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白鹿塬上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夏日的渭北,满眼青翠。

    怀玉端着碗跟武士恪一样蹲在窑洞前院里榆树荫下喝着羊骨汤,视野开阔风景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今天的羊汤没昨天的香,尤其是骨头上一点肉都没。

    老武却喝的贼香,看他那样,很难想象他是个致仕禁军武官。

    龙桥堡依龙桥两岸河坡挖窑而居,上下大约三层,武家在最上一层,他发现最上层的窑洞明显大些,院子都大点,而最底下的明显要小些差些。

    “当初来此安置,五十户禁军也是按官职、勋官大小来分地修窑的。”

    老武在龙桥堡,是在禁军里任职最高的,从七品下屯营旅帅。

    “阿娘、大姐她们呢?”

    “采桑去了,快回来了。”

    大唐农业也可称为农桑经济,小农模式,大抵便是男耕女织。龙桥堡这里主要是种植麦粟,也种大豆糜子荞麦等粮食,上外他们还种桑种麻,养蚕织布,百姓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等你的地分下来,二十亩永业田也得种桑种枣,官府都有规定的。”老爹提醒他。

    “不种不行吗,种其它的也可以吧?”怀玉想到自己带来的那几箱行李,其中就有不少种子,他在山上时跟老道也是开了几亩荒地,种玉米土豆也种些粟和糜子这些,另外南瓜豆角辣椒西红杮这些四季蔬菜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

    等分了地,自己应当把这些种子种上。

    老爹摇头,“口分田可以随便种,但永业田得种桑枣,以前永业田就叫桑田,官府规定二十亩永业田至少要种五十棵桑树,外加十棵榆树和十棵枣树,要是土地不适合种,可以改种其它树,但必须在分地后三年内完成。”

    “为啥?”怀玉觉得这规定有些奇怪,怎么还非强制种树?

    “地是朝廷所授,你不守法令,朝廷也自然可以收回土地,让种树的原因也简单,因为百姓衣食,除了粮也还需要绢布,另外朝廷租调庸,每丁地租是两石粟,而调是每年两丈绢和三两绵,不种桑树如何养蚕丝织,如何上缴调绢?”

    原来这还是为保证国家税收。

    “好吧,不过种七十棵树倒也用不了多少地,大不了在地边角上种就行。”

    老武吸溜一口汤,提醒儿子,“你以前跟着老道没种过地吧?一亩地最多只能种桑二三株,桑树十步一树,枣一步一树。三丈一树,八树一行,种不了太多的。”

    这话让怀玉很怀疑,一亩地就种两三棵桑树?

    老武指着院子下的河坡地,“瞧,那里就有几颗桑树,你看一棵桑树要占地多少!”

    怀玉顺着往那一瞧,嗬,那一棵桑树冠如华盖,又高又大。

    “这是古桑吧,咱们养蚕种的桑不应当是矮矮的那种吗?一人高左右,年年修枝?”

    “桑树苗刚栽时很小,但会长大,也不会年年修枝的,一亩二百四十方步,十步一树,最多能种三株,一般都是种两株,树小时再套种些豆子。”

    寻常百姓之家,有丁就有租调庸。

    一亩地植桑两株,辛苦采桑养蚕,一年可织绢帛半匹,朝廷一丁调绢两丈,一匹四丈,刚好就是一亩桑所能织的半匹绢。

    武士恪虽然是老军伍,但穷人出身,对农桑之事很熟,他没保留的传授给儿子。

    “一户人家大约也就能种桑五十株左右,一年能养蚕十筐,可产丝十二斤左右,可产绢十二三匹,再种上些麻,还可织布五六匹。”

    “一年才织十二三匹绢、五六匹布?”怀玉问。

    “嘿嘿,虽说男耕女织,可妇人哪里轻松,农忙时节要下地帮忙,每日又要洗衣做饭照顾一家子,还要缝缝补补做衣服鞋袜,每天也只能晚上抽空纺织。”

    有些商贾请专人纺织,专业的织女速度还是很快的,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厉害的三日断五匹,老织工甚至夜晚摸黑都能纺织不影响。那些顶级织工,复杂名贵的散光绫,每匹值万钱,她们两月就能完成一匹。

    普通农妇每年绢布产量都差不多,一受桑、蚕量的影响,二是家务太多。

    至于说唐代的桑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树桑,怀玉说的那种是后世的地桑,要定期修剪,截干留枝,这样能控制生长,方便采摘,甚至每年出叶早,产量高,但需要更多的肥料,以及更多的人工精细管理。

    而初唐不管是种粮还是种桑,都属于粗放式管理,既缺肥料也缺劳力,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反复修剪。

    另外树桑有个好处,是可以间种粮食,每亩桑地大约还能收正常一半的粮。

    老武说他们清河这边的地都是白渠浇灌的好地,每亩最少能产一石五,二十亩桑树间种粮食,年景好也还能收获十五石粮。

    武家是地主,却也缺人少肥,三百亩地,除种了几十亩桑榆枣树外,其余二百多亩地除去出租的,剩下的分成三份,轮耕休种以蓄养地力。

    “你们马上又要分三百亩地,大概会分到北边塬上去,那里缺水干旱,比我们这边地要差,咱们离的远也种不过来,到时也只能出租了。”

    “不能雇人吗?”

