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扬州盐商
作者:肥鸟先行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最新章节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正文卷第263章扬州盐商<b>最新网址:</b>“老爷,夫人说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方望海的贴身老管家在书房门口提醒道。
    这下子方望海才发现,原来自己拉着女婿已经谈了这么长时间。
    他连忙起身说道:“这就去!”
    方望海和苏泽到了后院,只看到李夫人正在桌子上和女儿交谈。
    李夫人看了看女婿,方若兰的耳朵又红了,苏泽知道母女二人估计说了什么贴己话儿。
    李夫人看着苏泽这个女婿是越看越顺眼,刚刚从女儿嘴里也听到了,她嫁过去之后的这段时间被苏泽宠爱。
    “什么?汝霖才来南京,你就要让他去江北?”
    李夫人一下子叫出声来,她怒视方望海说道:
    “你当着官,天天支使我弟弟也就算了,女儿女婿刚来南京,你就差遣女婿?”
    李夫人河东狮吼,方望海气的脸色发白,可偏偏又发作不得。
    他也觉得理亏,从去年倭寇入侵江北后,到现在江北都有些动荡,苏泽是帮他去查看盐商情况的,自然不可能带着女儿过去。
    女儿女婿新婚燕尔,就使唤女婿去做事,他这个老丈人确实不地道。
    可是方望海也是没有办法了,朝廷逼迫的厉害,下发的盐引要在这半年内卖出去,方望海如今也只能指望女婿了。
    苏泽连忙说道:“岳母大人,小婿也是为了国事,再说了江北距离南京也不远,大概半个月就能返回了。”
    听到苏泽这么说,李夫人的脸色这才好了点。
    她看向苏泽说道:“你们男人眼中就只有国事,算了算了,既然你要出去,那我就接兰儿回府住几天,如何?”
    苏泽自然是笑着说道:“那当然是听岳母大人的了。”
    方若兰听到苏泽一到南京就要去江北,眼神中也有些落寞,不过能够返回娘家住上几天,倒是也让她非常的高兴。
    出嫁的女儿就是这样,在家里的时候都想着出去,但是出嫁了又想着回娘家。
    就在这个时候,方若兰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反胃,她用手捂住了嘴唇,发出一声作呕声。
    “兰儿,怎么了?”
    李夫人看到女儿脸色苍白,连忙问道。
    苏泽则走过去,抓住了方若兰的胳膊,他用手搭上了方若兰的脉搏,过了一会儿脸色古怪的说道:
    “岳父,岳母,要不请大夫来府里看看?”
    方望海也有些激动的站起来:“快快去请大夫!兰儿到底怎么了?”
    苏泽的表情也有些激动的说道:“似乎是喜脉,小婿有些摸不清。”
    听到是喜脉,在场众人都露出激动的表情,不一会儿一名大夫走进后院,老头子给方若兰号脉之后,立刻对着众人作揖说道:
    “恭喜恭喜!小娘子这是有喜了!”
    李夫人的嘴角满是笑容,连忙对侍女说道:“快赏!”
    方若兰的脸上也满是不敢置信的笑容,不过想想这些日子,方若兰又觉得是情理之中了。
    女儿怀孕,自然是天大的喜事,李夫人干脆直接让方若兰留府中,又派人去买养胎的补品,整个府内忙的不可开交。
    李夫人又叮嘱苏泽要快去快回,这才放苏泽北上。
    苏泽这几天也被巨大的喜悦包围了,方若兰怀孕,让他感觉到了和这方世界终于有了捆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了血脉传承了。
    这种微妙的感觉,让苏泽更是有了奋斗的目标。
    府里有了喜事,府中翁婿二人更加有了干劲。
    南京户部管理天下盐政,方望海先是派人北上山东,调集山东的存盐到登州。
    在苏泽的提醒下,方望海派遣了办事周密的亲信去办,而且尽量控制风声。
    方望海又让人从南京户部的库房中,翻出了历代盐引结余的账册,方望海又组织人清查这些账册,统计在发放在外还没有兑换的盐引总数。
    方望海清查盐引账册的消息一放出,立刻引起了南直隶上下的关注。
    南京户部虽然比不上京师户部权重,但是这盐业上的事情也关系不少人的富贵。
    于是各种势力都在打听方望海的意图,这就是苏泽建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边方望海轰轰烈烈的清查盐引,苏泽则准备秘密前往江北。
    他并没有一个人前往江北,而是先去了上海缉私总团,找到了正在督办团练事务的徐时行。
    “汝霖兄!”
