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将铸新钱
作者:肥鸟先行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192章将铸新钱大明朝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文传递体系,通过急递铺系统铺设全国。
    对于各地上奏的紧急公文,急递铺各有不同的送达期限,类似于如今快递的平信和急件。
    大明朝复杂的公文体系,各层级官员是不能随便写公文的。
    写给皇帝和上级衙门的公文各自都有不同的格式,而写给皇帝的公文更是严格分类。
    简单的分,在外的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分“奏本”、“题本”、“揭帖”。
    这些公文的格式各不一样,而传递方法也不一样。
    奏本是最正式的公文格式,要求最严格,奏本也不需要送到通政司,可以直接从会极门由司礼监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不过从景泰年开始,奏本基本上不太用了,大部分公文都改走题本和密揭。
    题本则是大臣最常用的公文,题本会送通政司,由通政司抄录,一份送给内阁,一份送六科言官。内阁的题本都会签上内阁辅臣的建议,是为票拟,再送给皇帝批红。
    题本有内阁会签,有六科审订,有皇帝批红,是大明朝最正式的上奏公文格式。
    朝廷重臣、地方大员如果有大事要奏,基本上都会用题本。
    最后就是密揭了,密揭是和皇帝亲近的大臣,或者外派的宦官武官才能上的奏疏,密揭比奏本的格式更自由,也不用送通政司和内阁,更不要抄送六科,可以和皇帝直接对话。
    陶公公的上奏,自然是走的密揭的通道。
    不过在上密揭的时候,陶公公也给自己的后台,大太监李芳写了一份副本,也寄给李芳三枚新钱,这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密揭能被皇帝看到。
    理论上密揭只能皇帝来看,但是嘉靖皇帝潜心修道,不可能和继位初期那样勤于政事,每一份奏疏都看了。
    如今朝臣的题本,嘉靖皇帝一般都委托司礼监的太监查看,由掌印太监批红用印,再发回内阁执行,只有朝廷大事他才会亲自过问。
    大部分的密揭也都是司礼监看后批红,只有内阁辅臣,还有皇帝亲近信任大臣的密揭,皇帝才会亲自看。
    通过紧急军情通道传递的密揭,从福建快马加鞭送到京师之后,直接从会极门送到司礼监。
    如今整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是黄锦,下有四名秉笔太监,也就是负责奏章批红的太监,李芳也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一。
    陶公公自然也有向李芳传递消息的快速通道,李芳已经提前知道了密揭了内容。
    很清楚嘉靖心思的李芳,在见到了陶太监送上来的新钱之后,立刻就知道这是天大的功劳!
    李芳可太了解这位万寿帝君皇帝的心思了!
    三仙币上的海上仙岛栩栩如生,且不说陶太监的“梦中得授钱法”说辞是不是真的,和海外仙岛沾上边,那就讨得皇帝欢心了。
    要知道秦始皇派遣徐福求不死药,去的就是海外的三仙岛,对于求修道长生的嘉靖皇帝来说,三仙岛自然是大大的吉兆。
    李芳读过书,他深知钱法之重,如果每一枚铜钱都铸得和陶公公进献的这么好,铸币的代价也和他说的这么低,那这一次福建铸币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这位帝君皇帝,对待能帮他搞钱的人,都是不吝啬于赏赐的。
    自己这个保荐人,也能从中分润到好处。
    李芳不动声色,从自己的干儿子手中接过陶公公的密揭,迅速看完之后迅速揣进兜里,然后对掌印太监黄锦说道:“大珰,内臣要面圣。”
    在场的秉笔太监都抬起头,黄锦也看着李芳。
    黄锦点点头说道:“去吧。”
    李芳匆匆走出司礼监,在黄锦身边的秉笔太监陈洪露出毒蛇一样的眼神。
    司礼监并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一般皇帝在哪里办公,司礼监就在侧厢设监。
    如今这位皇帝居住在西苑玉熙宫,司礼监就在西苑边上。
    众太监都各怀心思,李芳单独面圣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宫内太监的荣辱都在这位万寿帝君一人身上,所有人都不愿意宫内的权利结构发生变化。
    黄锦叹息一声,他是皇帝的潜邸旧人,如今宫里和外朝的局势微妙,他也有了求退的想法。
    之所以同意李芳一个人单独面圣,也是黄锦有交接班的想法。
    只不过这位皇爷恩威难测,不知道李芳能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突然,西苑中响起了连珠一样的铜罄声,黄锦放下手里的笔走出司礼监,只听到铜罄声果然是从玉熙宫那边传来的。
    熟悉嘉靖的太监都知道,这位帝君近些年来更加玄虚莫测,但是他心情起伏的时候就会狂敲打铜罄,算一算正是刚刚李芳进去单独面圣的之后不久。
    秉笔太监陈洪低着头,他和李芳一向不对付,如今黄锦已经露出退意,司礼监的事情也管的少了,陈洪和李芳都在争夺掌印太监的职位。
    如今李芳出了风头,最不高兴的自然就是陈洪了。
    陈洪低着头,不表露出自己的神色,心中却对李芳和黄锦的关系更加怀疑,这两个家伙是不是有了什么秘密交接协定?
