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死要面子活受罪·由检
作者:这恒河狸   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最新章节     
    “张御医,陛下情况如何了?”

    看到朱由检缓缓醒来,韩爌连忙看向张逸,虽然朱由检有点刻薄寡恩,但是相比朱由校却好得多,至少能听得进大臣的话,他可不想朱由检出事。

    现在朱由检连个儿子都没有,一旦朱由检出事,谁知道继承王位的是谁,当初嘉靖皇帝的平衡之术玩得炉火纯青,朝堂上的百官都被折腾得够呛,一旦再来个嘉靖皇帝,谁都不好受。

    “韩阁老放心,陛下身体无大恙,只是一时气极攻心,下官开两副药给陛下调养一下,平时再多休息一下就可以恢复了。”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这话,韩爌顿时松了口气。

    这时候,朱由检也缓了过来,一脸苍白道:“诸位爱卿,此番王从义战败,十四万大军尽没,叛贼再次截断河漕,数百万石漕粮尽困江南,如今京城与边军两百万军民嗷嗷待哺,若是不能解决,大明江山将有倾覆之险。”

    听到朱由检的话,韩爌瞬间头皮发麻,自从女真人攻占辽东后,天下兵马近半集中在北方,辽东那边集结了十一万兵马,山海关有十三万,宣府镇有八万,大同镇八万,单单四处便有近四十万兵马,除此以外还有京营、天子亲军。

    京城的百姓更是超过了百万人,这么多的人口,根本不是区区北直隶这片土地可以养得起的,每年除了漕粮,还有大量的粮商运送粮食进京贩卖,每年通过漕运进京的粮食总量超过七百万石。

    现在运河被截断,代表近两百万人要饿肚子,这些人一旦乱起来,能活生生吃了他们。

    而从陆路运粮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自古以来就有千里不运粮的说法,其主要原因就是陆路运粮太过困难,超过千里运粮,粮食的价格就会翻数倍,那不是几千几万石,而是数百万石。

    “陛下,要不让应天府那边组织船只,走海路运粮吧。”

    思索了片刻后,韩爌开口道。

    听到韩爌的话,朱由检顿时眼前一亮,既然运河那边走不通,那就走海路,大海那么宽,他不信叛军还能将大海给截断了。

    “陛下,此事怕是不妥。”

    这时候,钱龙锡开口道:“海运荒废已久,这匆忙间又如何凑到足够的海船运送漕粮,等船凑齐了,京城这边只怕已经饿殍遍地了。”

    “钱兄,据我所知,这江南的海商众多,又岂会凑不够足够的海船?”

    听到钱龙锡的话,韩爌顿时皱眉道:“如今朝廷需要海船,那些海商难道还能不贡献出来?”

    听到韩爌这话,朱由检不禁眉头一皱,看向钱龙锡的目光也有点不满,登基之后,是他将赋闲在家的钱龙锡提拔进内阁的,如今朝廷有难处,钱龙锡竟然不思报国,反而为那些商人说话。

    察觉到朱由检不满的目光,钱龙锡也慌了,朱由检刻薄寡恩,若是朱由检对他不满,他也就可以收拾行囊,准备回家了。

    想到这里,钱龙锡连忙道:“陛下请听臣解释,臣并没有为那些海商说话的意思,这航海并不是河里,说走就走,这航海是要看天时的,江南海商通常是冬季乘风出海,每次出海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要等夏季风吹向大明才能乘风归来。”

    顿了一下后,钱龙锡才接着道:“如今刚到夏季,那些海商的船顶多刚返航,这些船经过大海长途跋涉,必须经修整才能再次出航。”

    “而且江南众多海商拥有能够经得起大风大雨的海船也不过数百,今年能够返回的不过两三百,纵使全部集中起来,想要出海也得等到冬季。”

