归灵宝天尊管辖,诸多神仙法器都由上清批准使用……”

    这些东西玉玄道长早已是烂熟于胸,而且他在此时给余一丁所讲的还是有关三清的一个粗略大概,总不能像是给普通的道家入门弟子授课那般仔细讲解吧?

    这不仅是时间上不允许,主要是在玉玄道长看来,余一丁虽说年轻,但明显就是一名修行大能,老道自己是一位清修者,他这一生只修道法,却从不去学道术,讲经论道是他的强项,要说与人拼斗术法,那则是玉玄道长极为不擅长的,但是像现在这般只讲道法,玉玄道长绝对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可是余一丁却是头疼不已,这些道家术语着实拗口,不要说让他记忆背诵,仅仅是听玉玄道长如此一说,就已经令他颇感头痛了,他也实在佩服玉玄道长居然能够将这些东西一一记在心中,而且还能给他讲述的如此清晰。

    只不过余一丁既然是聆听受教,总不能打断玉玄道长的介绍吧?直到老道介绍到上清灵宝天尊管辖一切法宝法器之时,余一丁的眼神才突然间一亮!

    刚才玉玄道长就已问过他是否知晓“上清”的含义,现在又如此介绍了一番,余一丁不得不对这“上清观”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了一丝联想……

    玉玄道长将余一丁的作态看在眼中,心知自己的讲解已经有了效果,也看出来余一丁对这些道家的知识不是特别感冒,于是接着又道,“若是居士知晓上清之意,贫道本不该再说这些,还望居士体谅。”

    话已至此,余一丁还能说些什么?此刻他所能做的只剩下频频点头而已,但脑子里却一直萦绕着上清、法宝、法器这几个词汇……

    “呵呵呵,外人只知这乌蒙山区中藏有一处风水宝地,若选择此地进行墓葬,必能荫佑子孙,福及后人,更有传闻说前朝有位高官正是选择了乌蒙山区的某块福地作为自己的墓葬之所在,由此也引来了一些土夫子盗墓贼的窥觑,莫说在贫道任观主之前的一百多年间早有大批此类人等在乌蒙山区四处淘沙倒斗,就是贫道来到此地后的二十多年里,也已经见识过许多土夫子的盗墓行径,可是这些人除了挖到一些零星小墓以外,几乎全都是一无所获,抱憾而去。当然,至于此中的缘由,不为其它,只因这些人全都找错了方向,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又岂能会有收获呢?”

    玉玄道长的述说基本上和鱼骨石镇的那位捕头所言吻合,这些对于余一丁来说已是旧闻,但他也不好催促,只能耐着性子听老道继续说下去。

    “那乌蒙观始建于前朝,但是毁灭和重建正是处于朝代更迭之时,关于此观所遭受的浩劫,大晋朝野也有两种传闻,一说是观内的道人用火不慎,走水而致,整个道观毁于一场大火,而另一种说法是乌蒙观毁于战乱之中,因为那时正处于改朝换代的多事之秋,乌蒙山区是京畿一带的一个用兵之地,此观便是毁于刀兵之祸。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也各有依据,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无论是大晋朝廷还是道观内的记载,对于此事都是一笔带过,只说是乌蒙观发生了一场浩劫,致使道观被毁,至于因何发生,又具体是何时、如何发生的却是含糊其辞,不甚明了,但是贫道却更相信乌蒙观的毁灭是因为后一种原因,既是刀兵之祸。”

    说到此处玉玄道长顿了顿,目光灼灼地望着余一丁,像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伤病,说了那么多话以后有些乏了,想要稍稍喘口气歇息一下,又似乎是在等待余一丁的反应。

    余一丁见状只好问道,“既然大晋朝野对此事都无定论,不知道长却为何会如此笃定那乌蒙观一定是毁于战乱之中呢?”

    玉玄道长淡然一笑道,“呵呵,正是因为大晋朝廷对此事讳莫如深,所有记载都含糊其辞,试想一下,若乌蒙观确实毁于意外走水,那为何不明明白白的记载下来,这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何必遮遮掩掩的呢?”

