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林子轩要为赵莉颖选择一所艺术院校学习。ΩΩ
京城的艺术院校众多,有些只要交钱就能上,有些则需要考试,不少大学和文艺团体也办有艺术学校。
还有些圈内的名人依靠自身的知名度办学校捞钱。
这和目前社会上的风气有关,老百姓都知道当明星能挣大钱,拍部戏抵得上普通人一辈子的工资。
按照普通工人一月一千块来算,一年只有一两万,五十年还挣不到一百万。
对明星来说,真就是拍两部戏的事儿,贫富差距太大了。
不少家长让孩子学艺术,成明星,这是艺术院校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然而,社会上的艺术学校良莠不齐,教学质量相差极大。
有的学校是民办,连中专都算不上,颁的文凭得不到教育部门的认可,能骗一个学生是一个。
林子轩为赵莉颖选择了一所有实力的学校,也是刘诗施就读的地方。
京城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办于一九五二年,开设戏曲、音乐、舞蹈和影视表演等专业,是一所国家级的重点中专。
今年刚刚和京城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京城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
学生上完中专后可以考入京城师范大学,获得本科文凭。
林子轩给赵莉颖拿来了一张报名表格。
“林叔,我想学舞蹈。”看着报名表上的选项,赵莉颖弱弱说道。
赵莉颖和刘诗施在一块演戏,羡慕刘诗施跳芭蕾舞的动作,觉得很美。
女孩子嘛,喜欢跳舞是天性。
刚来京城那会,她觉得能演戏就很好了,看到刘诗施跳舞又觉得舞蹈好。
没有定性和长远打算,孩子心性。
报名表格上分为戏剧班、音乐班、舞蹈班和表演班。
音乐和表演对年龄没有严格限制,舞蹈就不行了,学跳舞要从五六岁开始,儿童身体柔软,可塑性强。
赵莉颖的年纪有点大,学跳舞不合适,会很辛苦。
“表演班里也有舞蹈课,你可以一边学表演,一边学舞蹈。”林子轩劝说道。
赵莉颖不那么倔强,听话的选择了表演班。
林子轩向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递交了报名表。
实际上,学校的招生工作在六月份就结束了,不过每年都有多余的招生名额,也叫做特招名额,用来招收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有的学校拿特招名额赚钱,或者送人情。
比如某位领导的孩子没考上,就能使用特招名额,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林子轩通过关系拿到了一个名额,只要象征性的参加一次面试就行了。
与此同时,他接到了韩含的电话。
韩含准备离开京城,不是说他玩够了,而是钱快要花完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改装了自己的富康车,和认识的朋友四处飙车,到酒吧舞厅厮混,体验不同于以往的激情生活。
他通过飙车认识的朋友是京城的一帮二代。
在八十年代起家的那批人,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于是京城里就多了一帮生活奢侈,追求刺激的年轻人。
这帮人有各自的圈子,韩含结识的是较为底层的圈子。
他顶着少年作家的头衔,全国知名的人物,性格叛逆,受到那帮二代的欢迎,觉得韩含和他们是一路人。
正是和这帮人的交往,让韩含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一位富二代家的车库里,他看到好几辆国外的名牌跑车,那位朋友向韩含炫耀,这些都是走私车,在国内买不到。
此时国内的市场还没有放开,国外顶级的轿车进不来。
绝大多数豪华轿车通过走私渠道从香江进入内地,成为富豪们的选。
也可以通过正规途径从国外订货,但手续繁杂,不少订购的车辆只能运到香江,无法通关,一放就是一两年的时间。
走私轿车是暴利行业,全国各地的车商都是跑到沿海地区拉货。
韩含原本觉得自己改装个富康已经够酷了,可和这帮人相比,档次太低了。
这些天光是汽油和换轮胎的钱就花掉了好几万,还有各种日常开销。
富二代的生活不仅是飙车,他们还去酒吧、歌舞厅和夜总会,带着韩含见识了京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一面。
韩含意识到想玩得起赛车,起码要挣够买轮胎的钱。
一本《三重门》还不足以支撑他的这个奢侈爱好,他打算回去写书赚钱了。
临走前,韩含给林子轩打了个电话,招呼一声。
他来京城时和林子轩说过,只是忙着改装车好开出去威风,没有打搅林子轩。
林子轩让他来家里吃顿饭,算是给他送行。
吃饭之前,两人谈了谈。
“我不赞同飙车,容易出事故,对自己和其他人都不好。”林子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果你真想开赛车,可以去正规的赛道,加入正规的车队,这要看你是想玩,还是想玩出名堂?”
“我想先练练。”韩含回应道。
“练车也有不同的方式,安全最重要。”林子轩提醒道,“你认识的那帮朋友名声不太好,以后还是少和他们来往。”
韩含沉默着,显然认为那帮人对他不错。
林子轩知道这时候的韩含听不进去他的话,这很正常。
少年成名,心怀梦乡,总觉得自己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倔强的坚持是少年的态度,只有经过生活的洗礼才会明白不是世界和你作对,而是你需要向世界妥协。
这些道理,韩寒恐怕要多年后才能看透。
赵莉颖对韩含很有兴趣,吃饭的时候偷偷瞄了几眼,没敢和他说话。
在不少中学生的心目中,认为韩含很酷,留长、不上学、叛逆、写小说、开车四处逛……
韩含做了他们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情。
韩含对赵莉颖没感觉,他现在只关心自己想关心的东西,比如怎么写下一本书,怎么挣钱买轮胎。
他还想着有一天能拥有那些顶尖的赛车。
这个来自沪城小镇的少年开着自己的第一辆车子返回了小镇,积蓄着力量,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远行。