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版三国
作者:北冥老鱼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吃过晚饭,离睡觉还有一段时间。

    每到这种时候,朱瞻壑都感觉十分痛苦。

    前世消磨时间的方式太多了,看看电影、动漫,或是打上一盘游戏,刷会手机,好像才一眨眼,就到下半夜了。

    但在这个时代,朱瞻壑根本没有其它的选择,要么拉着孙若微下几盘棋,要么在对方的陪伴下写几行字。

    所谓的“红袖添香夜读书”,听起来很美,但三次元的美女哪有二次元的小姐姐可爱?

    幸好,今天晚上马安回来了,朱瞻壑终于不用那么无聊了。

    “世子大喜啊!”

    马安一见到朱瞻壑立刻夸张的大叫一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朱瞻壑怀孕了呢。

    “好好说话,这段时间你天天泡在作坊里,生意是不是很好?”

    朱瞻壑训斥了一句,这才笑着问道。

    “不止是好,而是大好特好,今天还有一个书商找上门,开口就要印五千册的论语。”

    马安眉飞色舞的回答道。

    “要这么多论语?京城有这么多读书人吗?”

    朱瞻壑一惊,这个时代的识字率低的惊人,读书人绝对可以说是千里挑一。

    “世子有所不知,像这种书商,一般都是批量买入后,运输到外地贩卖的,以前印刷书籍主要集中在福建一带,直到咱们大明立国后,大批福建的印刷商才来到京城办作坊。”

    马安显然是下了功夫,对印刷业的发展变迁都有所了解。

    “难怪,我记得原来的那个吴掌柜就是福建人。”

    朱瞻壑点头道,他也听人说过,明初时福建的印刷业十分兴盛,是全国的印刷中心。

    “说到那位吴掌柜,小人在作坊的书库里发现一样好东西,特意送来给世子解闷。”

    马安说着像是献宝似的,将手里提的一摞书送到朱瞻壑的桌子上。

    “哎呦,不愧是印刷作坊的掌柜,送礼都只会送书了?”

    朱瞻壑看到面前的这摞书也不禁调笑道,说着他伸手拿起一本,只见封面上写着《三国志通俗演义》。

    “这不会是……”

    朱瞻壑看到书名也吓了一跳,急忙打开书翻了翻,虽然与后世的内容有许多出入,但他可以确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

    “真的是它!真的是它!”

    朱瞻壑喜形于色,高兴的都快要跳起来。

    历史上的三国演义成书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重视,存世的最早版本还是嘉靖年间的,可能之前有人印刷过,但没能保存下来。

    “世子看过这本书?”

    马安看到朱瞻壑兴奋的样子,也不由得好奇问道。

    “看过,当然看过,不过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的!”

    朱瞻壑兴奋的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了两趟,随即这才向马安问道:“你说这书是在作坊的书库里找到的?”

    “是啊,只要作坊印刷过的书,都会存几部样本放进书库,我雇了几个落第秀才清点书库,他们发现两部这个《三国志通俗演义》,说这部书很有意思,小人也是看了个开头就迷上了,于是就拿来给世子解闷。”

    马安立刻将发现书的经过讲了一遍。

    “这部书的印刷记录有没有,是谁让人印刷的,之前一共印刷了多少?”

    朱瞻壑急忙再次问道,罗贯中似乎是在洪武年间去世的,算一算也没多少年,这很可能是初版的三国演义。

    “没有记录,我问过作坊里的老人,他们说当初吴掌柜从福建来京城办作坊时,也带了不少样书,这两部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很可能就是吴掌柜从福建带过来的。”

    马安再次回答道。

    “等等,福建!”

    朱瞻壑这时猛然想起,罗贯中晚年时,想要将自己的著作印刷成书,于是就去了印刷业发达的福建,但好像没等印刷成书,他就去世了,他的著作就落入到他的亲戚和朋友手中。

    “我明白了,这些书也许是他的亲戚或朋友印刷的,其中有两部落到吴掌柜手中,又被他辗转带到了京城。”

    朱瞻壑将两部书的来龙去脉理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事实如何?就要问那个吴掌柜了,可惜对方早就回福建老家了。

    但不管这书的来历如何,现在它都是朱瞻壑的了。

    朱瞻壑数了一下,发现这部书共有十册,纸张都发黄了,看起来的确有些年头了,幸好保存的还不错。

    至于这些书的印刷质量,就相当的一般了,有些地方甚至还能见到错别字,这让朱瞻壑也是连连摇头。

    “马安,你说这本书有两部?”

    朱瞻壑再次抬头向马安问道。

    “是啊,另一部在作坊里,小人打算以它为样书,将这本书重印,就是不知道日后的销路怎么样?”

    马安说到最后也心里没底。

    “印!一定要印!至于销路你不用担心,哪怕赔了都不怕!”

    朱瞻壑当即拍板道。

    开玩笑,这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后世到处都是三国迷,为此衍生出的电视、电影、游戏数不胜数。

    “有世子这句话,小人就放手去做了!”

    马安也十分欣喜的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朱瞻壑也极为信服,除了对方太败家这一点。

    “去吧,去吧,别影响我看书!”

    朱瞻壑也急不可耐的道。

    好久没看过三国了,虽然与后世的版本不同,但对他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马安立刻退下,朱瞻壑坐在灯下,认真的看起这本最初版本的三国。

    “嗯?开头少了那首临江仙!”

    朱瞻壑看到三国的开篇自语一声。

    《临江仙》是杨慎所写,号称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离他出生还早着呢,而这首词也是清朝时才加到三国上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少了这个,开篇就少了气势。”

    朱瞻壑再次自语道,随即就吩咐孙若微研墨。

    只见朱瞻壑拿起毛笔,蘸了一下墨水后,在三国的开篇的空白处,写下了这首杨慎的《临江仙》,同时打定主意,作坊重印三国时,必须把这首词加上。

    旁边的孙若微看到朱瞻壑一气呵成,写下一首气势磅礴、慷慨悲壮的词,也震惊的瞪大眼睛:这还是那个没脸没皮,和自己下五子棋都要作弊耍赖的世子殿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