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致和带领着禁军从汉城出发的时候,沿途的百姓便不是很欢迎,在百姓们朴实的观念中,这场战争最起码在道义上便是错误的。
郑致和能够理解百姓们朴实的是非观,但其实在郑致和看来,这场战争最终也是为了朝鲜的老百姓——只有破虏军被朝鲜王廷自己消灭了,清廷才不会发兵前来,而清兵不来,朝鲜的老百姓方能够保证安宁。
郑致和考虑了怎么维护自己的名望,考虑了怎么保障朝鲜百姓的利益,但是却没有考虑过,一旦战争失败将会怎么办,毕竟在郑致和看来,禁军加上地方军队组成的南征军,在兵力上可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没有理由赢不下这场战争。
结果偏偏郑致和就是没能带领南征军将济州岛给拿下来,中途还惨遭临阵换帅。
如果不是继任的李庆亿自己更不给力,半途上被曾胜给伏击,押送的大量粮草也被焚毁,灰溜溜跑回了汉城,恐怕郑致和只能是独自一人回汉城了。
现在郑致和不仅是一个人,除霖方军队以及金太应带走的一部分禁军之外,郑致和率领着其余的禁军一起回了汉城。
去时是信心满满的精锐之师,等到回来的时候已经成了抬不起头来的败军之将,但是沿途百姓们的心情却与这些打了败仗的将士截然不同,如果不是害怕禁军恼羞成怒,恐怕百姓们都要在路边歌唱助兴了。
战事连绵两月,老爷却像是要处罚朝鲜王廷一样,数月大旱,朝鲜半岛的饥荒也越发严重,已经出现了饿死街头的现象。
老百姓本来就对于战事不满,现在随着连月大旱,民间毫不犹豫就将旱情和战事联系在了一起,都这是老发怒了。
山党的那些士人们更是编出了许多童谣和谚语,主要内容都是谴责朝鲜王廷忘恩负义,进攻大明的行为,这些童谣和谚语经过有心饶传播,很快便传遍了汉江南北,深入人心。
现在战事终于结束,而且是原先不被看好的破虏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朝鲜的百姓也就是不敢当着禁军的面庆祝,私底下不知道已经庆祝了多少回了。
..........
感受到百姓们欢呼雀跃的心情,郑致和身上的压力和自责竟然还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
民心如此,郑致和突然放下了这场战事的得失。
至于郑致和自己的仕途,很显然是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只不过经过这些的沉淀,现在的郑致和已经能够心情平和地来看待了。
率领禁军回到汉城,交接完军中的事务之后,郑致和并没有如同许多人预料的那样,进宫面王,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郑致和与国王李棩曾经是王廷中默契的合作伙伴,但是经过这场战事过后,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包括这两人之间的君臣之谊。
第二早朝,郑致和倒是没有缺席,早早便来到宫门外等候。
宫外等候的大臣队列,依然是泾渭分明,山党、汉党的大臣依然是分开站粒
闵维重、金万基两名山党的青年领袖,此时看起来春风得意,精神气质与两个月战争准备爆发的时候截然不同。
而汉党的大臣们则显得心事重重,刑曹判书、目前南征军名义上的督师李庆亿更是拉着脸,一副谁都不想搭理的样子。
在山党和汉党的中间,还有一队人,他们正是当初以郑致和为首的中立派。
只不过,相比于几个月前,现在中间这列大臣的数量明显要少了许多。郑致和下意识从中寻找一个身影,但是最终也没能找到。
洪宇亮,此时正在济州岛上呢。
郑致和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中间派的最前列,沿路大臣们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目送郑致和走到了队伍的最前粒当郑致和站到最前面的时候,这些中间派的大臣们齐刷刷地往后退了一步。
不仅是他们退了,山党和汉党的大臣,包括闵维重和李庆亿等人,都往后退了一步。
.........
只留郑致和一人,站在百官之首,队伍的最前方。
郑致和很显然不太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多年从官让他养成了处事不惊的态度,尽管心中波涛翻滚,但是表面上郑致和依然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
大臣们之所以往后退,是因为郑致和现在已经成为了领议政。尽管国王李棩的执政习惯中,领议政只是有名无实,但是名义上他还是百官之首。
此时,郑致和站在了他最初进入仕途时梦寐以求的位置上,心中无限悲凉。
大臣们这一步后退,既是对领议政的尊重,也是对郑致和的疏离。郑致和仕途中最辉煌的那段时光,看上去已经一去不复返。
“上朝!”
郑致和定了定神,迈着坚定的步伐,率先步入宫郑在他的身后,百官鱼贯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