    “大明开国之初到永乐年间也曾实行海运,当时一年运送的漕粮也不过百万石,而且大海变幻莫测,危险重重,动辄船毁人亡,实不是运送漕粮的最佳选择,一旦出现意外,便是数十万石粮食的损失,若是将宝全部压在海运上,稍有意外便是灭顶之灾,如今大明实在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钱龙锡不禁叹了口气,他其实还有话没说,那就是走海运的话,很容易让那些贪婪的蛀虫有更多的贪污空间,毕竟每次出海便是数十万石漕粮,这么大的利益,足以让很多人泯灭人性了,到了大海上,人一杀,船一沉,谁知道船里装的是粮食还是沙石。

    听完钱龙锡的解释,朱由检看向钱龙锡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沉默了片刻后才问道:“那钱爱卿认为该怎么办?”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漕粮进京,保证边军以及京城的百姓的粮食供应。”

    沉默了片刻后,钱龙锡才咬牙道:“臣认为不如暂时先招安苏浩,让漕粮先安全进京,等朝廷做好准备,不惧苏浩封死运河了,再派遣大军剿灭叛乱。”

    听到钱龙锡的话,韩爌、李标、周道登三人微微点头,虽然钱龙锡的提议有点窝囊,但却是最适合现在局势的。

    如今北方已经没有兵力可以调动了,京营是护卫京师安危的,不到万不得已,轻易调动不得,边军更不用说,女真人和蒙古人都在磨刀霍霍地看着北直隶呢。

    陕西那边的叛乱还没有平定,之前山西已经调了三万卫所兵出来,现在也不适合再抽调了,河南那边也被抽调了几万人,而贵州那边,安邦彦安静了两年,据说兵力已经发展到了十余万,迟早会再生事。

    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几地的兵马也都不能再轻动,必须留下来防范,因为其他土司都在观望,若是再调动这几地的兵马,让其他土司有机可趁,那么遍地烽火就在眼前。

    现在唯一能调动的兵马就是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几地的兵马,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等这几地兵马赶到山东,京城早就凉了。

    “不行!”

    这时候,朱由检突然斩钉截铁道:“朕刚登基,岂有向乱臣贼子低头之理,此事不可再议。”

    听到朱由检这话,韩爌等人顿时僵住了,钱龙锡的建议虽然有损朝廷威严,但却是最适合现在的,可朱由检不同意,那就没办法了,朱由检不出来背这个锅,那谁来背?谁背得动?

    这可不是战败什么的,战败那是本事有限,顶多被骂一下酒囊饭袋,可这是向苏浩低头,说好听点叫招安,难听点就是丧权辱国了,如果是打了胜仗,不想继续花大代价打下去的招安,那自然没问题,可他们这次是打了败仗,想要让苏浩放开运河,那自然得接受苏浩的条件。

    丧权辱国这么大的锅,除了朱由检,谁都背不起,连提出这个建议的钱龙锡都没想过要背这个锅。

    “诸位爱卿可有其它办法?”

    这时,朱由检再次问道。

    闻言,韩爌和钱龙锡几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无奈之色,最好的办法让朱由检否了,剩下的能有什么好办法。

    “陛下,可通过黄河将粮食运到开封府,再由开封府运到沧州,最后通过运河运到京城。”

    思索了一下后,韩爌说道,这条路线是之前的运粮路线,现在朱由检不愿招安苏浩,那只能继续走这条路了。

    顿了一下后,韩爌接着道:“此外可以征召海船,走海运将粮食运进京城,兵分两路更安全,此外可调动南直隶、浙江、福建三地的兵力前往山东平叛,至少要将苏浩牵制住,别让他再攻占其他府城。”

    说完之后,韩爌心中不禁暗叹了一下,数百万石的漕粮走陆路运输,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何其庞大,虽然有黄河和运河作为补充,但是从开封府到沧州依旧有上千里。

    更重要的是,想要征召民夫也只能从开封府周边府县征召,如今天下各地的百姓负担本就重,再来这么一次,河南那边又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了。

    不过朱由检不愿背这个锅,他也没有办法,他虽然是首辅,但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朱由检不愿意,他也不能强按着朱由检低头。

    “那就这样吧。”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朕乏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辞!”

