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筹款新招
作者:黑咖啡少糖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蔡应玮在见到天子前,内心满怀期待,不过这个好心情很快破灭。

    朱由榔明确告知,朝廷如今也面临威胁,机动兵力必须马上驰援阳江、阳春两县,剩下的部队也要驻守香江岛,防止清军偷袭。

    他手里已没有富裕的兵力,无法派出直属部队增援碣石卫。

    不仅如此,经过几十万灾民长达大半年的消耗,又要改装铁甲舰,朝廷的银钱已被掏得一干二净,库存的枪械、火药等军事物资也要运往阳江备战。

    总而言之,朝廷没有机动部队,没有富裕物资,更没有钱粮。

    这份开诚布公的说明,让蔡应玮听得脸色苍白,几欲昏厥。

    在他的认知里,皇帝应该时刻保持“我很行”的姿态,若不是情非得已,绝不会在臣子面前哭穷。

    即使朝廷确实没有驰援碣石的条件,也会用其他借口拒绝,而不是自曝其短。

    如今皇帝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说明朝廷确实很困难,无法对碣石镇出手相助。

    “陛下,就给我们拨一点兵马吧!哪怕一千……不,五百……只要五百御林军驾到,碣石镇上下必士气大振,奋勇击退清贼。”

    蔡应玮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希望能以至诚之心,换来天子一丝松动。

    “御林军没有,不过,朕可以下旨组建一支雇佣军,两三个月后前往潮汕战斗。在此之前,你们要坚持住。”

    “雇……雇佣军?”

    蔡应玮稍微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之色。

    “没错,雇佣军。”

    朱由榔回答得很坚定,以示这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最终决定。

    蔡应玮在心里挣扎了一会,又鼓起勇气问道:“陛下,这支雇佣军有多少人马,谁来雇佣这些兵?”

    “以朕的名义来雇,有多少人看能筹到多少钱……不过,朝廷已经没有钱了,债也借到了后年。所以,这笔钱只能由碣石镇来出……”

    蔡应玮想了好一会才终于明白,这是碣石镇出军费,朝廷出人马的意思。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模式他听说过,并不算太新鲜。

    比如崇祯朝末期,朱由检在差遣关宁军前,必须先给吴三桂凑一大笔开拔费。煤山上吊时身边没有一兵一卒,也是因为凑不齐军费,无法调动关宁军入关勤王的缘故。

    不过,现在情况似乎完全颠倒,变成藩镇请求朝廷出兵增援,朝廷向藩镇要开拔费。

    在一瞬间,他有些气血上涌,很想直言反驳这种荒谬的说法——朝廷驰援地方是理所当然的,怎么能向地方伸手要钱呢。这成何体统?

    不过转头一想,他猛然发现碣石镇没有说这种话的资格。

    朝廷确实守土有责,前提是地方听从朝廷号令,向朝廷缴纳税赋,贡献兵源、物资。

    碣石镇十几年来都在清廷治下,给清军出钱出力,从未曾向永历朝廷上贡过一分钱,出过一点力。

    如今一句轻飘飘的“反正”,就要求朝廷派兵去增援,去拼命,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想到此处,蔡应玮黯然道:“小人懂了。不知陛下打算让碣石出多少军费。小人立即乘快船返回,向总兵大人禀明。”

    “不,你不懂。”

    朱由榔毫不客气地反驳了对方,然后继续描述他的详细计划。

    在他的方案里,朝廷将会发售一笔国债,筹集资金来招募兵勇,购买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潮汕抗清专项债”。

    这笔国债面向所有人发售,所有人都可以购买。只要购买了这笔国债,等于借钱给朝廷增援潮汕。

    朝廷以信誉担保,债券到期之后偿还本息——当然本息全部得由碣石镇来出。如果到时碣石镇不还钱,朝廷就会出兵讨伐,上门讨债。

    “等你回碣石筹钱,再带钱回香江,黄花菜都凉了。而且……这笔钱估计苏利出不起。所以,朝廷会给你们担保,先向香江的豪商们借这笔钱。”

    蔡应玮听得云里雾里,他从没想过凑集军费需要这么麻烦的手续。半晌,他情不自禁问道:“陛下,这……陛下打算筹多少钱?”

    “不多,一年期的国债,先筹个……二十万两吧。如果你们打得顺利,再筹个五、六十万两。总计八十万两,应该能把王国光打趴下了。”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被“八十万两”这个数字所震惊。

    八十万两是一笔惊天巨款,足够给三万御林军发上一整年的军饷。如果全部用来购买军火,起码能装备三十个野战营。

    朱由榔却不那么认为,对于国债来说,第一期的二十万两实在是小意思。如果战况顺利,后续的五、六十万国债也不愁卖不出去。

    他打算动用最先筹到的部分资金,向香江岛的军火商购买一批火铳、火炮和弹药,用海船给碣石送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同时,在安南、琼州、香江等地招募一批志愿者入伍,整编成营后再派去潮汕参战。

    “不要小看了雇佣军。这几年退伍的老兵不少,再招募一些小伙子当辅兵,能凑一、两个步兵师。”

    朱由榔得意洋洋,向蔡应玮介绍了前两年开始实行的退伍制度。大量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离开军营,却还朝廷的掌控当中。

    只要舍得出钱,再拿着兵部名册按图索骥,招募凑个几千老兵问题不大。

    总而言之,现在朝廷治下优质兵源和武器都不缺,最主要是缺钱。有了八十万两,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当然,这笔巨款不是谁都能出得起的,起码苏利本人应该没这么多钱。

    面对众人的疑惑,朱由榔进一步说明这笔钱以后该怎么还。

    首先,打胜仗的缴获和战利品肯定要拿来还债;其次,等明军光复潮汕,苏利和当地缙绅大户也得按比例摊派——现在缙绅大户被清军像猪一样赶,朝廷帮他们夺回土地,向他们摊派点军费也是应有之义。

    这个“先给枪,后给人”的方案让蔡应玮看到一丝希望。碣石镇并不缺人,有了火铳、大炮,战局一定能改善不少。

    至于事后还钱的事,那都是后话了。没有朝廷的大力支援,碣石镇根本撑不过这个春天。

    “陛下的意思小人懂了,只是小人不知有没有人愿意买这笔‘国债’……”

    朱由榔摆摆手,指向在旁倾听的屈大均、刘维宁等人。

    “把碣石卫抗迁、抗清的故事向这几位大记者好好说说,相信很快会有人找你们详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