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制衡河陇、瓦解西南
作者:明月共举杯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最新章节     
    小阁内有些寂静。

    在灵妃提出忧虑故乡同胞的话题后,陆渊便一直陷入了沉思。

    灵妃见此,也知道自家丈夫在想其中利弊。

    她作为后妃,隐晦的表达自己意思,就已是极限了。

    再得寸进尺的妄图干涉,很有可能会引起不满,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她也没说话,只是静静等着。

    想了许久之后,陆渊长出口气,站起身来,走到阁楼窗边,面向西处,眺望着外间景色。

    此时山间云雾霭霭,遮掩着山岭有些朦胧。

    天上太阳高升,一抹金黄光线射来,照透了云雾,落到小阁前方,显得辉煌无比。

    望着那阳光,陆渊心中微动,下定了某个决心,转过头来:“关于援助蕃人之事,孤可以应下。汉中之兵有十万,过些时日,我挑一上将,便令其领兵出援河陇。”

    灵女闻言,心中大喜,脸上露出笑容,欣喜拜谢:“妾待我雪原之民,谢过大王。大楚之恩典,我蕃人永不敢忘。”

    陆渊上前两步,将灵女扶起,宽慰道:“无需如此,你我夫妇一体,现又怀了我之子嗣,帮你解决些娘家的烦心事,也是应该的。

    而且我大楚与雪原,本就有盟约,此前也有数次合作,如今扶持蕃人,不过依约行事罢了。”

    “大王……”

    灵女望着陆渊,面上尽是感动之色。

    陆渊抱了抱她,没有说话。

    这次帮助雪原蕃人,自然不全是出现儿女之情,也不是因为什么盟约约束。

    促使陆渊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因为时局影响。

    因为他思考之后,勐然间发现,如果西北方面没了蕃人屏蔽的话,任由西凉国夺取河陇,那对楚国来说,无疑将成一个极大隐患。

    西凉国不是蕃人,雪原蕃人虽然名义上是一体,这些年来也经常联合出兵,看上去犹如一个整体势力。

    巅峰之时,甚至可以和周国这样的霸国,战场争锋。

    哪怕是现如今衰颓了,在外人看来,雪原蕃人也依旧是一个能出兵数十万,先天宗师共有八尊的庞大势力。

    可陆渊近些年和雪原交好,后宫中又有灵女,不过对于雪原蕃人的底细,可以说是清楚的很。

    表面庞大的雪原蕃人,本质不过是由四个大部落,十余个中等部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军事同盟罢了。

    甚至这个联合的军事同盟之所以能够组成,也是因为近些年的寒灾逼迫,促使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联合到一起。

    若是没有寒潮的话,这四个大部落、十几个中等部落,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雪原过往数万年的历史中,大小部落起起伏伏,你方唱罢我方休,每一个部落的兴衰,都伴随着无数的死亡与仇恨。

    就如现在的四王部落间,在寒潮到来前,可没少因为争夺草场、河谷,打出狗脑子来。

    所以在有生存压力逼迫前,雪原部落能够勉强团结到一起,也是为了生存向外扩张。

    可如果这些部落暂时度过了难关,那么原本凝成一个整体的雪原蕃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因为过往仇恨,重新分裂成大小二十几家的势力,再不成气候。

    如果有这样一个邻居在西北,那么楚国位于汉中郡的边疆,自然可以无事。

    甚至可以借着各个雪原蕃人部落间的仇恨,从中左右逢源,拉一派打一派,建立起楚国在蕃人间的利益,收取大量好处。

    但如果统一河陇的,从雪原蕃人换成西凉国,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西凉国是一个建制完全的国度,有着完整的官吏、法律、制度、军队、君主、文化等等有关国家的一切因素。

    他们若是击败了蕃人,统一了河陇,攫取了这万里山河的资源,那么在楚国西北,一个新的霸国就将冉冉升起。

    西凉国本身就有三郡之地,四百余万人口,要是再征服蕃人,便可再得到河陇二郡,以及现在还剩下七八百万之众的蕃人人口。

    甚至蕃人现在掌握的雪原之地,都有可能被西凉国纳入掌控之中。

    这两股势力整合到一起,一个拥地五六郡,人口千余万,拥有良马无数,战兵百万,先天十余人的庞然大物,就将崛起于雍西。

    这种情况,虽然出现的概率不大,但也是有着不少可能的。

    因为在西凉国之前,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摆在面前,可以作为学习对象。

    不错,这个例子就是楚国。

    在发动征讨西南夷之前,楚国同样仅有不完整的三郡之地,人口六百万,先天宗师更是只有二人。

    但在征服了西南夷后,楚国一下子就地拥五郡,属国有三,先天八位,人口千万,有了霸国之资。

    如今的西凉国,条件与当初楚国差不多,甚至先天宗师和军队还要更胜一筹,同样在发起征讨河陇蕃人的战役。

    如果让他们做成的话,可不就是翻版的楚国吗?

    翻版的楚国有多可怕?

    看看如今被打趴下的宁国,就清楚其中危险利害了。

    西凉国若统合了蕃人,那么受寒潮逼迫,同样也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此国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向外扩张。

    而西凉国扩张的方向有哪些?

