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旗的“保险杠”
鲁犁亲自发现出了一个小问题,小问题是,架子上安放火把的时候,如果把架子推倒,架子砸向地上的时候,火把杵在地上一别,就把底座给别坏了。鲁犁认为是个小问题,鲁犁本身也是个经验丰富的木匠,可等他着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发现很棘手。鲁犁想的很简单,既然底座容易被别坏,那就把底座做的结实一点,他一连做了三次,卡火把的环形底座一次比一次厚实,可架子往地上倒,火把杵在地上,要么底座依然劈裂,要么就是火把被地面一撞,火把被戳的缩里面去了。于是,鲁犁要面临两个问题了。一是得想办法把底座卡环做的尽可能的结实,不够结实,就做的更粗,再不行,就换结实的木头;二是火把砸地上一戳,火把就怼到里边去了,要想办法把卡环做的跟竹筒一样,中间有节抵着不让火把往里缩。看似简单的问题,技术难度很高。那么重的木架子往地上砸,力量极大,要让单薄的卡环扛住冲击的反作用力,材料要求比较高。而像鲁犁所想的,要做出一个竹筒一样的结构,抵住火把,不让火把乱动,这样设计难度又高了。鲁犁所想的结构,得用一整块木头,从里掏出一个洞才行,这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的。鲁犁在跟木架子较劲,于是李孟羲这么一等,就是快一个时辰,李孟羲等的都无聊了,鲁犁还没把架子做好。见弟弟等的瞌睡了,李孟羲带弟弟回去睡觉,带着弟弟走了没两步,李孟羲又拐回来了。李孟羲随便找了一个木匠,交代道,“我先去送我弟弟回去睡觉,一会儿就回来,要是鲁犁找我,你就说让他等会儿。”“晓得了。”拉锯子的木匠应到。李孟羲这才放心的离开。折返回来,是因礼节。鲁犁他们今晚为了木架子,可能得晚睡,要是累死累活的终于做好之后来找李孟羲,一看李孟羲不在,人家还以为李孟羲等不及睡觉去了,心就凉了半截。再怎么说,人家还在干活,催活的李孟羲一句话不说就回去睡觉,太不像事了。而又或者,见李孟羲不在,鲁犁体谅李孟羲小小年纪,可能扛不住睡觉去了,于是鲁犁就下令,让木匠们也回去睡觉。然后,等李孟羲送把弟弟送回去之后,再来木匠营,一看,人都睡了,岂不尴尬。这时,人家都已经睡了,李孟羲再怎么也不好意思把人家再叫起来。如此,事情便多耽误了一晚上。现在义军规模不大,木匠营离辎重队扎营的地方不远,李孟羲三两分钟就有一个来回,不至于离开三两分钟,鲁犁没见人,立刻就让人睡觉去了。可日后,军队规模扩大,从战兵营到木匠营,得走十几分钟又该怎么办?十几分钟不见李孟羲的人影,李孟羲也没交代等还是不等,这是礼节上的疏忽,更是管理上的上的疏忽。往严重了想,若是有一天,李孟羲晚上正在催着要木工们做一样东西,突然有紧急军情,李孟羲被刘备叫去商谈军情去了,一谈就是一夜,李孟羲走时没有交代,木匠们又不敢去睡觉,也不太敢去战兵营打扰,于是干等一夜。第二天,李孟羲都忘了在木匠营还有事了,早上路过木匠营,鲁犁顶着黑眼圈走来问,说东西做好了,弟兄们等了一夜,问李孟羲什么时候看一下。这时,李孟羲要是一脸惊讶,“呦!忘了交代你们了,让你们白等一夜,你们一夜没睡吗?赶紧睡觉去!”这话合适吗?太混蛋了。指不定人家怎么骂娘呢。问题不大,但归根结底在于,礼节的缺失。就像去别人家做客,去之前,先打电话通知一声,走的时候,打声招呼再走,这只是基本的礼节,幼儿园都应该学会的。可李孟羲就是缺乏一点礼节方面的修养,这是前世就已经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的问题。好在,重活了一世,有刘备这个人情世故通达的人在,刘备不吝相教,李孟羲在人情世故和礼仪方面的缺憾,会渐渐被弥补。