    自从苏泽返回老家结婚之后,上海缉私的事情就落在了徐时行的头上。
    林德阳已经给苏泽汇报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徐时行果然是个能做事的人。
    和历史上那个喜欢和稀泥的阁老不同,年轻时候的徐时行也是勇于做事,不畏权贵的。
    这些日子他带领缉私总团,截获了好几艘华亭徐家的走私商船,牢牢控制了长江水道。
    如今江南的大户都只能乖乖的走浒关缴税,才能将货物送出去卖。
    徐时行的父亲是苏州知府,曾经在南直隶多处为官,苏泽也不和他寒暄,直接将盐引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完了之后,徐时行低着头说道:
    “这盐引壅塞本来就是我朝的大问题,近些年来听说普通的盐商都不买引了。”
    “如今还能在江淮做盐生意的,也就那么几家了。”
    听到徐时行这么说,苏泽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他俩忙问道:
    “如今有那几家还能做盐的生意?”
    徐时行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淮扬盐商到没有和北方边商一样完全都退出了,如今在淮安、泰州、扬州,还是几个大家族还在做盐的生意。”
    “淮安盐商当中,如今还在贩盐的主要是徽州人。”
    “徽州人?”
    苏泽疑惑的问道。
    徐时行点头说道:“徽州人最擅长于经商,许兄就是徽州府人,他应该比我更了解。”
    苏泽连忙记下来,徐时行继续说道:“徽州商人聚集在淮安为商已经有百年了,不过他们依然以徽州商馆为领袖,定期回徽州祭拜祖先,如今淮安的徽州府商人,基本上集中在淮安的河下地区,也被称为河下徽商。”
    苏泽连忙记下来,看来这些商人在淮安还是很有影响力。
    从明代开始,徽商就开始活跃在商业舞台上,因为徽州人善于抱团的性格,所以徽州商人能够在明清的几次动乱中都能安然存活下来。
    看来内商凋敝,但是徽州盐商还靠着报团取暖,依然能够从事盐业生意。
    徐时行又说道:“除此之外,还有两支势力也在南直隶做盐的买卖。”
    “一个是华亭徐家了,徐家除了松江府的棉布生意,也在做扬州的盐商生意。”
    “徐家还做这个?”
    徐时行点头说道:“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做的,但是徐家一进来就做的很大,如今扬州近乎小半的盐都是徐家拿的,小盐商只有从徐家手里高价拿盐才能活下去。”
    苏泽有些意外,但是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棉布生意虽然也赚钱,但是徐阁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半华亭”,光靠稳扎稳打的棉布生意肯定是不行的。
    那还有什么要比盐的生意赚钱更快呢?
    徐时行说道:“其实徐家根本不对百姓售盐,他们只是从盐场拿到盐,就卖给给小的盐商让他们去贩卖。”
    苏泽问道:“这不是违背朝廷的盐法吗?”
    按照开中法的要求,拿到盐引提盐的商人只能自己在规定范围内销售,徐家这种行为明显违法了开中法的规定。
    徐时行笑着说道:“这些小盐商都投效在徐家名下就好了,再说了徐家连盐都能拿到,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苏泽想一想也觉得确实如此,看来徐阁老家真的是敛财有道啊。
    “最后一支能弄到盐的,就是南京城内的勋贵了。”
    “这其中又以临淮侯李家做的生意最大,特别是李家手里有兵,还曾经用兵包围了盐场,逼迫盐场交盐出来的情况。”
    “这样也行?”