    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那位一直静修玄功的皇帝这么激动?
    不过作为消息灵通的秉笔太监,陈洪第二天就知道了原因。
    福建铸币督办太监进献新币,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皇帝命令李芳将陶太监的铸币法和新币送到户部,户部对于新钱也称是,认为新钱质量上乘,可在福建先铸以观后效,若是福建能通行则可以推广到全国。
    皇帝立刻下诏,命令陶太监督办新钱,并且允许他调用整个福建的矿监、铁厂和工匠,务必要疏通福建钱法。
    不仅仅是宫内震惊,宫外更加震惊。
    正常的国策,都要经过内阁票拟,送交科道审订,然后司礼监票拟发往六部执行。
    这套程序自然是为了用级别低的言官制约内阁,体现了洪武爷“以小制大”的优良传统。
    这次皇帝“伙同”户部就下令铸造新币,内阁却不吭一声,这让言官们非常愤怒,这等于是皇帝绕过了科道直接下旨办事,而且还是铸造新钱这种大事!
    科道言官开始引经据典,从先秦以来的钱法说到了本朝的钱法,纷纷抵制皇帝要铸的新钱。
    这些言官们很快发现,这次皇帝铸造新钱的态度非常的坚决,将几个带头上书的给事中和御史贬出了朝堂,他们很快发现风向不对了。
    高地防御塔血太厚,冲不动!
    既然皇帝冲不动,那科道就只能冲严阁老了。
    科道言官调转方向,开始弹劾严阁老不能劝谏君上,让皇帝派遣太监出去铸币扰乱钱法。
    躺枪的严阁老也傻了,人在内阁坐,锅从天上来。
    不过严阁老可不是纸糊的,他迅速组织人手反击,又利用自己吏部尚书的权利,迅速调整了几个关键职位,将这一次言官冲塔给打了回去。
    陶太监也不知道,自己一封请铸新钱的密揭,竟然引起了朝堂这么大的争斗。
    不过他这个太监就算是知道了,也只会笑着看这些大臣狗咬狗吧。
    千里之外的福建自然还没有感受到朝堂的风波,陶太监只是焦急的等待宫里的回信。
    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朝廷要废宋钱的消谣言在福建上下传开了。
    大明朝的钱法经常反复,许多老人都听说过朝廷废钱的传说。
    而且福建本身用的就是宋钱,加上陶太监这个宫内的督办铸币太监来福建的消息传开,更引起了福建民间的恐慌。
    家里有存铜钱的人家,纷纷想办法将铜钱换成更加保值的银子。
    银价飞涨,铜钱飞跌。
    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普通百姓财富被劫掠,而那些有存银的大家族,或者提前得到风声用铜钱换银子的家族,都从这场货币危机中大赚了一笔。
    不过这些大家族手里捏着铜钱,却还等着再赚一笔。
    他们在等待朝廷铸的大钱,每次朝廷铸钱,都会强行命令铜钱和银子的比价,要求市场上按照这个比价交易。
    回收旧货币,强行使用新币,是为了推行新币的常见操作。
    这时候这些掌握了铜钱的大家族,就可以跟着官府私铸新钱,然后拿着新钱去抢劫其他人的财富。
    对于黄时行这样的消息灵通的豪绅来说,这次铸钱就是双赢,豪绅们赢两次,赢麻了。
    在第一次宋钱大跌的时候,苏泽写信给林默珺,让她不要在这个时候用银子换钱。
    苏泽还给背山村、孙典史家等长宁卫附近几个庄子的人写信,让他们不要胡乱花银子。
    在这场旧钱贬值的恐慌中,众人还是选择相信了苏泽,没有动用手里的银两。
    这场朝廷废旧钱谣言引发的骚乱还在继续,等到了六月份的时候更是席卷了福建全境。
    这场狂欢中,黄时行将自己这一房手上的白银,全部都换成了铜币。
    除此之外,黄家在城外的庄子里,堆满了开炉用的煤炭,黄时行还请了好几个懂得铸币的匠人,直等到朝廷发行的新钱面世,就立刻跟着仿制!