人无礼,则不立也。因为李孟羲走了半途又折返回来多交代了一句,将减少误会,在这一处礼仪小节上,也会减少更多的误会。等李孟羲把弟弟给盖好被子,再回到木匠营,又等了许久,还是不见鲁犁过来。李孟羲耐着性子继续等。此时,忙碌着的鲁犁只顾埋头干,也让找来做架子的木匠也继续干。做了五六个底座了,做一次,一推木架,火把戳地,底座就劈坏坏一次,鲁犁还好,坏了一次又一次,他颇有越挫越勇的样子,热情不减,继续去做底座。别的木匠已经做一次坏一次,已经没耐心了。终于有人忍不了了,把手里的凿子丢了。“鲁犁,我说咱不管底座了,咱这样行不,”年老木匠跟鲁犁边说用手比划着,“咱把挡雨板儿做结实,做大一点,架子要是倒,摔在地上,板儿磕在地上,担住了,碰不到火把,你看这个劲儿能行不?”埋头苦干的鲁犁不由停下了锯子,他站起,锯子靠腿放着,鲁犁挠了挠头。“奥。”鲁犁瞪大了眼睛奥了一声,“这法子好啊,咋不早说嘛!”鲁犁一拍脑袋,有点懊恼,这么简单的方法没想到,白忙活半天。老木匠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挡雨板做大两圈,这样,架子就算倒了,挡雨板比火把长了很多,倒地直接是防雨板砸在地上,火把于是就碰不到地了。火把碰不到地,于是卡环也就撞不坏了,也不用做坚固的卡环了,火把也不会往里缩了,于是也不用再费事做竹筒撞的结构了。本来要解决的是两个棘手的大问题,现在,只用解决一个小问题就够了。鲁犁为人憨厚,绝无嫉贤妒能的想法,从一开始的时候,鲁犁怕放不好匠营副官,私下里鲁犁跟李孟羲说了好几次,介绍营里木匠手艺更好的匠人,说让他们当营副更好。鲁犁提了几次,李孟羲反而更加坚定让鲁犁当副官的念头了。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不心生妒忌,还懂的让贤,这是美德。鲁犁虽无大本事,但就不嫉贤妒能这一点,比东吴都督周瑜强的多。鲁犁吭吭哧哧忙了半天,没忙出个所以然来,突然一个人站出来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这两下一对比,不就衬托出鲁犁能力的不足了。职场就是这么回事,人不能太冒尖,尤其是不能表现的比领导还强,尤其是不能衬托出领导的无能,不然会被处处针对的。好在,作为领导的鲁犁心思纯朴,别人想到了极好的办法,鲁犁感到很高兴。又花了不短时间,鲁犁和木匠们就把木架给弄好了,新的火把架与之前的相比,不同之处是防雨板大了好几圈。然后,火把插上去插好,用木锲子塞进卡环里把火把塞紧,架子抬起来,推倒,嘭!这次,火把没戳到地上,也没把火把底座别坏。“营正,俺们做好了!”鲁犁兴奋的开找李孟羲。“走,去看看!”李孟羲故意装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其实李孟羲等的都无聊死了,鲁犁来说东西做好了,李孟羲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但是鲁犁说东西做好了,为什么要装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了,当然是为了虚伪,而且是必要的虚伪。鲁犁热情洋溢,兴高采烈,还带着一点激动,说东西做好了。那你要是满不在乎,面无表情随口一句,“奥,我等下去看看。”这么不在乎的态度,简直就是不尊重人家的劳动成果。热情饱满的鲁犁,要是一见李孟羲面无表情,没什么反应,鲁犁就会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热情会被浇灭的。