    徐时行摇头说道:“李家手里有盐引,强行提盐这种事情南直隶谁敢管?”
    好吧,和苏泽猜想的差不多,能够玩盐业这场权力的游戏的,就是权臣子弟、勋贵和豪商。
    普通的小商人也只能依附在他们麾下,从他们的嘴里吃些剩饭剩菜。
    心中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苏泽又到苏州城请了许国同行,三人在缉私总团精兵的护卫下,乘船从上海入长江,三日就抵达了漕运和盐业重镇扬州。
    二月扬州,寒意还没褪去,不过运河边的柳树也抽了新芽。
    上一次苏泽来扬州的时候,那时候扬州还差点被倭寇荼毒,城外的粮仓被烧,城内一番凋敝的景象。
    那时候苏泽只是在扬州绕道,并没有进扬州城内,但是这次来扬州,整个城市已经恢复了活力。
    走在东关街市场上,看着往来运河上的舟船,看着青石古街两边的商铺,苏泽仿佛是回到了穿越前逛的商业街。
    徐时行也赞叹说道:“听说东关街从唐代就已经这么兴盛了,那时候扬州还是江南海上航运的枢纽,东关街上能够买到万国货物。”
    许国也说道:“杜牧有诗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说的不就是东关街吗?”
    众人纷纷点头,苏泽看着这条长街,再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整个东关街依靠着扬州东城墙,大运河从街边穿过,街对面就是装卸货物的码头。
    现在的东关街可不仅仅是普通百姓逛的市场,更是整个大运河的商业枢纽,大量的货物在这里中转,到处可以见到买货进货的商人。
    苏泽这一次是扮作准备贩盐的商人,许国家里果然在盐商中有些关系,在许国的帮助下弄到了一份扬州卢氏盐商的拜帖,这是一位在扬州做生意的徽州商人。
    许国对苏泽说道:“卢家就在这条东关街边上,我们找人问问路。”
    不会儿,方爱竹就找到一个伶俐的小厮,带着他们走进了东关街的古巷中。
    七绕八绕治下,一行人来到了一座低调的宅子前。
    “这就是卢大官人的寿芝园了。”
    小厮拿了赏钱,喜滋滋的向众人作揖道别。
    许国拿着拜帖,一个卢家的门子拿了拜帖,不一会儿就见到一个年轻的公子走屋子里走出来。
    “许公子,家父外出做生意了,交代我好好招待诸位,在下卢窦,欢迎诸位!”
    这个卢窦应该的是得到了父亲的交代,知道许国是徽州府的举人,态度上非常客气。
    许国又介绍了苏泽和徐时行,都是他在南京国子监的同学,这下子卢窦就更热情了。
    能入国子监的肯定是举人了,这卢窦也是读过书的,只是确实不是读书这块料,到今天连秀才都没考上。
    但是盐商在赚钱之后,往往也会有些精神上的需求,徽州府商人也号称儒商,所以向来也是喜爱文学活动的。
    比如这扬州卢家,就经常在宅子中组织文化活动,他们还会赞助一些文人雅士,所以在整个扬州城中的声望也很高。
    卢窦一边将三人请进屋子,一边说道:“今日三位来的巧了,府中正在组织文会,不知道三位有没有兴趣?”
    和浙江读书人喜欢组织各种讲学不同,江南的文人更加委婉些。
    从江南到江北,大规模的书院讲学也有,但是更多的是更小规模的文会。
    所谓的文会,其实和“沙龙”差不多,就是定下一个主题邀请一些读书人聚会,大概就和当年方若兰搞的诗词社差不多。
    听说卢家正在搞文会,徐时行和许国都看向苏泽,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