    北边屯兵四十余万,被魏国占据的朔方郡。

    东边同样聚兵五六十万,还是周国国都的关内郡。

    东南边兵马仅十余万,先天宗师更是只有一人的楚国汉中郡。

    而且朔方与关内郡,正是两个霸国的战场,百万兵马在这里来回拉锯交锋,地方日益残破。

    相反。

    汉中郡却是承平已久,人口富庶,钱粮众多。

    夺下此地后,更能打开进入襄阳和西川的道路,这两处地方正是钱粮重地,夺一便可称雄于世。

    再加上西凉国偏远小国出身,与此前楚国一样,都没什么底蕴,也没什么仙门看上。

    所以大概率,他们应该也不清楚,四极将废的真相。

    不清楚天地大变之前的楚国在干嘛?

    那时陆渊正雄心壮志,磨刀霍霍的盯着西南诸夷,想要在那里开疆拓土,一展拳脚,丰富楚国之底蕴,好未来与宁国争锋。

    那么西凉国自然也会抱有此念。

    先避开两个霸国争锋的关内、朔方二郡,免得被两面夹击,腹背受敌。

    然后集合全国兵马,整合一切资源,与一个同样新兴不久,底蕴不足的楚国,争夺汉中郡,打开另一条东进的道路。

    这无疑比直接和周魏两国相斗,来的可行性大一点。

    和一个霸国斗,总比和两个霸国斗,并且还要承受另一个霸国威胁侧后方,要轻松许多。

    而且如果西凉国崛起后,真的和楚国争斗,想来周魏两国,应该也很乐于见到,自己背后的两个霸国打起来,免得他们来打扰自己的战争吧。

    以上这些推测,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所以陆渊刚刚重新捋了一遍西北局势,审视过西凉国和蕃人之间的关系之后,立刻清楚意识到其中潜在的威胁。

    虽然他也知道,以西凉国和蕃人的关系,不能用当初楚国和西南夷去对比,对方想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没那么容易。

    但不管成功概率多大,只要有这个可能,那就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去遏制。

    不然一个新兴霸国在西北崛起,无疑会影响到雍州的地缘格局,影响到楚国在西北的利益,影响到汉中之地的安全。

    楚国将来的精力,是要放在统一中州上面的,要是被一个西凉国牵扯住了脚步,无疑会打乱自己的计划。

    ‘西凉国,绝不能让它崛起。’

    陆渊在心中下定了这个决心。

    ……

    既决定阻止西凉国崛起,陆渊办事效率也是很快。

    在答应了灵女之后,到了第二天,他就从库存中再取出一些灵性材料,稍加处理后,便又点化了两具分身。

    他修为突破凝聚二气,以及武道大宗师后,神魂力量比突破前强了四倍有余。

    也就是说,以他如今的神魂强度,足以支撑分离出八具,如黄玄、青云子一样的分身。

    而如今,除去让两个老分身带走的四个新分身外,陆渊手中还有两个分身的名额。

    此时既要对西北用兵,那自然少不了一个足可信任,实力又够强的强力人物主导。

    纵观国中,可当此等大任的,也就只有陆渊自己,以及那些分身了。

    故而为了应对局面,他便再创造了两具分身,分别命名黄欣、青河子。

    创造出两位分身后,陆渊直接册封国师,然后任黄欣为西三郡总管,接替了此前黄玄的职位,统管大楚西疆一切政务要事。

    楚国在西部的二十万大军,以及三位先天宗师,都将受黄欣管辖。

    西部有着这些兵马在,足够黄欣帮助蕃人遏制西凉国,保证祖国在西北的利益了。

    至于他一个无名之辈,能否受人信服的问题……

    此前陆渊一连册封了四个新的分身为国师,而他们又与黄玄青云子一般名字如此之相似,又如此受陆渊这位大王信任。

    所以经过这几月发酵,在大楚国内,众人早已议论纷纷,私底下对于他们和陆渊之间的深层关系,早有诸多猜测。

    在联想到陆渊修习了仙法的事情,已有不少聪明人想到,此或许是仙家之妙术,大王通过某种难以揣测的办法,所制造出来的几个有着不可背叛之主从关系的个体。

    至于青云子等人,是大王分身,还是什么受到大王钳制的个体,那就不得人知了。

    但不管是哪一种,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以黄青二字开头的护国真人,那绝对是属于大王心腹,甚至可以看作是大王本人。

    因此,众人对于这几位特殊的护国真人,那也是敬畏尊崇的很,不敢有丝毫轻慢。

    哪怕黄欣、青河子两人,才刚刚冒出来,之前没有丝毫名声,但靠着这层关系,黄欣想要掌控西三郡,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所以给黄欣册封完毕,移交了印信虎符,并赐下节杖,陆渊便打发这位分身,带着委任转去汉中郡上任了。