那么鲁犁再傻,再憨厚,也会觉得干那么卖力,军师看都不想看一眼,干的卖力太傻了。于是,老实如鲁犁,也开始惜力,聪明点的人,更是偷工减料。李孟羲一点情绪都没有,还装作特别的迫不及待,这很虚伪,虚伪的李孟羲都不自知。李孟羲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虚伪的人呢,可能是跟刘备混的久了吧,跟刘备学的吧。鲁犁来说架子做好了,李孟羲忙装作迫不及待的去看,鲁犁就会有一种劳动成果被尊重的感觉。这有用吗?很有用。不说做一个木头架子了,日后领兵打仗,李孟羲都把攻城的敌军打退了,然后,援军因为各种原因客观原因不是援军将领的原因,而晚了一步到达。此时,李孟羲已经很累了是吧,援军来不来,其实不重要了,对吧。但是,他李孟羲装作一副终于把你们援军等来了,可总算把你们给盼来了的激动模样。李孟羲虚伪的伪装出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说,“幸好你们来了,我军刚把敌军打退,一番苦战,士卒劳累不堪。幸好援军来了,真是解我燃眉之急,恐敌军趁我不备,卷土再来,守城之事,就多仰仗诸位了!”李孟羲一番虚伪的话,让迟来的援军将领心情激荡的李孟羲保证,城就交给他们了,敌军敢再来,保准他们有来无回。于是,援军将领就感觉,累死累活的来支援,是有意义的。而其实呢,还有个锤子的敌军,敌军在城墙上撞的头破血流,损兵折将,敌军要是再不退,李孟羲都要带兵反杀出去了。因为虚伪,可以让人际关系更协调,众军于是能统力作战。而若是,人家援军因为被敌军阻截来晚了,李孟羲不懂虚伪,援军来晚了,李孟羲把人家骂的狗血喷头的,说:“你们是猪啊?现在来有个屁用,敌军都退了!”被李孟羲这么一顿骂,援军将领心里憋着委屈不敢表现出来,于是将领之间有矛盾,不利统力作战骂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真要细援军迟来的原因在哪,可以另做计较,看是将领的问题,还是军队战力的问题,还是料敌不足,还是指挥方面的问题。但不管后续如何,场面功夫得做好。就比如鲁犁一脸兴奋的来叫李孟羲去看新做的木架子,李孟羲就必须以同等兴奋的迫不及待去回应。至于见到架子,架子做的好还是不好,李孟羲是要训斥鲁犁还是怎地,就是另一回事了。一码归一码。李孟羲变得虚伪了,或许是好事,意味着他更加成熟了。跟着鲁犁,转过了两个帐篷,李孟羲看到了做好的木架,木架上,插着火把。带着李孟羲到了,“放倒!”鲁犁立刻跟扶着架子的木匠下令,要其放倒木架。木匠松手,把架子一推。碰!架子倾倒,砸在了地上。李孟羲眼睛亮了。他看的分明,架子砸在地上之后,架子上的火把动都没动,因为挡雨板磕在地上支撑住了,保护住了更内里的火把,不至让火把撞到地上。李孟羲突然想起,这玩意儿应该叫——保险杠。在轿车中,驾驶室的骨架就用钢管做成了笼状,以在突然的车体碰撞中,保护驾驶室的人员。鲁犁他们把挡雨板做大了很多,原理跟保险杠的原理一样的,不同的是,汽车的保险杠是保护里边的人,鲁犁他们是为了保护火把。木架再一次被竖了起来,李孟羲抬头,看着摔了一次,依然好好的燃烧着的火把,李孟羲脸上露出了笑意。“鲁犁……”李孟羲转头看鲁犁,正要说什么,鲁犁也刚巧有话说。“额,我先说吧。”李孟羲笑了,“这木架上,防御板大了两圈,火把就摔不灭了。做的真好,谁想出的主意,值得赏粮。”李孟羲说完看着鲁犁,“鲁犁,你有话说?”鲁犁嘿嘿的笑了,“军师,俺也觉得得赏粮。”所见略同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K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