    整个六月,苏泽一直在县学读书刷科举技能,其他学子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县学读书的生员中,自然是寒门子弟居多,他们不像黄家那样这么大的胆子,有能力私铸新钱。
    但是找到认识的大家族入股,请别人带着自己赚一笔,这还是能做到的。
    按照黄时行请来的算学先生估算,若是操作好了,手上这笔铜钱就能翻个三倍四倍的利润,将花出去的银子,成倍赚回来。
    这期间韩历和于宗章还找到苏泽,说自己有路子可以赚钱,问苏泽要不要入股。
    苏泽自然是一口拒绝,还劝说他们不要在这个时候将银子换成钱。
    但是忠言逆耳,在家产翻倍的诱惑之下,两人到底有没有听进去苏泽的话,就不是苏泽能够操心的了。
    等到六月底的时候,朝廷命令陶公公铸币的旨意传到福建,省内这些大户已经完成了旧钱的囤积,就等着仿制新钱再赢一次了。
    接到了旨意的陶公公,第一时间找到了苏泽。
    “苏先生!苏先生!朝廷准了!”
    陶太监热泪盈眶,他死死地拉住苏泽的手,第一关已经过了,但是铸造新钱才是最重要的一关。
    只有铸造出好用的新钱,并且在福建稳定住新钱的价值,他这趟差事才算是圆满完成。
    陶太监只恨自己没有读过书,没资格升入司礼监,不过这份功劳也能让他生成宫内司署的管事太监了。
    “还请苏先生帮忙,筹建铸币厂!”
    苏泽也拱手说道:“钱法朝廷大计,苏某义不容辞!”
    陶太监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份长卷。
    “这是苏先生要的全福建水文图。”
    苏泽默不作声,古代地图可是机密,这份水文图全福建只有布政使司衙门才有。
    这都是造反的重要资料啊!
    苏泽不动声色,收起水文图说道:“请容苏某研究一下,看看哪里合适建造水利工坊。”
    “苏先生拿去好好研究,先让矿坑那边的工坊开动就行。”
    苏泽接着说道:“以福建臬库的存铜,想要铸造一省的钱币还是不够,先前公公说从市面上收购宋钱的事情?”
    说道这里,陶公公气不打一出来说道:“也不知道哪里的谣言,说朝廷要废宋钱,这些大户收购了大量宋钱,咱家让官府去换,他们也推诿扯皮,着实可恶!”
    “咱家看来,这些大户就是屯着宋钱,准备新钱发行跟风私铸再赚一笔!”
    苏泽微微一笑,这个结果是他早有预料的,福建大户都等着这次机会发财呢。
    “公公,以往朝廷推行新钱,都是怎么将钱投放到市面上的?”
    钱铸造出来,要在市面上流通起来才有价值。
    陶公公说道:“自然是强行命令百姓使用新钱,强行兑换新钱。”
    苏泽感慨,果然太监就是直白。
    苏泽诱惑的问道:“公公,您想名留青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