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开荒路(八)重返北地
作者:虚无行者北冥   虚拟造物主最新章节     
    赵伶布置的这个计谋利用了弥赛亚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如果这座港口并非孤悬海外而是处于大陆,赵伶不管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发生哗变。
    毕竟大陆上是盖亚教廷的地盘,他们如果真的实在受不了,最多就是偷跑而已不会哗变,毕竟推翻了贵族又能如何?你能打得过之后盖亚教廷的镇压吗?
    但弥赛亚港偏偏情况比较特殊,首先你没法像在大陆一样偷跑,岛屿虽然大但也不算大,想要隐藏住自己的信息还是比较困难。
    其次弥赛亚群岛没有任何的造血能力,一切补给都依赖于晶耀这边的输血,这就等于是捏住了殖民者的软肋。
    但那些野性未训的殖民者被压迫狠了,尤其是近期一系列的差别对待,再加上有心人的居中挑拨,最终哗变如同赵伶预料一般发生了。
    当然由于整件事情背后都是赵伶在控制,所以哗变日期提前被泄露给他,在几乎是开了明图外挂的帮助下,这场哗变并没有走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这也和哗变者的经验不足有关,定下大事之后居然还不立刻行动,而是慢吞吞的开始进行先期准备,要一直到黎明时分才发动哗变。
    于是赵伶轻松镇压了这场哗变,领头人中除了内鬼全部被杀,至于内鬼则是得到了他们的奖励,可以离开弥赛亚群岛返回大陆。
    在给了殖民者一顿大棒以后,接下来就是给他们一个甜枣,有时候甜枣是通过对比而来的。
    很快新一批殖民者就来到了弥赛亚港,他们将会成为真正的底层殖民者,被那些老一批的殖民者管辖。
    毕竟第一批殖民者有丰富的经验,对于如何一穷二白开辟出殖民地,这也是赵伶为什么没全部杀掉的原因。
    在终于从底层跃迁到管理层后,老一批殖民者们的幸福感突然上升,毕竟这管理可有不少油水可捞。
    而赵伶观察了这批殖民者一段时间,将那些和第二批殖民者相处很好的第一批殖民者,拉出来丢去野外的哨站之中,只留下和新殖民者关系很差的老殖民者留下。
    经过赵伶在弥赛亚群岛的这一轮整顿,算是将殖民者的情绪给稳定下来,有利于今后进一步殖民工作的开展。
    至于拉奇马尔这边给爱夏公主写了封信,信中他表示“弥赛亚港”的名字有些不太吉利,建立起来没两年的时间,先是遭到风暴被摧毁,又有刁民居然想要犯上作乱。
    现代人对这种说法大体是嗤之以鼻,但这个世界的人却颇为相信,于是爱夏公主下令在644年时,将弥赛亚港更名为爱夏港。
    其实这也是对爱夏公主的一种工作成绩赞扬,毕竟这几年来她的压力比较大,对弥赛亚群岛的再开拓遭到非常多反对意见。
    都几年了只见无数资金砸进去,却没能从中获得到任何收益,贵族们哪里受得了这样子花钱。
    尤其是642年的那次风灾,更是给殖民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一些贵族甚至还试图煽动舆论,说这都是神灵发出的警告,让我们不要重新踏上弥赛亚群岛。
    不过这些舆论还没煽动起来,就被盖亚教廷这边给铁拳镇压了,毕竟他们还指望爱夏公主牺牲自己造福大家,这要是把爱夏吓回去了你们来出钱?
    对于南土那些攻击爱夏公主的言论,盖亚教廷起初是采取漠视推动的态度,但在642年风灾之后不得不亲自下场,镇压掉一些对爱夏公主过于不利的言论。
    毕竟爱夏终究只是一个公主,能否继承晶耀王国都还两说,涉及到神灵惩罚这方面确实有些撑不住。
    当然这背后也有爱夏和盖亚教廷的交易,她通过使节私下里跟教廷交通,说再这样下去老娘可要直接掀桌子了。
    实际上爱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真的掀桌子甩手不干,毕竟现在这北地移民计划,可是赌上了她所有的声望,否则真的会让自己叔父抢了王位。
    总之最后就是第二批移民者如约到了弥赛亚群岛,这回就吸取了上一次风灾的教训,首先要做的不是开垦农田,而是挖掘避难所防止和上次一样全灭。
    虽然说这种做法有些小题大做,如此大规模的风灾属实是十年难遇,下次弥赛亚群岛再遭遇到这样规模的风灾,已经是整整十多年之后了。
    而那时候爱夏港已经开发的初具规模,虽然风灾已经造成了一定损失,但不至于像644年这次一样导致整个殖民地全灭。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新历647年,殖民者已经基本了解弥赛亚群岛周边海域的情况,甚至将通往北地的航路给探明。
    此外爱夏港已经开发的基本合格,具备一定维修船只的功能,港口也培育起一批般转货物的熟练工。
    同时岛屿上的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虽然说口粮依旧没有办法自给,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依旧需要晶耀提供粮食,但至少已经可以向港口提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提供新鲜蔬菜和水果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防止船员患上败血症,这是爱夏这边事先就交代好的。
    虽然说这个世界实行了长达百年的禁海令,但一些关于远洋航行的知识,还是在书本中保留下来,不至于完全从零开始发展航海业。
    于是计划到这一步的时候终于可以继续推进,一些船只从弥赛亚群岛出发前往北地,准备对当地的沿海情况进行考察。
    这个考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人类已经离开北地六百余年,沧海桑田天知道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更何况北地的资料很多都被销毁,文化方面或多或少还保留了一些部分,但地理方面是销毁的重中之重,毕竟要防止有人逃回北地。
    而北地距离弥赛亚群岛终究路程不短,所以在对当地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在北地建立一个哨站的行动也很快被提上日程。
    这个殖民者在北地建立的第一个新哨站,最终被命名为“新新晶耀”,有时候也被称作“第三晶耀城”。
    毕竟嘛已经有一个“新晶耀”了,在南土晶耀河的入海口那边,现在多出一个“新新晶耀”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邦就叫“新城”,之后又在伊比利亚建了一座“新新城”。
    “新城”是意译而来的城市名称,如果用腓尼基语音译的话叫做“迦太基”,罗马人将其称之为“布匿”,后来还把这座城市给撒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