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六章:两面开花
作者:凑要饭的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最新章节     
    保护奴隶。

    其实是保护奴隶主。

    也能顺道保护下地方治安。

    现在摆在正黑旗面前的,致使对人口,奴隶渴求的原因很简单。

    来自朱由检给出,粘杆处和地方官员的生产技术试行。

    来自周边以及内部膨胀的市场需求。

    以及穷兵黩武的战争。

    都让正黑旗迫切的渴求着劳力,产出更多的资源,支撑膨胀的市场需求,更大规模的战事,摄取更多的财富,继续扩大市场,然后以此循环滚雪球。

    而既然写下了保护奴隶的法令,那么朱由检自然是没有扼制这雪球的想法。

    所以一转眼,他在以凯茂林等返乡黑旗诸族为首,羯拉玛,纳泰等目前还在外作战的首领亦有著名,连焦伯庆都被说动了签上名字的折子上写下了一个‘可’。

    折子的内容倒也不是直接和朝鲜开战。

    只是轻描淡写的请求王爷让正黑旗内的旗丁可以在鸭绿水北面,海参崴以北,搜寻野民,然后让粘杆处快点给这些野民上奴籍,然后快点做公证过流程瓜分掉。

    这事儿他们早就在干了。

    如今特意上折子求一个‘可’字。

    说是只在鸭绿水以北活动。

    谁信呢。

    联名的黑旗部落和诸位将领都知道兀儿特看得出来他们想干什么,朱由检也确实看出来了。

    但敦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朱由检又提笔在折子下多批了一行小字。

    ‘取奴而不取民,取贱而不取贵,各军到处,当与人为善,勿要惊扰官民,并于鸭绿卫设监察一人,奴人司试行,遵奴典待入境之奴。’

    奴隶不算是人。

    只取奴隶而少霍霍朝鲜的士大夫阶层,与朝鲜的矛盾就不会被激化。

    顶多被嘴两句而已。

    而且这些地主士大夫活着,他们就能接着蓄奴。

    这样就能可持续性发展。

    抢之不尽。

    “发回去吧,刚才你说我儿媺娖到遵化了?”

    “嗻,禀陛下,公主所部黑蓝旗兵马半个时辰前刚到,正于城外听调。”

    “那事不宜迟,今天也是个好日子,换身衣服吧,走一遭思陵。”

    “嗻。”

    春日,大明平西王携王女与黑旗军中将领前往昌平州思陵祭拜崇祯皇帝,平西王下拜长泣,王女亦久泣不止,待归,尚落泪。

    “作秀颇有些过了啊。”

    消息送大明大明右佥都御史陈贞慧这儿,让他为之咋舌。

    吴三桂在昌平州就大营就驻扎在思陵边上了,据说刚到时天天祭拜天天哭。

    但人哭好歹还有个缘由。

    你一野人就听说一下,也颇有阵仗的哭一场。

    “不过由此,可见黑旗王对我大明忠谨。”

    “不好说,总之先记下吧。”

    “对了,那澡堂子?”

    “修的差不多了,招点工就能放开。”

    “那挺好,诺,大人瞧瞧这个,那黑旗王那边要在通州地方募工,把闲散民夫和流民之类都招到辽东做工,等辽东春耕后又发回来。”

    陈贞慧闻言眉头一皱,接过文件。

    “辽东内真像朝中说的那么安稳吗?”

    真是募工也没啥,河北京师蒙难,大量的百姓要么南逃,要么就顺着正黑旗开的口子奔通州而来避难。

    这就导致通州内部有很多的流民。

    地方消化一批,之前黑旗国号召返乡就带走了一批,如今若是还能带走一批,反倒能减轻他们这些接手了通州政务的御史团的担子。

    但问题是。

    送羊入虎口的事儿他们可是不能干啊。

    可看着看着,陈贞慧拍板道:“那就帮着他们募吧。”

    文件上说是他们能派人监管呢。

    正好他们御史团也能往辽东走一走。

    毕竟锦衣卫可不为他们服务,他们对辽东的信息,仅仅只来源于朝廷,如今又孤悬海外与朝廷只能通过天津前线和水路交流,自然对辽东缺乏了解。

    “对了,那些投了黑旗的汉官真就一个有回音的都没有?”

    “没有,无论是唐通之子还是那些汉人将领,都没有,有的还直接把信件和礼物送回来了。”

    “嘶”

    “是个人就要啊是个人就要!男丁一月一两五钱!女人一月一两!十岁以上未及十三岁的男一月八钱银子!女一月五钱银子!管吃管喝管住!能干活就有钱拿啊!”

    悠长的吆喝声在通州城外不断响起。

    很快就引来了长长的队列,以及大量看热闹的人。

    “真不要命啊,工钱能给这么厚,去了有没有命花还不知道呢!”

    “怎么敢往野人窝里钻的!”

    “别看!你看什么看,难不成你也想去!可不敢啊!”

    这些言语就让被招工吸引来的流民乃至通州百姓为之踌躇。

    也使得辅助招募的汉人旗丁嗤之以鼻。

    “别听风就是雨,他们又没在辽东干过知道个啥,啥都是野人野人,哥哥我告诉你,盛京那块儿眼下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

    去了也是给王爷做工,农场里管事的都是汉人,咱们自家人,除了会坑你工钱外还能拿你怎么着呢?”

    “啊?”

    “啊什么啊,跟你说实话呢,不爱听扭头走就是了,下一个!”

    “后天就走了啊后天就走了!再不来就捞不着了啊!”

    “叫什么名儿?”

    但无论流言蜚语怎么说。

    人都是流民了。

    之前号召返乡他们没动弹,如今招工是管吃管住,且从记上名字就开始管吃管住,对流民来说就算先记上名字混上几顿饭那也是救了大命了。

    而通州这边用钱换劳工人力以救官营农场之急的时候。

    鸭绿水边上,一支‘民间巡边队’已经组建完成了。

    这支队伍志在解决在朝鲜与黑旗国边境不断出现的朝鲜边民进入黑旗国领土狩猎采集游荡的现象。

    成员共一千两百人,装备有大量鸟铳,轻型火炮,人人披甲,主力武器却是长短木棒子,身上挂着细锁链和绳索,当日就开始乘船渡河。

    先是小规模部队进入对岸,肃清边界地带后,大军随即开动,渡江进入对岸。

    随后分作四个牛录各自分散,沿着由朝鲜旗丁合力绘制的地图,开始奔着朝鲜北部的村镇进发。

    “记住啊!只能抢穿的差的!没鞋子的!有好衣裳的不能抢也不能奸!抓起来让启心郎看管着!”

    “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多用棒子少提刀子!抓一个男丁就是二十多两银子啊!都给老子记好咯!!”

    虽然三更没几天但开始憋大的了,这一波大的绝对嘎嘎猛,比上一波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