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战争残酷,对于晋军将士而言却是不算什么,他们需要在一场场交战中提升自身的实力,他们需要的是功劳,为何晋军将士提及战事之后,兴奋不已,皆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想要变强的心。
战争,正是磨砺军中将士最好的地方,唯有从残酷的战争中生存下来,实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放眼晋军之中的将领,但凡是在军中有着一定地位之人,哪个不是经历过一番苦战,他们在一场场的战争中,越来越强。
天色微明之际,一名晋军将领,率领三千大军继续前行,军中斥候仍旧与乌孙前锋保持着联络,而赵云则是率领晋军,快速向赤谷城而来。
攻破赤谷城之后,对于乌孙来说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而这样的战争结果,正是当前的晋军最为需要的。
只要晋军攻破赤谷城之后,想要从晋军的手中将赤谷城夺取过来,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晋军的实力之强悍已经决定了,乌孙大军夺取晋军的城池,极为困难。
乌孙的前锋大军,并没有更多的怀疑,因为他们能够与身后的大军保持着联络,虽说是斥候之间的联络,亦是让前锋大军安心,若是前锋大军联系不上后方的大军的话,必然乎引起先锋将士的怀疑。
成为先锋大军之后,乌孙的将士自然是有着一定的埋怨的,他们是乌孙大军之中的精锐,而今却是要听从晋军将领的命令行事。
不过这一切都是为了乌孙的稳定,纵然是军中将士心中有着埋怨,也不会多说什么,乌孙之稳定,对于乌孙王的征战有着莫大的帮助,若是连乌孙的稳定这一点都不能保证的话,征战大宛的将士,如何能够得到战争的胜利呢,到时候情况对于乌孙来说将会更加的不利。
征战多年,这方面的道理,乌孙军中的将领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晋军则是在此时最快的速度,向着赤谷城而来。
一日行进百里,对于晋军将士来说并非是困难的事情,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晋军可以做到夜晚不休息的行军。
次日夜晚,晋军在距离赤谷城十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急行军之后,晋军将士也是比较辛苦的,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休息,而后投入到接下来的战事中。
在晋军的外围,布置了诸多的暗哨,保证乌孙方面的斥候,不会打探到晋军从战场上返回的情况。
赤谷城内,仍旧如同以往那般的平静,虽说乌孙大军征战疆场,匈奴和康居的大军趁机进犯乌孙,但是赤谷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最多是城内的乌孙子民感觉有些恐慌罢了。
自从乌孙崛起之后,赤谷城就很少受到敌军的威胁,乌孙大军的实力决定了,想要从乌孙夺取更多的好处,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周边的国家不敢进犯乌孙,亦是让乌孙人有着属于他们的骄傲。
当前乌孙境内遭遇匈奴和康居的大军进攻,令更多的乌孙部落,不得不聚集在赤谷城的附近,但是等到这场交战逐渐的平息之后,乌孙就会收拾这些曾经对乌孙图谋不轨之人。
乌孙各部落相信,跟随在他们的王身后,肯定不会吃亏的,多年以来,乌孙大军得到了诸多战事的胜利,在一场场交战中,令敌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交战,亦是乌孙人所向往的,他们对于战事,并没有所谓的畏惧,甚至有着诸多的向往,因为有战事发生的话,就意味着乌孙人能够得到好处,乌孙的军队对于周边的国家进行劫掠,参与战事的部落,肯定是能够得到好处的。
想要让部落的实力更加的强大,就要不断的参与到战事之中,从一场场交战中得到更多的好处,才能保持着部落的强盛,否则的话,会为其他的部落所吞并。
在乌孙,部落之间的吞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实力不够的时候,面对其他部落的进犯,肯定会有着悲惨的结局。
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让乌孙各部落对于实力的提升格外的重视,各部落能够在大军征战之际提供多少勇士,能够影响到他们部落的地位。
而今乌孙正在遭受匈奴人和康居人的进犯,让不少的乌孙部落,只能聚集在赤谷城的附近,这等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不过乌孙人对于匈奴和康居更加的仇视。
等到乌孙王平定大宛之后,必然会让这些人灰溜溜的回去,说不定还会送来更多的物资,用以维持和乌孙之间的关系。
乌孙部落对于乌孙大军的战斗力有着绝对的信心,所以他们暂时在赤谷城的附近,倒是没有更多的问题,更何况晋军已经派遣援兵到来,就算是乌孙王不返回,同样能够让匈奴和康居的大军撤退。
为何晋军要在这等时候支援乌孙的战事,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乌孙实力强悍的最好证明,面对实力强悍的乌孙大军,晋军只能前来讨好。
若是晋军将士知道乌孙各部落的想法之后,不知会不会愤怒。
城内一片安静,巡守城池的乌孙士卒,表现的比较懒散,这里可是乌孙最为重要的城池,城内目前仍旧有着数千大军,谁人敢在城内放肆。
战事吃紧,也不会影响到乌孙人最为重要的城池,在这方面,乌孙的士卒还是有着信心的。
最初的时候,康居和匈奴大军进犯的消息传来,的确令赤谷城震动,但是随着乌孙大军的不断调动,战场上的情况对于乌孙大军还是有利的,匈奴大军难以进犯到乌孙更多的地方,康居的军队亦是承受了不小的折损,按照这般情况继续下去的话,虽说乌孙会有着一些损失,两方的军队也休想得到更多的好处的。
战场是公平的,想要得到,就必须要付出,康居和匈奴的实力,不足以动摇乌孙,只能在乌孙大军的锋芒下撤退了。
晋军的驰援,亦是让军中将士宽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