    余一丁点头赞同。

    “更何况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原因,贫道才会确信乌蒙观的被毁以及更名都是因其所致啊……”

    余一丁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说现在已是深夜,但是由于有异能在身,他本就没有丝毫睡意,老道说些什么他都能熟记于心,但是余一丁的心头非常清楚,接下来老道将要说出的话肯定是关系到上清观,甚至整个乌蒙山区的那个天大的秘密了。

    果然,玉玄道长面色一紧,神情也变得更加凝重,余一丁只见老道不住地捻着胡须,喉结动了又动,却好一阵没有出声,看来哪怕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想让老道轻轻松松就将这个天大的秘密说出来仍旧是有些费劲。

    余一丁也不禁隐隐感觉到自己有些心跳加速。

    “自从贫道成为上清观的住持后,偶然间在藏经阁翻阅到上清观志,便对其中有关此观更名前后的记载颇为迷惑,其后十数年间贫道又查阅了大量典籍,均未找到相关的确实证据,此事令贫道大感奇怪,一座普通道观的更名竟会如此扑朔迷离,是为何故?于是贫道便对此事更加好奇……”

    余一丁被老道的述说吸引,不由地频频微微点头不已。

    “直到去年的某一天,贫道正在大殿之内与众位弟子谈经论道,不经意之间突然瞧见上首的三清泥塑之像,位于左侧的上清灵宝天尊手持一柄玉如意,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大殿内的众人,这本是贫道出家以来早已司空见惯的景象,但只因乌蒙观改名一事已经困扰贫道多年,此时看到上清大帝的塑像,贫道不由地便将乌蒙观改名为上清观的缘由与之联系起来……”

    说到此处,玉玄道长像是终于将心中的思想包袱完全放下了,紧接着又道,“方才贫道已将上清大帝的基本情况告知居士,三界法器,一切法宝皆归灵宝天尊管辖,而乌蒙观恰巧又改名为上清观,且此事又被大晋朝廷竭力遮掩,甚至连乌蒙山区内有前朝高官的大墓一事说不定也是有心之人故意放出的风声,这样不仅可以转移人们的视线,而且那些闻讯前来的土夫子盗墓贼又可以掩人耳目,在不经意之间还会帮着掩盖异宝的真实所在……”

    “真实所在?”

    余一丁喃喃自语,“如果把那些地老鼠都吸引到此地,这些人到处掘地三尺,不是更容易增加异宝暴露的风险吗?”

    “呵呵,居士此言差矣。”玉玄道长微笑着说道。

    余一丁诧异地望着老道,不明白他说此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贫道是一名清修者,生平从未见识过任何法器法宝,况且贫道对这些术法修行者的所用之物并无半分兴趣,可是既然贫道已经产生了这种联想,就更加想要了解其中的真相,也好解开贫道心中多年来的疑惑。”

    玉玄道长这番话说的又是莫名其妙,跟余一丁刚才所说的没有一点关联,更没有解释他的疑问啊。

    见余一丁满头雾水的样子,玉玄道长继续道,“于是贫道便大胆猜测,若是真有那等异宝出现在乌蒙山区,而知晓此事的人会不会已经知道异宝所在的具体位置?但是他却无法亲自前来获取,否则就不必大费周折搞出这么多花样,直接找机会前来取得便是,正因为此人无法亲自前来,于是便将乌蒙观改名为上清观,以便给他的后人留下一个取宝的明示?而贫道之所以说居士此言差矣,正是因为有那些土夫子的存在,以便扰乱有心之人的视线,居士可曾听闻过土夫子们会将道观作为偷坟掘墓的目标吗?如果他们不会将上清观作为目标,那异宝又何来暴露的风险?”

    “哦!……,啊?!”

    玉玄道长这番话说出后余一丁恍然大悟,随即便大吃一惊,这样说来乌蒙山区确实有异宝存在,并且这个所谓的异宝很有可能就是一件法宝或者法器,而它的所在地正是上清观内!

    余一丁被玉玄道长说出的这个消息惊的目瞪口呆,他本以为就算此地真有异宝,也会藏在乌蒙山区的某处,甚至就在那个所谓的风水宝地之中,哪知道这个所谓的异宝就在这座道观之内!

    紧接着余一丁又想到另外一些事情,脱口而出便是一句问话——

    “这么说不论是那名懂得夺舍之法的修行者,还是那些让魏捕头焦头烂额的贼人,他们出现在青乌镇,难道都与这个异宝大有关联不成?”

    老道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