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巧遇熟人
作者:不喝咖啡的柯基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最新章节     
    这群外围的人果然有些意动,甚至压在魏为脖颈处的刀也有些松动。

    这蝇蝇小民为利而动实属正常,他们出身多是穷苦百姓,这苏杭两浙固然富庶可是那些困顿之人生活条件依旧没有改善。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从来就不是一行简单文字而已,这是历朝历代贫富差距的写实。

    面对魏为不断许诺的重利他们如何不心动,一位额阔顶平神情桀骜的精壮汉子说道:“黑爷,我们要不收下钱放了这厮反正这里都是自家兄弟,你知我知各自许下重誓且背叛兄弟的行那三刀六洞之刑。”

    这古人可是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可不会随意拿那宗祠和上天开玩笑。

    这眉眼粗大的黑厮因为皮肤黝黑,道上人尊称一声黑爷,乃是漕帮帮主手下重将之一,如这样的场合自然是不用漕帮话事人亲自前来。

    他眼神冷冷的扫过众人,紧接着目光锁定了刚刚神情桀骜的汉子说道:“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坏了帮主和周家的关系,你到时候万死难赎其罪!”

    “给我将此人看好,若是谁敢有异心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他虽然看起来鲁莽蛮干,可是却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这天下绝对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消息走漏首先担责的自然是他。

    财帛固然动人心可是这条命更重要,有钱拿没命花。

    魏为眼神中露出绝望的神采,这些年里郑青田私放海禁从中捞取了不少钱财,他身上的银钱自然不缺,可是没有想到这些如豚犬一样的人物竟然能够按耐住对金钱的诱惑。

    这些人出手都在有意避其要害,除去吴六含愤出手将几人打至伤残,若是他手中若是长矛恐怕这些人都已经起不来了。

    官府来人将这群人统统收押,还有在漕帮手中被擒住的魏为。

    可是如今几人去往东京的行程不能继续耽搁下去了,杨秉心中依旧放心不下修书一封拖人带回了钱塘县家中。

    这群人所招供乃是宁海军楚知军所派来的,他与这些人素来并无恩怨,想要将此事告于父亲知晓,叮嘱若是有仇敌切记需要多加小心。

    他明白父亲性子向来刚直在官场之上容易得罪人,对方既然已经派出杀手,看来双方形势已经形同水火了。

    他并没有完全相信那伙贼人的话,因为这群人没有任何抵抗就说出了幕后主使事情实在太过蹊跷。

    周柏面色凝重道:“文瑜这些人都是府中好手一路上为你们保驾护航,好让你们能够平稳抵达东京,难保他们不会派出第二批杀手,这里有任何消息我会修书遣人送往东京”

    杨秉躬身作揖,这些日子周府为他的事情忙前忙后,如何不让他心中生出感激呢?

    一切无法付诸言表,不用太多言语都明白彼此所表达的意思。

    他回首在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临安府,这去往东京需要走水路,从杭州港客船在京杭大运河、通洛渠即可达。

    好在杨秉并不晕船还能够安静的看着书,他的心中虽然还放不下钱塘诸事,可是他明白无谓的担心只会给自己增添重担。

    这辆客船是由自己包下的,所以船上都是自己人并没有闲杂人员混入其中,上次对方虽然刺杀未果,可是难保不会有后手。

    他也是一个惜命之人,他有许多抱负和理想没有达成,怎可如此窝囊的死在一些贼寇手中。

    就在客船即将出行时,一个声音在岸上响起只听见对方大喊道:“船家还请载我一程”

    这客船不同于一些小船,一旦确定了很少再去载散客,而且还是被人完全包下的客船。

    杨秉听见声音有些熟悉于是吩咐吴六出去瞧瞧,只听见对方继续说起:“在下仁和县的何景,此行乃是去往京中赶考!”

    何景本是与同县的士子一起去往东京,可是在昨日的宴会上被何景抢了风头,觉得没有面子于是伙同其他人决定落下何景让他一个人自己独行。

    而那人家境优握其他人自然迎奉于他,何景哪里经历过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在仁和县时家境普通,若不是他同样是中举的士子,也不会被那同乡之人拉入他们的小圈子里。

    杨秉透过窗口看去果然是那日见到的何景,与他同是进士科赶考的士子。

    “让他上来吧!”

    那客船上的水手立刻放他上船了,何景没有想到对方真的会放自己上船。

    原本心中是并不抱有希望的,杨秉放下了手中的书本,从里面走了出来。

    何景喜形于色道:“多谢文瑜兄相助,否则今日我恐怕是无法搭上客船了”

    杨秉等人出行的本就晚,且这些客船多搭载的多是去往东京赶考的士子,何景想要找到客船并非易事。

    若是搭载那些小船,风险自然也是很大的比不上这些客船。

    每个人都是分工明确的,古言有云舵者,犹人之心也;缭﹑斗﹑碇,犹人之四肢也;船上众兵,犹人之百骇也。

    有测日月星位,测天气观地理的伙长,有操舵的舵工还有主碇者头碇就是负责停泊的,还有各种职务一应俱全。

    这何景一上船便开始鼓吹起了杨秉的文章,说道:“文瑜兄的为学次第论真是真知灼见之论,圣人曾言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而文瑜兄答圣人之教知之而后行!”

    杨秉知道了何景所说的乃是论语中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他提出了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

    他的这种理念是未曾出世的,相对于这个时代是有些超前的,不过也是脱胎于圣人典籍之中,像是从中所悟还是能够被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

    他为了中举自然不能写些惊世骇俗的东西,那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即使你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想让旁人信服也不能凭借如今的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