    闻言,韩爌等人行了一礼,然后便退了出去。

    ………

    东昌府,府衙。

    “久仰杨总兵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雄不凡。”

    看着杨国栋七尺有多的身高,苏浩笑着道,虽然将门世家大多都有横练武功传承,但是天下太平了这么多年,真正耐得住辛苦去熬炼体魄的将门子弟却是不多了,大多转修了内功。

    毕竟横练和内功不同,内功还有捷径可走,各种宝药到位,先人传功,内功修为总能提得上去,而横练武功不同,药浴和药膳只是辅助,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是横练的根本,吃药可吃不出那一身刀枪不入的强悍肉身。

    能够硬扛唐祥金全力射出的一箭,虽然有软甲抵消了大部分力道,但是杨国栋的横练修为也应该步入一流的境界了,背后要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

    “哼!”

    听到苏浩的话,杨国栋只是冷哼了一声,然后闭目不言。

    见状,苏浩摇头道:“杨总兵,这朝廷横征暴敛,导致天下民不聊生,总兵又何必如此固执呢?”

    被俘虏的八人中,其他七人都已经投降了,不过投降的七人要么是锦衣卫,要么是一些普通武官,都没有什么领兵经验,现在他这边的高端战力勉强够用,但是却缺少一个有足够领兵经验的人,哪怕是唐祥金在战术方面的天赋很强,但在领兵方面也只是半桶水而已。

    因此对于杨国栋,他还是比较重视的,他不需要杨国栋成为一军主帅,但是杨国栋愿意投靠他的话,那能够让他少很多麻烦。

    “苏浩,想让本官投降,你简直是痴心妄想。”

    杨国栋冷笑道:“你就算击败了我们,接下来还有源源不断的大军到来,朝廷有百万大军,区区十几万人的损失,朝廷随时都能再征召起来,你又能撑得住多久。”

    “这么说,杨总兵是准备顽抗到底了?”

    听到这话,苏浩微微摇了摇头,杨国栋的态度倒是在他的预料之中,虽然他打败了王从义这十几万大军,但是在杨国栋他们这些人眼中,他依旧还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反贼,只要朝廷缓过来,随时都可以调集足够的兵力平定叛乱。

    听到苏浩的话,杨国栋微微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口不言,自古以来真正不怕死的又有几人,他自然也怕死,如果苏浩是在其他地方造反,那他说不定就降了。

    可苏浩偏偏选择了山东这里,这里上接京城,下连江南,还有京杭大运河这条朝廷命脉,可以说,朝廷和苏浩之间只能活一个,谁也没有退缩的余地。

    哪怕现在朝廷确实被捏住了要害,但朝廷绝不可能会坐视苏浩壮大,等朝廷缓过来后,绝对会再征调大军过来,甚至可能会放过安邦彦,将贵阳府那边的十几万大军都调过来。

    苏浩想要凭借济南一府对抗大明,简直是痴心妄想,不投降,大不了一死,可是投降的话,他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因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多少官员选择投靠苏浩,更别说他这种级别的官员了。

    见杨国栋铁了心,苏浩平静道:“既然杨总兵已经决定了,那苏某就送杨总兵一程吧。”

    说完之后,一掌拍在了杨国栋的头上,强大的内力直接震碎了他的大脑。

    虽然他确实有求贤之心,不过杨国栋既然不肯投降,那他也不会强求,反正杨国栋活着能够帮到他,死了同样可以帮到他。

    这时,系统响起提示声,苏浩也将注意力集中到系统面板上。

    杨国栋,876点!

    看到杨国栋竟然只有876点,苏浩微微摇头,这个时代的武将还真是不值钱,杨国栋堂堂山东总兵,按道理说,地位应该不比山东巡抚差多少才对。

    可是当初他杀死山东巡抚李精白的时候足足获得了3465点,杨国栋竟然只有李精白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