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回 惹恼皇帝
作者:秋予岸   明末:辽东雄狮最新章节     
    “皇帝,杨承应越来越过分,完全不把我这个公主放在眼里。”

    在天启皇帝面前,瑞安大长公主哭得梨花带泪,别提有多伤心了。

    伤心倒不是因为周达剩下半条命,而是损了她这个主子的颜面。

    要知道,她可是穆宗皇帝的女儿,万历皇帝的妹妹,泰昌皇帝的姑姑,天启皇帝的姑祖母。

    光这些还不够的话,她还是一个五十四的老人。

    杨承应是十九岁的年轻后生,该对她这个老人家礼让啊。

    就算周达做了错事,也该她来处置,轮不到杨承应。

    总之,千错万错都是杨承应的错。

    朱由校也被闹得心烦要命,连木工活儿都做不了。

    前有山海关之争,王在晋的战略看得他眼前一黑,现在又冒出棒打公主府总管。

    都不让他省心。

    朱由校来回踱步,越想越生气,于是下令魏忠贤:“下旨给袁可立,命他暂时停掉对金州镇米粮转运工作。

    还有,派人去金州镇斥责杨承应,如此目无君上,是想干什么!”

    魏忠贤一听,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

    此时不上眼药,更待何时。

    他弯着腰,低着头,故作为难:“陛下,杨承应到底是金州镇总兵,念他初犯饶了他这一回吧。”

    如果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魏忠贤在劝天启皇帝息怒。

    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魏忠贤这不是劝,而是火上浇油。

    果然,朱由校怒了:“废话!哪有事事担待的!他这般不知恩典,不通人情,真正猪狗不如。立刻下去,用词要严厉!”

    “可是金州镇与登莱隔着一大片的海,倘若杨承应趁机归建虏该怎么办?”

    “不是还有纪用和霍维华两个奴才在吗?”

    “哎呀,他们那是杨承应的对手。何况兵在杨承应的手中,他们只能监督其个人行动,却无权阻止啊。”

    “什么?!”

    朱由校被这番话撩得怒火中烧,脸拉得老长。

    人们都认为他是皇帝,可没人想到朱由校还是个十八岁的青年。

    和杨承应一样,动气怒来就止不住。

    何况还是堂堂的皇帝。

    偷瞥到皇帝脸上的神情,瑞安大长公主和魏忠贤都暗自窃喜。

    于国于家,都没杨承应好果子吃。

    “传旨,令杨承应禁足三个月,没有朕的旨意,不许出府。”

    朱由校冷着脸:“派锦衣卫前去传旨,并负责监督。”

    “遵旨。”

    虽然没办法搞掉杨承应的总兵之职,好歹小小出了一口恶气。

    魏忠贤欣然领命,去内阁传旨。

    瑞安公主却觉得还不够,“皇帝,这处罚未免太轻了吧。”

    “姑祖母还要怎样?”朱由校反问。

    “应该将他押解京城,交给刑部论处。”公主气愤道。

    “一个家奴即便打死又值什么,姑祖母何必把事情闹大,让延恩公主如何和杨承应相处?”

    “这……”

    “姑祖母,此事到此为止吧。”

    朱由校有些心累,摆了摆手。

    瑞安公主只好告辞离开。

    就这样,杨承应被迫在镇虏城的府上禁足。

    锦衣卫在外面看着,但他们受了许显纯的命令,知道不能过分激怒杨承应,对于出入府邸的其他人,没有限制。

    杨承应也无所谓,反正训练部下需要时间,走一步算一步。

    另外,还可以用这个借口,应付孙承宗的催促。

    但有两个人被惹急了。

    头一个就是霍维华,他专门跑到镇虏城就是等着跟杨承应出去立功的。

    结果杨承应被禁足了,他就只能待在镇虏城,整日无所事事,想回京城是猴年马月的事。

    不甘心这样下去,霍维华提笔给魏忠贤写了封信,恳求他在皇帝面前求情,把杨承应放出来。

    同时,附上了自己的奏本。

    第二个人是孙承宗,他为人稳重,少走一步没关系,不能走错一步。

    听说建虏大贝勒代善已经调刘兴祚出击十三山,围剿杨三为首的义军。

    这下可把孙承宗急坏了。

    代善消灭义军,万一下一步应该是山海关外的明军。以明军现在的战斗力,是不足以野外作战。

    盖州空虚,孙承宗希望杨承应袭扰盖州,好歹把刘兴祚的汉军吸引回去。

    杨承应前面用训练不足的理由推迟,孙承宗也只能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送信的人回来说,杨承应已经做好准备,连水师都要调动。

    结果出这种事,叫孙承宗怎么不着急。

    他只好以蓟辽经略的名义上书朝廷,恳求朝廷恩准杨承应戴罪立功。

    两人的奏本,呈送到了魏忠贤的案头。

    魏忠贤把许显纯叫来,“咱家怎么没看明白,霍维华是什么意思?孙承宗又是什么意思?”

    智谋最出众的崔呈秀,因左右摇摆的态度,被魏忠贤外放了。意思是晾一晾,才知道好歹。

    身边勉强算智谋出众的,只有许显纯。

    许显纯道:“霍维华是为自己考虑,想早日立功,早回京城。孙承宗是为辽西局势考虑,希望杨承应出兵,及时策应辽西明军。”

    “那你说,咱家该怎么办?”

    “就看大人愿不愿意让霍维华早些回来,就目前情况来看,想要除掉杨承应难上加难。”

    许显纯接着道:“属下的锦衣卫回报说,怕锦衣卫趁机杀杨承应。他府上的亲卫分三班,十二个时辰保护杨承应。

    另外,一支重步兵也在附近驻守。百姓甘愿腾出房屋,供他们居住。”

    “这么棘手。”魏忠贤微微皱眉。

    “还不止这些,连饮食起居都有人全程提前看护,完全不给机会。”

    许显纯说完,便住了嘴。

    他只把自己知道说了,主意还得魏忠贤自己拿,否则要自惹麻烦。

    魏忠贤皱眉,心头对于这些事,盘算着。

    按理说,自己弄死杨承应最好不过,可是看情形是鞭长莫及。

    何况锦衣卫被盯得这么严,压根没机会动手。

    “算了,权当给霍维华一个人情吧,咱家去皇帝面前求情,放了杨承应。”

    魏忠贤感受到朝中势单力孤,以自己单薄的力量无法对抗,必须增加人手。

    霍维华以谋略著称,有他回来帮助,增加几分胜算。

    至于区区金州镇,和整个大明天下相比不值一提。

    为了大计,就让杨承应和建虏一样,在一洼池塘里作威作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