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沐岚翊   大明漂流人最新章节     
    柳馨远是汉城当地人,见识过当年朝鲜孝宗操练禁军时的阵仗,此时看到将近一万名禁军齐出,一下子有些紧张,连忙提醒李逸澜此次敌军的来头。

    虽然李逸澜对朝鲜的军队水平划分并没有太深的认识,但是从目前这些上岸敌军的能力来看,确实要比之前的要出色一些,郑致和这次确实把自己底牌都拿出来了。

    柳馨远让李逸澜早做打算,意思就是早点做好撤退的准备。一万对六百,即使破虏军士卒的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弥补住这样庞大的兵力差距。

    柳馨远也不是想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但是如果不早点做出决断,再等一会之后可能想走也走不了。

    李逸澜没有第一时间回应柳馨远。

    军帐内的其他人,包括目前阵地上的指挥官方治,都扭头看向了李逸澜,大家都在等待一个李逸澜的答案。

    阵地上数百名士卒,甚至是整个破虏军和济州岛的命运,都掌握在李逸澜的一念之间。这或许是自当初做出在济州岛举义的决定之后,李逸澜面临的第二个生死攸关的抉择。

    .......

    此时海面上,蔡政也在看向破虏军的方向,面带忧色。

    南征军这次出动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已经远远超过了此时守卫旌义的力量。如果说长崎船队目前还能够依靠局部的兵力平衡,勉强坚持的话,那陆地上的攻守差距就很大了。

    现在蔡政有些后悔了,如果早知道今天南征军派来的兵力会有这么多,当初他就不会在长崎吊着林寅观的胃口,也不会只带这点人就赶来旌义支援了。

    此时的长崎,第二批的船队估计刚刚按照原计划出发,想要赶到旌义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蔡政所率领的船队自身安危都没有保证,更不用说分兵支援陆地上的破虏军了。

    换句话说,现在破虏军只能靠着他们自己了。蔡政很想知道,李逸澜打算怎么破局。

    ........

    李逸澜紧张地思考着接下来的抉择。

    虽然自己此前大概也猜到了南征军的进攻方向,但是在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之前,李逸澜也不敢把所有的兵力都驻扎在旌义。

    因此最后他只是将原本驻守济州岛北岸的一半军队,布置到了距离两地都比较接近的位置。在南征军出现之后,李逸澜已经第一时间派人去命令这些待命已久的军队前来驰援。

    但及时急行军前来支援,援军至少也得经过两个时辰才能够赶到旌义。现在驻守在旌义的这六百名破虏军,究竟能不能支撑两个时辰的时间呢。

    李逸澜没有太多的把握。

    朝鲜禁军已经快速接近了破虏军布置的第一道防线了,在禁军化整为零的攻击方式下,破虏军的炮火很难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前线的金永和带着部分威武镇士卒守在第一防线的宋主,此时声音都喊哑了,要不是他们的身份限制,恐怕这两人都打算冲上去和敌军拼白刃了。

    敌军推进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难道真的要撤退吗?

    可是,先不说能不能布置起有序的撤退,就算逃出去之后,下一步布防的是哪里?

    逃到离这里最近的旌义县城?

    脑海中回想起旌义县城那低矮的城墙,李逸澜很难想象那里可以作为抵挡一万禁军的庇护所。

    济州府城?

    陈得此前已经在济州内外进行了严密的城防布置,而且届时济州岛北岸的破虏军也可以及时撤回济州府城,组织起兵力相对充足的防守。

    看上去济州府城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问题,破虏军基本上都是由本地的青壮和当地士卒构成,一旦将济州府城以外的地方都放弃掉,很难确保那些家人不在济州府城内的士卒还能够拼死作战。

    即使是家人都在济州府城内的士卒,也不能保证他们都能够将全身心放在守城上。现在他们的妻儿子女都在济州府内十分安全,所以士卒们可以安心作战,但是等到官军兵临城下之后,士卒们还能不能安心作战,就很难说了。

    另外最让李逸澜纠结的,便是选择可能性的考虑。

    如果撤退到济州府城内,那么很有可能接下来便被南征军团团包围。等到了那个时候,就只能是成为笼中之鸟,勉力支撑了。

    更困难的是,如果此时撤退,那就再也拿不到从长崎买来的粮草了,也很难等到长崎或者东宁来的第二批援军。

    守城守城,要是外无援军,内无粮草,那便和坐以待毙没有什么区别。

    ......

    “提督?提督?”柳馨远催促道,李逸澜回过神来,最终下定了决心。

    李逸澜拔出了自己的佩刀,走到了前面。方治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将指挥的位置让了出来。

    “诸位,此战我们不能退,”李逸澜的声音不大,但是足够让军帐内的众人听清楚,“我们的身后,是十万济州百姓,是大明中兴的希望。”

    “这一个月来,我们破虏军击退敌军的成功战役数不胜数,以少胜多,足以证明天意在我破虏军,天意在我大明。”

    “现在是我们面临的最艰难一战,或许也将会成为整场战争,乃至天下大势的转折点。纵使此战败了,我们的名字和忠义也会永远被世人铭记,但是一旦我们胜利,迎接我们的便是光明的未来!”

    “背水一战,不成功,则成仁!”

    最先让李逸澜考虑撤退的柳馨远,此时不再作声。他默默地拿起军帐中一套暂时闲置的盔甲,当众换下了此前一直披在身上的儒生长袍,换上了戎装。

    看着一脸愕然的军官们,柳馨远坦然一笑:“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便如提督所言,不成功便成仁。这是我们共同的战役,我自然不能够袖手旁观。”

    军帐内众将受到气氛感染,此时也齐声应道:“听从提督命令,誓死一战。”

    李逸澜肃容抱拳道:“柳先生大义,诸位将军大义,请受李逸澜一拜!”

    深深作揖之后,李逸澜转身走出了军帐,走入震天的杀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