    委任完黄欣,陆渊也未继续沉迷山水后宫,重新过起荒唐日子。

    而是趁着现在重理政务的时间,索性又多做些安排。

    既然又创造了两个分身,黄欣有了任命,青河子自然也不能让它闲着。

    所以最后看着大楚山河舆图,尤其是看到西南片扬州缺的一角之后,他便有了决断。

    任命青河子为西南总管,专制西南一郡三国诸军政事,兼管通海、郁林二郡军事,负责征讨西南剩余不服三国,为大楚开疆拓土。

    嗯,这具分身的目标,便是西南、岭南那边,依旧游离于楚国体系之外的南诏、大理、宋等三国了。

    如今扬州之内,除了宁国占据的江东二郡外,也就只有西南、岭南这三片地方,还不属楚国管辖。

    虽然陆渊对于这三国穷僻的土地,兴趣不怎么大,毕竟九州的未来是中州。

    可这也并不妨碍,他顺手将这三国收服,使之纳入楚国的体系之下。

    “西南三国加起来兵强马壮,仅西南、岭南三郡三国之兵马,或有不足。

    我再从彭蠡大营拨你两支禁军,作为总管亲军,以壮威势。”

    书房内,看着山河图和西南诸国情报,陆渊望着自己分身青河子,沉吟道。

    南诏、大理、宋国,皆有二百余万人口,各自可出十万精锐。再征召些民夫,凑出六七十万兵马,也非不能。

    至于先天宗师,近些年得益于楚国逼迫,南诏、大理都加紧了对人才的培养,拿出了不少底蕴。

    所以两国近些年,都各添了一位先天。

    故而如今南诏国内,世俗有先天二人、大祭司一人。

    大理国内,世俗有先天三人,大祭司一人。

    宋国也有先天一人。

    此三国加起来,大致有六郡之地,七百余万人口,可出精锐三十万,民夫五六十万,先天也有八人。

    可以说,若非他们分属不同势力,裂成三块,不然整合到一起的话,都可以当做一个小霸国看待了。

    不过如今,楚国准备对三国动手,有着外部压力逼迫,难保他们不会像雪原蕃人一样,限于生存压力,团结到一起。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紧靠西南、岭南三郡三国的兵马,可能还真有些不足。

    毕竟,楚国在黔中、通海、郁林三郡的兵马,合计禁军、郡兵、府县兵,也不过二十万左右。

    其中算上青河子,先天宗师也不过四人。

    至于剑川、赤黎、昆海三属国,地狭民寡,加起来也才最多可出十万精锐。

    倒是先天宗师,可出三人。

    所以在西南、岭南,楚国能动用的兵力,大致在常备精锐三十万,先天宗师七人左右。

    此等实力,比起南诏、大理、宋等三国,并无明显优势。

    鉴于此,中央这边加强一下地方兵马,也就很有必要了。

    只是陆渊手中,兵马也不充足,仅能支援青河子两支禁军,四万人。

    不过以楚军之精锐,有此四万人,也是个极大助力了。

    “此去不管是让他们朝贡臣服,成为如昆海、赤黎这样的属国。还是直接将其攻灭,设置郡县,都亦可。”

    陆渊对自己的分身青河子,又补充几句。

    对于西南区域,他并没有太大执念。

    只要他们能名义上尊崇楚国,能听从楚国出兵调遣,把自己气运归拢到楚国之内,为自己所用即可。

    陆渊要的只是名分和气运,以及那些属国的钱粮上供。

    对于是否要消灭这些国家,倒没有强求。

    所以这三国若是能乖乖臣服,那么收三条狗也没什么。

    而且这样一来,只要能保证三国国祚,那么或许楚国也不一定非要用兵。

    可以直接靠着如今大楚蒸蒸日上的国势,和兵马威胁,就让三国臣服,瓦解他们间的联合。

    能不打仗的话,还是不打的好。

    西南三国也并不是什么软柿子,可以让人揉捏。

    楚国现在才刚刚决定要休养生息,可以的话,陆渊并不想花费钱粮,再发动一场数十万人规模的灭国之战。

    当然,西南三国要是硬要顽抗的话,陆渊也不会退了。

    那些受青河子管辖的三郡三国兵马,便是为那些叛逆所准备的。

    今后楚国是要出兵北上,争夺中州的。

    此项大计,注定要集合江南所有的人力物力,用以支撑北伐。

    那个时候,陆渊不可能容忍自己背后,还有几股庞大且不受自己掌控的势力,独立于楚国之外。

    西南三国,要么臣服,要么毁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我知晓了。”

    青河子听到安排,点了点头。

    作为分身,他的神念就出自陆渊,两边心神一体,自然能明白自己本体的想法。

    而也正是因为自己是分身,所以也是最好推行本体理念政策的助手,能确保陆渊的想法推行到下面后,不会偏离出错。

    “去吧。”

    陆渊应了一声,摆了摆手。

    本体和分身之间,本就一体,自没那么多繁文缛节。

    青河子见本体没什么要说的了,也不多留,径直离去。

    望着他离去背影,陆渊一时也陷入深思。

    若不出意外的话。

    今年,也就是整个神武十二年,楚国上下的重心,除了预定的消化计划外,都将围绕着河陇之战,以及第二次征夷之战进行了。

    “希望一切能顺利吧。”

    陆渊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