    “现在哪有那么好雇人。”

    地主们地多,一般也都是直接出租给别人,分成收租,也有直接雇人的,雇人又分两种,一是招伙计,地主出田出种子甚至出耕牛农具,最后收成跟伙计约定分成,因为地主出的东西多,所以地主分成比直接出租拿的更多。

    还有一种则是招长工,地主包吃住,说好一年给多少粮,年节时可能还要给长工提供些肉食等,地里收成则全归地主。

    也有平时少招点长工,农忙时再多招些短工来帮忙的。

    不过眼下唐初,不少百姓也都分到了一些田地,所以大多数都是再佃种一些地,想招长工伙计也难。

    普通一户百姓,大约能耕种四十亩地,若是再种桑二十亩,养十筐蚕,已经是最大的生产上限了,若是年景太平,收获后缴纳租调后也还能维持温饱,略有盈余。

    但假如这地不全是自己的,是佃种的官田或地主家的,还要交租的话,那就只能勉强温饱。

    “娃,你想寻个啥样的女子,耶帮你寻去。早些娶妻进门,也早添丁进口,也多个帮手。”老武提醒儿子,也是希望让儿子能够早安稳下来。

    羊骨汤还没喝完,武家部曲侯三一家子就跟武柳氏、大姐还有王姨娘她们回来了,后面跟着武家侯家的孩子,他们背着大筐的桑叶,满载而归。

    她们前脚刚进院,武怀义和程处默几个也跟着回来了。

    “事情办的咋样?”老武上前迎接。

    “我们先去了李家庄见了里正,然后一起去了县城,拜见了张县令,怀玉的户口没问题类,我们的地跟刘叔说的一样,乡里没有地可分,张县令挺帮忙,让户曹调阅了土地档案,最后说给怀玉在白鹿原长坳分一百亩地,给我在丰原和孟侯原各分一百。”怀义挺高兴,虽然一早起来就马不停蹄的跑。

    但结果不错,户口办好了,地也落实了,张县令对程处默拿着秦王教来办事,更不敢怠慢,他不仅马上给安排了地,还特意是挑了最好的地了,整块的地,原本是没官的罪产,如今是官田,特分给他们。

    三原县之名,本就源于北部的三个塬,孟侯塬、丰塬、白鹿塬。关中是平原地区,但也有不少塬。

    相比起清河这边的渭北平原,三塬就条件差多了。

    “那回头得好好感谢下张县令。”老武也搬来这十年,很清楚知晓三原的情况,南边是清河畔的平原,这是最好的地,水浇地。北边的三个塬要差的多,越往北越旱。

    而三塬的北边则是山区,黄土峁、黄土梁、黄土沟,地都没块平的。当年李渊安置三万元从禁军,把渭北平原白渠畔七县最好的地分给他们,许多战后归乡的百姓,都只能成为禁军们的佃户,或者迁移到北边的塬上或是山区里去。

    “张县令说哪天我们有空了就过去,他派人带我们去那边收地。”

    事情办好,大家都很高兴。

    三百亩地,就算种不过来,可也是入袋为安,哪怕租出去,也还能有一份租子收入。

    “大家一早出去都累了,赶紧喝点羊骨汤吧。”

    侯三的大儿子石头放下桑叶,过来帮怀玉收碗,接过碗还不忘把地上扔掉的羊骨头又给一块块捡起来放回碗里。

    “这骨头一点肉都没,你捡回去狗子也不会啃的,不用捡了。”怀玉道。

    侯三大儿子石头今天七岁,长的跟个炭似的,“二郎,这骨头捡回去洗洗,还可以再熬锅汤呢。”

    怀玉脸色变的不太好看,“今天这羊骨汤,难道用的就是昨天啃过的骨头?”

    石头点头,“二郎放心,昨下锅熬之前,我跟我爹清洗了好几遍呢,干净着呢!”

    怀玉感觉胃有些翻腾,他虽不是那种太讲究的人,可也还没吃过这种回锅羊骨汤。

    老武在旁边倒是十分淡定,仍在吮一块羊骨头。

    程处默在旁边嘿嘿笑了几声,“我们在县城里吃了几个蒸饼,肚子还饱着,就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